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卫红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25-26,54
印度由于政局不稳定、民族不团结、人口膨胀、教育滞后、基础设施簿弱,使经济发展后劲乏力。有力并 稳定的政治领导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超前并科学的政府政策导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卢欣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4):70-75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印度出于对本国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的战略考虑,在区域合作问题上由"置身事外"转变为"积极参与",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一体化战略思路。本文对印度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外动因、战略思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探析,虽然印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经济福利效果欠佳,但鉴于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优异的经济绩效,在推进亚洲乃至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印度已然"作用其中",并积极谋求发挥大国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文超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7-81
苏南经济发展在行政管理体制、技术环境和合作行为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了区域中较差的产业定位、较低的科技关联程度和较大的地区差异。整体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区域内要素的联动效应发挥。只有通过资源、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各个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政府支持下共同管理机构的构建,苏南区域才能实现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立谦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1):106-110
印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金融改革、农业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大国,两国的经济改革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面临着相同的历史任务和改革难题,两国的经济有相当的互补性,双方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也较多。将印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加以适当的比较是有一定意义的,这可以使两国互相借鉴其有益的经验,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这将会对亚洲地区甚至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分析,以2004—2012年间印度对华立案且已作出裁定的反倾销案例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统计分析与实证分析对印度对华反倾销的贸易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印度对华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偏移效应并不明显,并就此结论分别从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角度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喻微锋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23(1):64-68
以广西为例,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析,通过对二者各指标的协整关系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和检验,得出广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并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发展促进广西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勇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5):589-594
资本账户开放是印度一揽子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政府对资本账户开放采取了灵活而实用的态度.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商业性外部借款和非居民印度人计划4个方面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资本账户开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银行改革、汇率制度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关联性.印度和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进程拥有许多相似之处,也存在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分析我国民航业现状入手,对我国民航重组的动因和效应进行论析。认为降低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增加社会福利并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实现自由竞争的国内航空市场,是我国实施民航重组方案的根本目标。我国航空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成熟的、具有竞争力的民航市场,逐渐培育出一批能适应市场竞争、以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民航企业。 相似文献
11.
12.
1989年东欧剧变后,10个加入欧盟的后社会主义东欧国家开始了转型的进程,现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些国家要成为完整的市场经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以波兰这样的后社会主义国家为例,过去20年间的发展还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假如以前的目标制定更加准确,社会体制改革不只是自我完善而是为了实现更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这一更高的目标,努力弥补历史造成的落后,那么今天的生活应该会更好;如果在后20年注意防范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未来的生活同样更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3.
佘时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15(4)
应用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通过对标准自由资本模型拓展,对在本地市场效应作用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北部区域、南部区域和国际产业空间转移动态进行分析.结论为:(1)市场可达性的提高未必是促进市场规模较大的内陆地区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2)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仅要考虑市场可达性、区域资本创造能力、国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制度安排,还要领悟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15.
张锐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4-6
承负着“二次探底”的忧虑以及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压力,全球经济在非常不确定的环境中走过了2010年。作为经济历史的镜像,尽管过去一年的经济生态已经摆脱衰退逐步回暖,但失业的忧虑仍然钳制着发达经济体的肢体与神经,通胀之魔正在蚕食新兴市场国家的成果与内力,各国政策的分道扬镳构成了对昔日国际社会经济合力的销蚀与肢解。所幸的是,人类为抗御金融危机所施展的金融与经济改革并没有辍止,创新还在延续。 相似文献
16.
赵英霞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6-68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黑龙江省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黑龙江省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是目前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小才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3):58-6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变化和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政策的着力点不同。多年的政策实施使其区域效应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发展失衡加剧;内陆开发区蓬勃发展。未来,我国区域税收优惠会与产业性税收优惠相结合,优惠力度合理适度,优惠重点由东部转移到中西部,适当下放税收优惠政策权限,加强税收优惠管理等,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马宇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1):45-50
风险分担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之一,对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担机制,损害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担功能.对外开放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将遭受到更严重的影响:银行体系受到侵蚀,银行安全受到威胁;银行体系跨期风险分担作用下降,系统性冲击对经济危害更大;加剧国际动荡传递,引发金融市场不稳定;发达国家政策调整对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冲击;等等. 相似文献
19.
在要素区际流动性不断增强背景下,自然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趋于减弱,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区间增长传递的重要因素。将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纳入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区域市场规模和创新外部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应建立和完善城市群主导的空间治理体系,强化区际创新溢出效应,提高区域空间关联网络化程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林娥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35-37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短缺,为此国家实施"创汇战略",实行出口退税.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形成一种全新的外贸环境.但另一方面也显现出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大大提高,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因此对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值得研究.我国对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