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已有370多年历史的酱油酿造商龟甲万年销售额20多亿美元,仍专注于酱油酿造。中国的食品企业做到这个规模,估计早去生产果汁或葡萄酒了文革中,为了躲避乡亲们无微不至的迫害,父亲带我们逃到中朝边境,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鸭绿江边度过的。那时的江畔,除了几家逃难来的,几无人烟。离我家不远,是山东老乡张叔的家。张叔除了在滩涂上开荒种点粮食外,主要的营生就是到江里  相似文献   

2.
“南张”(张叔驯):上海纺织实业家,钱币收藏大家。张叔驯曾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访日,在日本古泉界引起巨大反响。他比较有名的藏品是国宝金匮值万钱、大齐通宝、靖康元宝,隶书小平铜钱等。张叔训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去了美国,其很多藏品不知所踪。  相似文献   

3.
表弟毕业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由于专业好,他对找工作充满信心.毕业前,他陆续向几家企业发出了求职信,然而,令人沮丧的是,除了两封拒绝信外,其他企业连回音都没有.表弟将两封拒绝信寄给我看,希望我给他出出主意,我一看那两封信的行文格式就知道人家根本没有聘人计划.于是我告诉他,作为一个新人,择业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更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适合什么企业,人家就一定得要你.之后,表弟根据我的建议,跑了几家人才市场,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的招聘要求投递求职信,最后被国内一家颇有发展潜力的电脑公司聘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书的梦想.发生在刘苏里5岁.那时候他们家在黑龙江的一个小镇上生活,家里除了父亲的几本马列及党建读物,没有其他书.有一天,刘苏里不知从哪儿看到一本名为<五彩路>的书,一群儿童寻宝的故事便成了他童年最深刻的梦呓-一"后来很多年我一直找这本书,都没有找到."  相似文献   

5.
在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首都天安门广场上的纪念碑浮雕是刘开渠先生设计并创作的.虽然细想起来,刘先生从来也未说过如此庞大的艺术工程是他一人所为.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纪念碑的另一位创作者著名画家、木刻家彦涵.通过他的娓娓道来,我才知道,这些在共和国现代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美术作品,其创作、制作工程不下几十人.  相似文献   

6.
继稻盛和夫之后,一位企业领袖即将把两家企业带进世界500强的故事,再次成为海内外媒体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北京西三环紫竹院公园的对面,有一栋灰色的5层小楼,低调,宁静,这就是世界500强之一——中国建材集团的总部. 这家企业的掌门人宋志平,是央企中唯一的双料董事长,他掌管的另一家央企——中国医药集团很可能在今年6月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今年56岁的宋志平中等身材,笑容温和,待人亲切,全无央企双料董事长的威严.这样一个人,在过去几年里,是如何将六百家企业一气呵成地收归中国建材囊中的呢?除了他身上那种"包容的力量"之外,一定还有别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自尊     
意大利的假面喜剧本是我研究的对象,也知道中心在威尼斯,因此那天在海边看到一个面具摊,便兴奋莫名,狠狠地欣赏一阵后便挑挑拣拣选出几副,问明了价钱准备付款. 摊主人已经年老.刚才我欣赏假面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反应,当我从他刚刚挂上的假面中取下两具,他突然惊异地看了我一眼.等我把全部选中的几具拿到他眼前,他终于笑着朝我点了点头,意思是:“内行”.  相似文献   

8.
去年的三月份,我去姐姐家玩,碰巧看到十一岁的外甥在看电视.外甥说:"舅舅,雷锋是谁啊、为什么学校的老师和电视上都在说要我们向他学习啊?" 我就告诉他,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人,并将雷锋帮助人的故事给他讲了几个.谁知外甥竟不以为然的说:"不会吧,世上真有这人?这样的人岂不是憨子啊?" 我本来想对他再教育一番,可考虑到将雷锋精神硬塞给他,他未必会接受,就微笑着说:"以后你会明白的!"  相似文献   

9.
"你见过周鸿祎吗?"春节回家时一个亲戚问我,这是做记者几年时间里她第一次主动提起与我工作有关的话题。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她很兴奋,接着问我:"他能记住你是谁吗,他记性是不是特别不好?他去《天天向上》把汪涵认成汪峰了。"类似的对话在之后的几场聚会中陆续出现过。我尝试问他们这场节目除了周鸿祎表现的娱乐价值之外,还记不记得他是什么公司的,公司的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用途。问过的人中年纪最大的女性40岁,认为判断智能机的标准就是是否触屏,年纪最小的男孩15岁,知道智能手机的三种操作系统以及软件需要下载和升级。意外的是,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说  相似文献   

10.
剑桥英王学院图书馆长曾经说,他没有书房,他的家就是书房.梁文道特别认同,"我的家里到处放着书,我在狭小的空间看书写字,真的,我的家也就是我的书房."  相似文献   

11.
××兄,你好! 有一天,我听到这样一件"小事". 2004年2月13日,是我行总务部部长曹性铉的生日.曹先生懂中文,今年实岁47,我们按中国人的习惯,亲切称他为"老曹".由于2月25日是我汉城分行开业仪式的"法定日子",开业仪式之前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加上老曹自己"不好意思"说出来,他的生日我们就在繁忙中给忘了.老曹家在外地,一人在汉城工作生活,那天他回到家,孤身一人,冷冷清清,没有人哪怕是简单地为他庆贺一下,一个大男人竟忍不住掉了眼泪,很是伤感.事后,他将这种心境不自觉地透露给了要好的同事,我也很快知道了这一"故事".  相似文献   

12.
参与创立全国第一家企业法人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 据说,刘渝很早就已经做了"寓公"但“下落不明’了。他的一位同学曾经在香港碰见过他。同学们很少提到他.除了他在招商银行创办这一重要事件上面磨不去的身影。刘鸿儒先生说刘渝当时也是受组织委派去做了这件事.但他仍然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创建者.  相似文献   

13.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 "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  相似文献   

14.
离休以后     
老经理离休多年了,生活已经逐渐形成了规律,无非是吃饭、散步、看电视、睡觉。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打发过去了。这些年,他眼见单位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最近他又看见了新上任经理,挺年轻,圆圆的脸上油光可鉴,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新经理住的房子刚刚竣工,是当前时兴的越层式,又宽敞又气派,每天都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推杯换盏的喧笑声常常不绝于耳。老经理的家与新经理的家毗邻,还是原来的那幢旧住宅楼,很普通的三室一厅。平时他的家门可罗雀,除了几个子女在节假日里偶尔造访,他似乎被人们遗忘了,实际上他也习惯了这种清静淡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秀梅 《财会月刊》2013,(5):I0008-I0008
儿子初入小学,因为纪律问题几次受到老师的批评,我时常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做题要认真,他却总是过耳就忘。有一次,儿子回到家就乖乖地写作业,最后他拿出数学试卷,说老师让改错,有几道题不会,请我帮帮忙。他用小手轻轻地捂着试卷的一角,我挪开他的手一看,教学老师在单元测试卷上用红笔写上“不听讲”三个字。考分对我来说并不是奖惩孩子的唯一尺度,反倒是试卷上老师批示的那三个字让我火冒三丈。我本想狠狠地训斥他,  相似文献   

16.
一台彩电     
多年前,老家庄上张三爷家要娶儿媳,姑娘坚持要一台彩电才肯完婚.三爷手头紧,找我帮忙,看能否买台便宜些的.恰好有位同学是交电公司经理,便请他进货时顺便带了一台,比市场上零卖少了几百元.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监督与选择》2011,(7):158-158
详尽、全面的新技术介绍 我是一名环保人士,也喜欢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贵刊6月刊的"他世界"栏目中,我看到了关于"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介绍,与其他媒体刊发的几百字的报道不同,除了介绍克莱斯勒和美国EPA的合作,我还看到了对此项技术的详尽解析,这样的报道让贵刊在新能源车方面走在了纸媒报道的前列。深圳 胡先生  相似文献   

18.
虚惊一场     
傍晚时分,一个小偷从一间民宅里溜出来,除了几块蛋糕,一无所获.在路边一株树下撒了一泡尿后(这是他多年作案形成的习惯),他嚼着蛋糕,快步往前步.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大喝:"站住!再跑,老子一脚踢死你!"小偷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身后那男子喝斥道:"瞧你那死样,你还跑得过我?老子在大学拿过百米赛跑冠军."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大泽龙蛇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风起水生的时代。厉汉华,一位年仅32岁的年轻企业家,已在商业、服装、化工三大领域颇有建树。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精明”,与他交流中你又能感受到他的“真诚”。“思想特别活跃,做事特别认真,对人特别真诚”,这是熟知厉董的人对他的评价。在以“家族式”企业而著称的浙江温州,厉董的几家企业会让你惊讶地发现其不同点,他的几家企业里基本看不到家族成员的影子。当记者问他为何如此放心时,厉董笑着说:“在用人上我从不唯亲、也不避亲,能者居之;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员工创造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是我的目标;当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时,我还有理由不放心吗?”是的,厉董正是以这种气魄凝聚了一大批热血青年,他们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努力、为了理想而拼搏!  相似文献   

20.
营销小故事     
我家门前有2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2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2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