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息     
<正> 微软宣布盖茨将逐步退出日常管理过渡期为两年微软宣布,董事长比尔·盖茨将逐步移交他在该公司的日常工作,以便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他在"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所从事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西雅图是微软公司的总部,盖茨及其同事,还有西雅图Puget Sound地区的居民共同持有"微软"40%的股份.当地人以"微软"和保罗、盖茨为荣,对美国联邦政府司法部门强制"微软"一分为二和欧共体某些国家状告"微软"大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3.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杜家滨先生在北京正式向新闻界宣布,微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先生将于12月10日访华,参加包括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微软专业开发人员大会”在内的一系列活动。这将是比尔·盖茨先生自1994年以来的第五次中国之行。备受全球业界关注的Comdex’97刚刚落下帷幕,各国传媒仍在竞相转发或评论盖茨先生题为“为什么我爱我的PC”的开场主题演讲,而这位“未来之路”的开拓者却已开始向新的目标迈进。在Comdex会场熙攘人群的重围中,他匆忙却坚定地对赴美采访的中国记者说:“我对迅速成长的中国市场感到欢欣鼓舞。”盖茨先生对中国未来软件业的信心由此可见一斑。访华期间,盖茨先生将在“微软专业开发人员大会”、“微软项目管理技术高级论坛”和清华大学发表  相似文献   

4.
盖茨的《未来之路》漏掉了互联网,这一次,施密特会漏掉什么?在读完谷歌执行董事长施密特的新书《新数字化时代》(The New Digital Age)之后,我脑中突然想到了上大学期间很流行的一本书——《未来之路》。是由当时如日中天的比尔.盖茨写的,比尔.盖茨雄心勃勃地预测了一切颠覆微软的力量,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结果呢?他预测的所有危险因素都不是颠覆的真正力量,真正力量是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他没说。  相似文献   

5.
孙正义或许不像微软的比尔.盖茨以及雅虎的杨致远那么出名,但他的优势不是在如何建立网络而是在投资、在正确预测未来网络经济的大趋势上一这方面鲜有人能与之匹敌。他是一位真正的风险投资高手。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15日,微软创始人兼精神领袖比尔&#183;盖茨宣布,在未来两年内,即到2008年,他将完全淡出微软的日常管理。届时,除了留任董事会主席之外,他可能只会对一些关键项目提供咨询。  相似文献   

7.
微软垄断案     
胡启志 《经贸导刊》2000,(10):44-47
“微软”是什么?要说微软(Microsoft)是什么,得先从比尔·盖茨(Bill·Gates)说起。盖茨出生于美国西岸城市西雅图的一个中产家庭,小时候瘦小笨拙,但却是个电脑天才。他13岁开始练习编写电脑程序,14岁已在校内一个与电脑有关的组织担任主席,17岁向学校售出自己的第一个程序(时间表系统),赚了4200美元。  相似文献   

8.
比尔·盖茨退休了。这位现年五十二岁的美国人自1975年创办微软后,靠视窗软件雄霸操作软件市场,令他在过去十三年一直当上全球首富。为全心投入慈善事业,盖茨在近两年来不断减少自己在微软内部从事的工作,直至成为微软的非执行董事。退休后的盖茨将把自  相似文献   

9.
1995年比尔·盖茨出版《未来之路》(TheRoadAhead)一书,距今已经15年了;这本书满是微软创始人盖茨对未来的预言。当我们已经达到“未来之路”时,盖茨15年前的预言的准确性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尔的预言中对了多少,又错了多少。  相似文献   

10.
老诚 《光彩》2002,(12)
比尔·盖茨:创新、创新、再创新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已经连续8年雄居世界超级富翁榜首。比尔·盖茨致富的全部奥秘在于:创新、创新、再创新。他将知识作为主要资本来从事生产,将研究与开发置于中心地位,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不创新,就灭亡。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28个月。”为此,他制定了10条指导方针:第一,“雇佣聪明的人”,因为“软件发展需要聪明的工程师参与,依循演算法程序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二,“容许独轮车”,因为如果追求创意产品,就必须鼓励一种创意氛围,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把自己的聪…  相似文献   

11.
中国     
关注盖茨财产捐慈为内地富豪上一课6月27日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正式退休,他表示,他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盖茨指出,希望自己对世界有"正面的贡献",并表示这是他和妻子梅琳达的共同决定,他将会继续担任公司非执行主席一职,并且每周花一天的时间为公司工作,其余时间集中打理他和太太名下的慈善基金。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的一生中,我没有一天不在想微软"、"我不能再挡道了"……当比尔·盖茨在美国时间2008年6月27日退休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矛盾与挣扎!一个迟暮英雄悲壮地亲手结束了自己的时代,而接下来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相似文献   

13.
王长胜 《商界》2007,(12):I0016-I0018
Facebook!Facebook!!眼下,随着微软以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网站1.6%的股份。它成了全世界商人嘴里最津津乐道的名字。 在比尔·盖茨掏出巨资为微软的未来投下重注的背后,人们看到了Facebook背后一个全新的产业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精彩的互联网络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媒体"因特网今天,以因特网(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迅速延伸,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传统的通信手段和生活方式。有一个这样的幽默,美国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西雅图的一家餐馆进餐时,碰上一个伸手乞讨的流浪汉,他在将盖茨给的10美元放进口袋之后,顺便将自己的 E-mail 地  相似文献   

15.
微软的比尔·盖茨先生现在几乎成了讲演专业户的大忙人。今年春天访问印度和南非时,创下五天讲演十四次的高纪录。有人说比尔·盖茨就象美国选举战最后冲刺阶段那些不知疲倦为何物,走到哪儿讲到哪儿的总统候选人。风尘仆仆的比尔·盖茨先生因此被美国新闻界称为高科技产业的“福音书传教士”五月中旬,在纽约召开了一个盛大的技术演示会。主要内容是介绍微软的WIND/OWS NT。为了聆听比尔·盖茨先生的讲演,会场聚集了由北欧、中南美等国家专程赶来的80多名记者。而听众中一位高科技企业的顶尖人物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DEC公司的罗伯特·普玛董事长。 DEC最近因微处理器芯片CPU的专利权问题向INTEL提出起诉,成为业界话题。其实在著作权问题上DEC与微软也并非全无芥蒂。 Windows NT的开发责任者原来是DEC  相似文献   

16.
拉里&#183;埃里森的确吉星高照。除了微软公司的比尔&#183;盖茨,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也是继微软之后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的CEO。不过,埃里森很讨厌坐第二把交椅,他的计划是打败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财富》,11月23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子商务》2008,(2):99-99
微软公司CEO鲍尔默,也被人们称为微软的拉拉队长,鲍尔默为盖茨撑着一片天。微软从16个员工,壮大到全球商业帝国,他成功地领导着微软公司,形成一套鲍尔默特色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稍懂电脑的人,没有不知道美国微软的。微软公司的董事长盖茨,这个出生于1955年的西雅图律师之子,以他对个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独特远见和洞察力,1975年大学三年级时从哈佛退学,创办了微软公司,从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短短的二十多年,微软在知识领域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支付之战     
从互联网出现伊始,端口的争夺一直是最为惨烈的搏杀。在第一款互联网浏览器Netscape出现之时,微软就出于对上网端口被他人控制的恐惧,不顾一切地在微软视窗Window系统中捆绑免费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使得已经上市的Netscape胎死腹中。微软也因此被美国政府与欧盟控为垄断,为了防止公司万一败诉,由CEO承担法律责任,出现盖茨坐监狱的境,盖茨不再是微软的CEO,而当上了总设计师(部分  相似文献   

20.
美国《财富》杂志和《福布斯》杂志访问比尔·盖茨,询问他成为世界首富的秘诀,比尔·盖茨回答说,他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除了知识,除了人脉,除了微软软件公司很会行销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前提是大部分人没有发现的,就是眼光好。比尔·盖茨所说的眼光好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要掌握最大的趋势。微软公司的英文名字叫做Microsoft,Micro代表的含义是Microcomputer,是微电脑的意思;Soft代表的是Software,是软件的意思,是给微电脑使用的软件。当比尔·盖茨创业的时候,全世界最顶尖的电脑公司叫IBM,由汤姆·斯沃森领导着。当时一台电脑有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