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涛  许海川 《魅力中国》2010,(30):14-15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中都忽视了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缺乏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力图弄清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体要求,以指导导师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2.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丽霞 《发展》2008,(12):102-103
高等教育在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同时,就业也成为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择业盲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这给大学生的择业和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探索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方法、新途径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3.
杨娴 《魅力中国》2013,(11):377-377,378
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的压力更大。所以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是目前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可以帮助高职生提高个人的自我认识、明确就业方向、找准职业定位,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大学及高职学校中,目前的职业指导面临着许多问题,缺乏足够的精细度,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条件。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指导精细度、开展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摆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日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就业问题时指出,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5月22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5.
诚信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密切,诚信是大学生的为人之本,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条件。针对大学生的诚信就业问题,探究原因,找出对策。构建大学生诚信就业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求社会、高校及用人单位与学生一起共同努力,方能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凸显。大学生就业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包括法律应然上的就业权利和实然上的就业权益。目前,大学生就业权利因政策性文件繁多、就业协议法律性质模糊而缺乏应有的尤其是劳动法律保护;就业权益遭受着用人单位诸如滥用违约金等各种就业陷阱的严重侵害。国家应强化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在立法上应完善相关就业法律制度,高校和社会应加强就业服务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学生应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就业权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贾飞龙 《魅力中国》2013,(28):194-195
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时所持有的内在标准,价值观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它使个体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而就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就业过程中认识评价事物和现象的内在标准。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就此我们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而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以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建立新形势下贫困生就业体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贫困生作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其群体的特殊性而会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完善资助体系。加强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就业培训;贫困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择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就业难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尤为突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原因,一是女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二是外在的社会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入手,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每年逐年增加的大学生队伍给我国就业工作带来空前的压力。目前大学生存在就业能力储备不足、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大学生就业观与社会需求错位、大学生依赖性极大和缺乏创新等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配备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注重专业设置和增加实践等方法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李洪贺 《中国经贸》2014,(13):100-100
现今,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之一。之所以会出现此趋势,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一个过度。在寻找就业机会期间,大学生不仅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期望,还要背负各招聘单位所给的各种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到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变得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疲软、复苏乏力给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国内外都相当关注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董瑾 《魅力中国》2010,(28):168-168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峻,各行各业需求层次差别很大,如何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提高就业指导效率,完善就业市场,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重点难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就需要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入手。本文笔者主要从大学生就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但对这种评价的指标选择和计算方法还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没有把这一问题放在我国国情的背景下去考察。本研究正是从这一角度切入,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质量的内涵,以此为根据建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考察了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量化评价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局,有人提出,应该再采一次新的上山下乡,号召大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中西部落后地区去。 回头看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其实也是一种解决当年就业问题的临时措施,将城里的负担推到乡村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形下,对大学生就业途径的一个新的探索——大学生海外就业。通过问卷调查、比较论证和理论分析,说明大学生海外就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海外就业不仅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益处,扩大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海外就业。  相似文献   

17.
王鸿江 《魅力中国》2014,(1):170-170
1999年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随之不断增加。众所周知,目前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面临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全方位地思考,解决大学生就业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利敏 《魅力中国》2011,(15):22-23
随着我国大学生的增多,就业问题,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障碍,这不仅侵害了女大学生的就业权,影响了人才的均衡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公平和平等也造成了损害。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分析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危害,并就如何改善这一社会现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齐冰 《魅力中国》2014,(8):166-166
1999年开始我国启动高校扩招政策,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客观现象,这是解决好就业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笔者从不同方面深入分析了造成这种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凸显。大学生的就业难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这种过剩在地域上表现为:一方面,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学生扎堆,致使局部人才过剩;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空缺的岗位,大学生却不愿意去。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不仅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造成了人才的浪费,阻碍区域平衡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缓解就业地域结构失衡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健全就业激励和保障制度、深化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加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