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邮政储蓄、政策性金融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当代财经》2004,(5):40-44
基于理论界对邮政储蓄的不同认识,以及邮政储蓄、政策性金融与中央银行三者之间的资金往来和利率关系,揭示了在现行金融格局下,邮政储蓄转存制度是导致目前农村资金净外流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历史的角度对邮政储蓄业务开办的背景和转存人民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作出了评价;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指出了邮政储蓄改革可能造成的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裘婷婷 《新经济》2015,(2):31-32
政策性金融理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金融理论研究当中非常具有争议性质的话题,因为政策性金融牵涉到政府与市场、财政和金融等等领域。本文主要是基于政策性金融理论基础上,对我国政策性金融当前理论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具体实际,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希望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靳超 《经济前沿》2005,(6):43-46
邮政储蓄正在面临从建立以来最为重要的改革,而改革的方向必须基于邮政储蓄本身存在的功作和现状,否则可能会提高改革的成本,本文旨在基于此为邮政储蓄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我们倾向于通过逐步的改革将邮政储蓄改制成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的、有自己特色的储蓄银行。  相似文献   

4.
农村政策性金融与财政支农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桂堂 《经济经纬》2005,(4):132-134
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及其作用的发挥,实际上就是财政职能不断强化的一个产物,改革开放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功能趋于弱化,其原因在于:财政实力被过多地削弱,公共产品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过分倚重商业性金融的支农效应而弱化了财政对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为此,应当健全财政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持续投入机制与补偿机制,协调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还应承担起对政策性金融业务监督管理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社会保险纳入政策性金融的范畴,论证了社会保险的本质决定了它与政策性银行一样同属于政策性金融.进而认为社会保险可通过政策性银行业务进行某种形式的融合以发挥政策金融的整体优势,使国家信用在二者之间融会贯通,充分运用,减少国家信用外溢.在当前相互独立的政策性银行和社会保险之间构架联系的桥梁,使政策性资金在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体内循环,以解决当前政策性银行面临的资金来源的困境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及运用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较为详尽地论证了政策性金融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政策性金融融合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伟  于漾 《经济纵横》2012,(12):104-106
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功能结构,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对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所具有的农村金融市场补缺性功能、首倡诱导与虹吸扩张性功能、农村专业性服务与协调功能、农业政策性保险(担保)功能和有限金融性功能等特殊功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优化和健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策性金融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
吴典军 《经济师》2001,(8):150-151
文章着眼于新形势下政策性银行功能的发挥 ,从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出发 ,结合实际情况 ,对政策性金融文化的内涵、作用和目标取向进行了系统分析 ,就政策性金融文化个性特征的定位以及构建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加快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时期里,全面开发与拓展政策性农业金融的功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浅述己见。  相似文献   

10.
王伟 《经济经纬》2008,(1):125-12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策性金融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国的政策性银行普遍调整了发展战略,日益呈现出机构的重组再造及其业务经营的多元化、业务范围的扩大化、业务总量的结构性扩张与逆转、业务手段的商业化运作程度增强的一般特征和总体上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改革中都普遍强调和坚持其政策性金融的本质属性.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几种不同的政策路径,我国政策性银行应定位于"三位一体"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略论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岩 《现代财经》2008,28(3):35-40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是一个经济体的完整金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两吴,二者相互对称,彼此平行,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是协调合作的伙伴而非对立竞争的对手.这两种金融形态性质上的诸多异构性决定了二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为此,应在融资特征、资产匹配和经营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开发性金融如何能够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足,并以微观和宏观双重视角研究二者互补与合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结构上看,国民储蓄包括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通常按照资金流量表对三者进行测算是不科学的,应直接用支出法对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来进行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的数量。中国储蓄率的变化趋势主要应该由企业储蓄、政府储蓄来解释,居民储蓄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保持了稳定。  相似文献   

13.
论开发性金融及其对我国进出口银行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性金融是介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之间的一种金融形式.本文介绍了开发性金融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联系和区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开发性金融对于我国进出口银行改革的启示,以期对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the phenomenon of high savings rate in the rural economy of China between 1978 and 2003. On the basis of precautionary savings theory, we construct a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risks, liquidity constrains, and aging population to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high savings rate in the rural economy of China. We measure risks with Gini coefficient and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We find that these risk indices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r savings rate and the higher degree of prudence of rural households. Our findings pose an urgency of the reform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improvement i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the rural economy of China. Translated from Economic Science, 2005, (1)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各界给予储蓄增长率持续降低的关注,本文认为,储蓄的增长本身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并不十分确定的正向促进关系,其取决于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在当前普遍强调储蓄下降对经济增长所起的负面作用情况下,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确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涉及到兑付风险、减少收入以及对股份制银行和上市银行的资本金影响。本文在实证检验了国内储蓄率变动的状况、原因之后,尝试从金融产品和国家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储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与保险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金融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银行保险、保险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是银保共生发展的优化方向。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制约了银保关系的深化发展。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公共财政论。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利用DEA方法,结合CCR、BCC等模型,对2009年~2011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进行实证数据考察,分析其碳金融业务的运行效率,结论如下:从综合技术效率来看,样本银行的均值在考察期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起伏很小,但普遍技术效率值偏低,未达到有效的前沿面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以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实证研究充分证明了金融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在中国,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停留在国家的层面上,而只有深入到地区层面,才有可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核心.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比较了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差距,随后采用面板数据的处理方法,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同时IV的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在质的提高方面比单纯量的扩张方面更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