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探因与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彦  侯先荣 《特区经济》2007,224(9):39-40
本文概括介绍了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原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从模式的竞争力、持续性、风险、适用前提条件以及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方面对广州汽车产业集群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社会资本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华  卫武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148-151
社会资本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经济资源,对产业集群形成持续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社会资本自身特征维度出发,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产业集群社会资本评价的ANP模型;并进一步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科学计算了集群社会资本各指标的权重,为指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集群品牌视角探讨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汽车产业是典型的适合于通过产业集群而发展的产业,所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汽车产业集群,广州也出现了因外源性经济而出现的汽车产业集群。但广州的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世界著名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之,本文提出了用集群品牌来促进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观点和一些打造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品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圣春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4):66-69
文章在描述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结构的构成;然后从集群学习、集群社会资本的积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等方面论述了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获得途径;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州近年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成广州颇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带动广州经济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集群效应.本文立足广州汽车产业现状,分析了广州汽车产业的劣势,预测其发展前景,并对其集群效应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广州近年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成广州颇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带动广州经济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集群效应.本文立足广州汽车产业现状,分析了广州汽车产业的劣势,预测其发展前景,并对其集群效应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广州近年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成广州颇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带动广州经济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集群效应。本文立足广州汽车产业现状,分析了广州汽车产业的劣势,预测其发展前景,并对其集群效应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娟 《珠江经济》2008,(1):48-55
企业网络理论已经渗透到市场理论和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被用于解释产业集群等现象。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大信息产业集群,上海和广州在两大信息产业集群中各自发挥着龙头作用。通过比较上海和广州信息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发现上海信息产业产值在绝对值上高于广州;上海市技术交易活跃,广州市工业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互动非常有限;两地在从业人员和整机制造方面各具优势,而上海市信息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高于广州。鉴于两地信息产业的发展侧重点不同,建议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措施,如产业集群重新定位,改善产业内的网络组织;提高员工待遇,加强产业间的网络联动等来共同推进两地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具有降低企业成本、增加社会资本和促进技术创新等优势,发展产业集群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模式,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困境,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文章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特色农业集群成长中的政府支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色农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有效的组织形式.与工业集群相比,特色农业集群在形成条件、路径、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资本、区位、制度等因素又制约着它们的成长,从而决定了政府对特色农业集群成长支持的责任.而政府的支持应主要体现在产业规划、财政、金融政策、龙头企业、信息服务等方面上.  相似文献   

11.
广州和深圳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两极及核心,近年来,两个城市在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两城的创新要素各有特点。本文从创新环境、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四方面分别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得出广州创新能力的优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庆东 《改革与战略》2009,25(7):120-123
文章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乃至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创新的作用。产业创新系统是不断变化的,是在动态过程中演化的。明确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及其变化,对于构建具有我国特设的产业创新系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升级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产业升级协同创新是国家"2011计划"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梳理有关企业、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升级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而构建了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升级协同创新机制及其具体运作模式,包括外部动力机制(产学研协同机制)和内部动力机制(集群创新网络协同机制)及其具体运作。  相似文献   

14.
张杰  洪进  汪凯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2):67-69
工业创新成为解释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努力实现成功的工业创新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但在企业规模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对于工业创新与规模关系的把握依然存在着误区.通过系统分析工业创新思想传统和新近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例,文章试图在规模变化背景中动态考察工业创新在微观发生中的基本规律,并据此指出规模问题研究的现实管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根据第二次全国工业企业经济普查的相关数据,采用DEA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的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在2008年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规模下,全国大部分省、直辖市与自治区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R&D人才不足、创新产出水平低。这为决策者提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市场关注度、企业规模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的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工业企业社会责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正向效应,其中市场关注度发挥正向中介效应,企业规模能够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也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应用自建的产业链纵向协同创新理论框架,以人力资本作为切入视角,对珠三角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纵向协同创新效率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与集群发展时间有关,且空间链、信息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对产业链进行协同创新有较大影响。具体来看,佛山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处在产业链的"聚而合"阶段,人力资本的纵向协同创新效率不高且波动较大。广州物联网产业集群的发展处在产业链的"合而优"阶段,人力资本的纵向协同创新效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深圳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处在产业链的"优而衰"阶段,人力资本的纵向协同创新效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工业企业已成为创新的重要主体,随着企业创新的不断深入,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结合熵权法和灰靶模型,以湖南省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2011-2017年期间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湖南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并呈现前期慢、后期快的特点,其中新产品销售情况及创新投入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明显,开展R&D活动的活跃度和有效发明专利产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有着明显的互动机制,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而技术创新导致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文章就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贯穿"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快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将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工业结构,创新科技体制,创新人才机制,创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