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面临空前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文旅建筑的发展。民宿酒店作为乡村文旅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营造的场所氛围、建筑形象都直接影响游客对乡村自然风光以及人文环境的体验感受。因此,在基于场所精神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中,如何保留地域特色,传扬传统文化,建立人与建筑的情感联系,使游客形成对乡村的认同感,让村民葆有归属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简述场所精神的基本理论,总结乡村民宿设计的现状问题,以探索场所精神在乡村民宿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诺伯格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征的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校园的场所精神,是指身处其中的师生员工和校外人员在其物质环境中所体会到的总体氛围以及感知到的存在意义.每个大学校园景观的建设都不仅仅只是为了给师生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校园设计看似简单,但其本质上...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9,(26):197-198
针对当前校园快速建设过程下的场所精神缺失的现象,总结出场所精神引导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以南阳师范学院校园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现状问题,提出景观改造方案,以促进校园景观场所性塑造。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规划理论的起源,直到城市设计的出现,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为人类的城市生活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但是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时,我们才能清晰地看到城市设计对现代城市建设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更进一步,我们只有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看现代城市设计,才能真正理解其所阐述的内涵和具有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的品格,是一个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通过关注城市精神来关注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更确切说是关注政府战略、企业实战,并通过专家指导来有目的的促进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切实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孔凡  孔濛 《民营科技》2009,(8):206-206
深入的研究城市的历史,充分利用自然特征,创造属于城市的开放空间特色,这就是文化,就是精神,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使人感到愉悦的同时,又制约那些不协调的行为,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心灵,提高了素质,这才是人性化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7.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建筑的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现从城市广场的本质入手,从正确的选址、宜人的空间尺度、绿化、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有机的三维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特色,也是与其他"规划"最大的区别.目前规划设计人员在从事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三维空间观缺乏,同时总规过高的法定地位导致的三维空间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缺少足够的调整空间,这些原因都使得规划在三维空问领域缺乏足够的效用.本文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解决思路,核心就是如何将城市设计的空间理念融入城市总体规划当中.例如: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一种公共艺术形态,更是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城市广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所需着重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场设计与城市意象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萍  王源 《城市问题》2005,(1):33-36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广场营建更应该在历史文化挖掘"深度"上下工夫,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高度可意象符号作为广场设计母题,使广场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我国城市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辉煌的文明成就.许多城市广场设计地段都还有着十分丰富且有待挖掘的设计内容,若采用提取符号的手段,即可将广场这一外来的城市要素与地方文化很好地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2.
刘其华 《价值工程》2012,31(1):67-68
随着广州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水乡村落小洲村的传统公共空间正在经历功能衰落、消失、整合及置换的系列演变。本文首先分类探讨了小洲村传统空间功能演变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剖析公共空间演变的动因,从而针对性的提出包括修复河涌水体形态、恢复水乡风貌;旧区保护与控制;完善产业结构以及延续场所精神四点建议来促进小洲村传统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演变。  相似文献   

13.
杨贡 《城市问题》2004,(3):31-32
论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北京精神的内涵及如何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北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无形城市作为新时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形态,其无形性和流动性给当前城市运营理念带来了冲击.无形城市给城市竞争力注入了新的参考因子,赋予了城市竞争力新的内涵,必将使城市之间的竞争提升到新的阶段;无形城市顺应了城市二次现代化的要求,也为二次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无形城市使得现行的城市管理模式受到冲击,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对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的构建及评价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从水、土地、能源等方面着手构建城市资源节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这一指标体系用于我国30个城市资源利用现状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地方城市都在进行新城区的规划建设。笔者此次参与并组织了上犹县稍口段新城区的城市设计,希望为我国其他地方的城市新城区建设提供一点帮助,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对象,生态城市定位为主题,探讨这一复杂系统及其与周边的协调关系.论述了建构生态城市规划目标体系及其规划理论、指标体系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理论界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工作者应关注城市生态化控制理论,以及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核心与宗旨等问题.以广州等城市生态化水平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调整目标.同时,提出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城市品牌的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品牌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品牌的塑造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应该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塑造体系.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趋势,打造出成功的城市品牌,在对城市品牌的构成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考察城市的各个发展力要素、城市品牌定位、城市CI设计、营销和城市品牌管理构成的城市品牌塑造思路.  相似文献   

19.
构建休闲城市--从资源角度分析杭州的城市空间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杭州市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出发,引出对杭州城市现代化发展新态势的思考,针对杭州市政府提出的构建"休闲城市"的理念,从城市空间环境资源的角度阐述了构建"休闲城市"所需具备的四大资源条件以及杭州城市空间环境四大资源的属性及其特殊品质--完整性、均衡性、优越性,肯定杭州构建"休闲城市"理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企业技术开发》2008,27(4):118-121
文章从基于建设生态城市的观点出发,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调控人与环境关系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外原则及规划依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