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鱼藕混养池塘中有许多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生物、池中杂草等,可为鱼类提供饲料,而鱼类的粪便和残饵可为莲藕提供肥料,鱼类活动松动土壤,为莲藕生长提供良好的土质条件,适合农村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改善市场供应,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前景。一、藕池条件及基础设施1.藕池的选择尽可能选择交通方便、水源条件好、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四周无高大建筑物或遮荫物的地方,东西向为好。  相似文献   

2.
<正>藕鱼共生是一种新型种养结合模式,浅田种藕,深水养鱼,鱼藕混作,立体种养,高产高效。一是利用藕田丰富的生物资源,如现在面积逐年增加的浮萍为鱼类提供饵料,减少投饵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二是利用鱼类排泄物及残饵为莲藕提供肥料,减少施肥量,少施农药,减少药残污染;三是利用鱼类活动疏松土壤,促进莲藕根系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既提高莲藕质量,又提高鱼类品质,促进藕鱼双丰收。  相似文献   

3.
<正>一、案例简介虾莲藕共作就是在莲藕池(田)中养殖小龙虾,在莲藕种植期间,小龙虾在池中与莲藕同生共长,最后实现小龙虾与莲藕双丰收的一种生态高效种养模式。该模式投入少,效益高,产品品质优。潜江市推广面积已达6万亩,亩产值1万多元。二、主要创新点小龙虾和莲藕是一对矛盾体,在莲藕出苫时,小龙虾往往会夹藕苫,破坏莲藕生长,影响莲藕产量。所以在传统的莲藕种植中,小龙虾是被清除的敌害。该模式  相似文献   

4.
水蛭—藕混养,就是在水蛭放养之前,先在池内种植莲藕,再放养水蛭,综合经营。其中藕可吸收池中大量的营养成分,调节水质,使池水变得清新,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在炎热的夏季,荷叶可以为水蛭蔽荫,防止水温过高,为水蛭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条件。而水蛭又可捕食池中的一些昆虫的幼体,使  相似文献   

5.
《农家之友》2010,(1):55-55
低温寒冷的冬季,养鱼池塘常因水面结冰过厚,导致鱼类被冻死、饿死或闷死。搞好冬季寒害防御,使鱼类安全过冬,可为鱼类冬壮生长、明春放养和提早上市打好基础,使养鱼效益极大提高。多年实践证明,防御鱼类寒害主要有如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田藕、泥鳅种养结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藕为喜温作物,适宜生长温度20~30℃,是传统的营养保健和食疗珍品,其悠久的种藕历史,一直承载着我县厚重的农耕文化情感与积淀。泥鳅为小型经济鱼类,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15~30℃,最适水温22~27℃;却食性较广而杂,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人们一直被其及较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和药用功效所拥戴。一、模式概述藕田养鳅简言之即通过强化田块工程建设,选择将种植莲藕(水生经济作物)适当地套养泥鳅,改依赖化肥和农药  相似文献   

7.
<正> 水中溶氧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养鱼池塘,水中溶氧的多少是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溶氧从多方面影响到池中鱼类和池塘的鱼产量。了解池塘水体溶氧的来龙去脉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对指导渔业生产会有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万年县人工繁殖三角帆蚌有近20年的历史,现已成为全省幼蚌繁殖基地。但用于蚌苗寄主的黄鱼,是江河湖等水域中自然繁殖、自身生长的野生鱼类。不少繁蚌单位因缺乏相适应的饲养管理方法,致使购进的黄鱼在运输途中,在暂养池中或在附苗尚未脱落时,不同程度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莲藕、小龙虾都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姜堰区渔业社长征渔场陈进水2017年在莲藕池中套养小龙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养殖户去年养殖池塘水面80亩,亩产鲜藕1513kg,小龙虾61.7kg,比单纯栽藕亩增效益1579元,现将其实用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改造选择淤泥较厚的老塘口,这样塘内富含有机质,不仅适合栽植莲藕,而且产出  相似文献   

10.
藕池底质大多使用有机肥料,随着有机肥料的分解,池水中的水生生物会大量繁殖;这些水生生物是鱼类天然的适口饵料。单一养藕,不足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造成生态资源的浪费。所以,进行鱼藕兼养,是一条综合利用池塘条件的途径。鱼生长在藕池中,既能摄食水生浮游生物、啃食水中杂草、吃掉害虫,又能搅动水体、疏松底质,加速有机物分解,打破池底板结状况,为莲藕生长创造有利环境,同时鱼的排泄物也能肥田。  相似文献   

11.
翘嘴红鲌苗种繁育与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翘嘴红鲌又称白鱼,是名贵的淡水鱼类,生活在水体中上层,耐缺氧、抗病力强、生长快、养殖周期适中,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生产方式包括蟹池中套养、池塘主养以及水库湖泊放流。但是,目前当地翘嘴红鲌苗种还远远  相似文献   

12.
<正>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适应能力强,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达到生物除杂的目的。二是黄颡鱼摄食  相似文献   

13.
龟鱼混养池中鱼类可利用龟的残饵,不需投喂或很少投喂鱼饲料,既充分利用了饵料资源,又避免了水质污染,达到净化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泥蛇在鱼种鱼苗池中危害极大,体长13cm以下的苗种均能被泥蛇吞食,日捕食体长7cm左右的鱼苗可达数尾,而且,由于泥蛇昼夜对鱼类进行攻击和惊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苗种摄食和生长。以往只能采取夜间人工抓捕杀灭,但工作量大,且不能  相似文献   

15.
《水利经济》2008,26(4)
亚行将提供1亿美元贷款,支持“白洋淀流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综合治理项目”,保护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366km^2,流域内有36个村四面环水,62个村临水而居,总人口达20万人。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和湿地,对平衡华北地区的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区内生长的芦苇每年被用来生产大约700万t芦席,占全国总产量的40%。湖里还出产莲藕和荸荠以及50多种鱼类。  相似文献   

16.
秋冬将至,强化鱼种培育管理十分重要,它能促进生长,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抗寒能力,保障鱼类(特别是热带、亚热带鱼类)安全越冬,为明春提供大规格、体格健壮的优良鱼种放养,实现增产增效增收。  相似文献   

17.
<正> 水蚤是指水生枝角类和桡足类两大类浮游动物。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鱼苗鱼种的适口饵料。人工培育水蚤喂鱼,成本低,鱼类生长快,增产效果好。人工培育水蚤的方法是:一、建池。土池和水泥池均可。池深约1米,大小以10—30平方米的长方形为宜。二、注水。池中注水约50厘米深。水蚤适  相似文献   

18.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既能为河蟹生长提供足量的优质天然饵料,又能有效改善养殖池塘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动植物共生。水生植物与鱼类同池共生,鱼类很少生病。在鱼池中种植的水生植物为水稻或莲藕,呈东西向,行距要宽(>33em),占水体总面积不超过50%,以便光照效果好,水深依水生植物耐水性而定,水稻一般在30cm以内,莲藕一般可达50cm以  相似文献   

20.
6-9月气温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各种鱼类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加之鱼类活动迅速,摄食力强,新陈代谢度高,因此生长最旺盛、育肥最快。但此期鱼类特别容易发生缺氧、浮头甚至泛塘现象,鱼病也随之产生。为使在这一黄金时期中,鱼类既能最大限度地生长增重,又不因不利因素而受到损失,可掌握以下诀窍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