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能源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与国家战略安全、产业转型升级、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紧密相关,在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和保护国有能源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也是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系统地阐释了新时代国有能源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内涵,并围绕培育企业家精神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解读企业家创新动力与企业家精神,对探索企业家激励理论并创新激励机制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有重要作用。本文述评了熊彼特和韦伯关于企业家创新动力的观点;从需要的维度论述了需要的满足、需要上的永不满足和需要满足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分别是创新的原动力、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并从物质与精神以及理想与信念上探讨企业家创新的动力来源,分析了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还探讨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济世精神、合作精神等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对创新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慧 《企业文化》2016,(1):17-18
国家一直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最受认同的是具备企业家精神,包括创新、诚信、执著、敬业、合作、冒险等。而中国的商业文明更需要呼唤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4.
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归根结底是三种精神,或者说是三种素养,即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以及组织合作精神。然而在社会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仅仅需要这三种精神还不行,还需要奉献精神,一方面追求卓越,另一方面对社会有所奉献。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以企事业家自身特有的个人素质为基础,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包括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主要内容在内的一种综合的精神品质。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含义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影响我们科创事业和国家前途的最大瓶颈是教育。人才培养自有其规律,每个孩子各有天性、各有天赋,因材施教是祖训,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的当务之急、教育界的迫切使命。我们必须倡导真正的大学精神、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这是国家社会走进新时代、进行现代性转型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企业家精神这一概念由学家让·巴蒂斯特在i80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能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的人就能称为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优秀企业家内含的一种精神力量,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主要精神特征,可见企业家并不是一种职位或头衔,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实践精神,一个人人可以达到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9,(35):297-299
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为更好的激发企业家精神,需要明确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文章系统回顾了个体层次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最新进展。个体层次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性或心理特征类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其他变量。未来应继续完善企业家精神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探索最具解释力的影响因子,并加强纵向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9.
满足企业家的精神需要,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的创新动力除了来源于满足物质需要的动力,还来源于精神追求的动力,而且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企业家精神追求的能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亚当·斯密曾指出:“对于一切尊贵的职业,荣誉可以说是报酬的大部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认为,企业家的物质激励是基础,只有物质需要获得满足,高级的精神需要才会产生;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是关键,只有精神需要获得满足,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因此,对企业家进行精神激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丁栋虹  赵荔 《上海管理科学》2009,31(3):93-96,F0003
企业家精神包括三大要素:创新、机会识别和冒险。利用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30位史上最伟大企业家”数据,通过对入选企业家的入选理由分析,证实了研究的观点。另外,在分析中发现了另外两个企业家精神元素:远见卓识和慈善。此研究为企业家精神研究者把握一般企业家与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差异提供了参考,也廓清了现实中对企业家精神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决胜2020,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想来想去,还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呢?中办和国办在2017年9月发了一个文,对企业家精神概括了九条,我压缩成三条:第一是创新精神。改变这个环境,改变就叫创新,这是我们企业家的精神,不满足于现状,要改变它。第二是坚守精神。我们做企业就是要坚守,一个企业要想做好,没有十年、二十年不行,如果你想做到极致,没有三十、四十年不行。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精神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从本质上讲,民营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和价值取向的体现,是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因素,是支撑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壮大的根本驱动力和灵魂所在。本文在阐述企业家精神一般内涵的基础上,从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五个维度进一步厘清了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从政府、民营企业家、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民营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路径,旨在进一步激发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奋斗热情,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精神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共同富裕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的背景下,若足够数量的企业愿意在企业家精神的指引下做好事业的同时为助力国家发展、改善民生做出贡献,众多企业集聚起来的强大力量会推动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本文以企业家精神与共同富裕相嵌作为突破口,以企业社会价值理论为支撑,采用201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家精神、企业社会价值及共同富裕目标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企业社会价值在企业家精神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企业家精神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因此,为加快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丰富企业家精神内涵,引领企业创造社会价值来开展社会建设工作,探索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拓宽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可谓民营经济,在那里的民营企业身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机敏、坚韧与务实的民营企业家。如果要说他们拥有的企业家精神,其重要内容应该是:敢于和善于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和创新市场的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与不断进取精神。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企业家的“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当中,普遍都不是很成功。而根据经典的跨国公司成长理论综合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并不缺少必要的物质与客观条件,所缺乏的只是正确的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人,即优秀的企业家,据此本文提出支撑优秀企业家群体的企业家精神的缺失是导致中国企业很少国际化和国际化不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一论断。在总结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时,提出了三个最为核心的要素:创新,合作与社会责任。本文在解释中国企业家精神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的同时也提到了如何在中国企业家当中重构这些重要的企业家精神要素。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研究报告》2005,(1):39-42
民营企业家的创新与创业精神前述已经提及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推动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而民营企业家的这种创业创新精神也是促进民营制造业发展的基本优势之一。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不仅对老一代民营企业家提出新的要求,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呼唤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新一代的创业。  相似文献   

17.
青铜 《经营者》2006,(24):18-18
企业家需要的不仅仅是被社会敬重和企业利润最大化,更需要企业家精神与他们共同存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社会效益的经济组织。任何社会组织都有天然的使命,在调动各类生产要素以促进实现企业使命的过程中,企业家居于中枢地位,发挥着决定作用;而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所有理念才能的精髓,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和稀缺资源。企业家精神渗透在企业中无处不在,又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企业家精神存乎企业家的“心”,企业家的创新建设成为培树企业家精神的题中之义。本文拟从“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如何加强企业家自身内心建设”方面开展论述,以引导企业家不忘“财富增长”之初心、通达“造福社会”之使命、实现“基业长青”之愿景。  相似文献   

19.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除了有外源性的制度安排,更重要的是要有内源性的环保动力。这种内源性动力就是现代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家精神还应添加新的内容,这就是资源环境意识,由此现代企业家精神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冒险意识;创新意识;环境资源意识。  相似文献   

20.
创新不能仅仅作为口号来喊,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就没有创新。没有对外来文化的消化与吸收也难以创新。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之一,与其说中国的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不如说我们更加缺乏自主创新的体制、自主创新的文化,缺乏能够引领相关人才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