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以贵州地区35~220千伏典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造价为依据,从人力运距的计算、人力运距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人力运距对各分部工程投资比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人力运距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提出人力运距对造价影响的控制措施,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结合天津地区自然、市场、管理等因素,深入研究天津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造价特点,提出相应的策略。架空输电线路是电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各地区差异,其资产价值规模约占电网企业实物资产价值的10%~30%,因此分析其造价水平对电网工程投资管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天津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基于城市空间规划、气象、地质、技术等资源条件变化情况,以及选用的典型方案约束,在同时受到物价波动的影响下,单位工程投资水平有较大差异,给电网企业的建设投资管控带来极大影响。应结合天津地区自然、市场、管理等因素,深入研究天津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工程造价特点,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杆塔之间的实际价值差异很大,现有的计价体系以平均水平来考虑地形、运距等对架空线路工程的影响,无法体现每一基杆塔的实际价值。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以现有电力建设工程定额计价体系为框架,研究输电线路工程传统计价模式的造价水平与"单基塔造价"的差异,探索输电线路工程造价精益化管控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8年电力线路工程造价变化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给电力线路建设工程的造价带来较大影响。在广泛调研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竣工投产的110-500kv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力线路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并从主要工程量指标分析入手,揭示了影响电力线路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对现阶段电力线路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效利用历史造价的大数据信息,提出一种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折现的新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指标体系。将历史工程造价数据折现,并实现智能预测新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造价,打破传统人工造价模式,提高了工程投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的波动,在预测工程造价时若仅考虑历史数据则无法准确反映当前物价指数下的造价信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尤其是在规划、预可研阶段,预测的精准度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造价。因此,提出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折现的工程造价指标体系,采用经折现后的历史造价大数据对架空输电线路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输变电工程投资项目逐年增多,电力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优化造价预测方法、树立科学化造价预测理念,可以更加合理地对电网企业的投资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其资金的利用效率。本文基于电网架空线路工程造价实际数据,证明改进的PSO-SVM模型可对电网架空线路工程造价进行有效预测,预测结果平均误差率仅为1.23%。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引入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理论,构建了架空线路工程造价合理区间分析模型,结合工程样本上数据建模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与先进性,为提升架空线路工程造价合理性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方法借鉴。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需求水平趋于稳定发展阶段,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大规模电网投资建设作为支撑电  相似文献   

8.
"造价控制线"是公司发布的用于指导工程建设的投资价格,反映当年公司造价分析工作发布的各电压等级输电工程平均造价水平,是工程造价宏观管理标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对加大工程技术经济比选、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工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输电线路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应用鱼骨图方法梳理架空线路工程各技术条件与工程造价的内部逻辑关系。其次,采用协整理论分析法,结合《通用造价》研究各技术条件对造价的影响程度,找出可表征典型技术方案主要技术条件。以2013-2015年公司输电工程造价分析基础数据为基础,利用正态分布法剔除异常数据,按照主要技术条件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识别输电工程的典型技术方案。最后,结合综合修正率,计算得到新建变电工程典型技术方案造价控制指标。本文研究成果对合理选取工程典型技术方案、科学计算造价控制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2009~2016年的架空和电缆8年的工程数据为基础,运用ARIMA模型的预测方法,对历史工程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可以预测出2017年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单位长度造价,实现工程总体指标的预测,并使误差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为公司投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一段时间以来,架空线路施工赔偿难题影响到电网建设,危及到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架空线路施工占用地赔偿面积计算遇到的困难尤为突出。本文研究和探索以现行国家电网安全文明施工规范、国家或行业的其他相关规范为依据,结合重庆地区的施工特点,分析35~220k 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占用地构成情况,提出了重庆地区架空线路可研、初设阶段施工占用地和赔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选取了不同地域、不同电压等级的两个工程进行实例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更贴近重庆地区的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进行项目划分的基础上,分析识别出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并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中18 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度量,将得到的5 个因子作为输入、工程单位造价作为输出,构建了基于BP 神经网络的造价预测模型,以国内已建和在建的9 个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75 段输电线路工程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预测模型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具有可行性和较高的准确性,为特高压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管理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主材的输电线路工程本体费用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通常利用设计工程量、安装定额、取费定额和专有的建设预算软件编制输电线路工程本体匡算方法相比,基于主材的输电线路工程本体费用估算方法简单易行且通俗易懂。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可靠和便捷。可用于多方案比较和设计方案优化、计算和控制初始投资等;便于非技术经济专业人员参与工程项目的审核,它不需使用专业造价软件,使用计算器、电子表格即可。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国内采用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同塔多回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施工、制造和建设运行等方面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部分线路路径选择特别困难或通道投资特别高的地区,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越性,可在工程中有选择性地采用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的型式。给出的设计原则可为将来健全输电线路设计规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岩溶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地质,对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有较大影响.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岩溶地质结构在工程中逐步变成大概率事件.在不考虑避让的前提下,施工过程中需对这些特殊地质构造采取相应的处理、防护措施.通常情况对该类地质结构采取换填等措施进行处理,计价则参照已有类似定额,然而由于类似定额的使用场景变化,计算造价和实际造价间...  相似文献   

15.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促进营销工作机制创新、推动电网企业管理现代化等作用,对比分析了电价改革前后的输配电价政策,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投入成本、管理费用、线损降低效益等因素对输配电价的影响,通过案例,量化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把握电价改革进程确定项目电价水平、重视项目关键技术参数核定、争取项目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网投资规模的加大,相应的电网工程造价分析数据量也随之增大,工程造价分析数据管理水平对电网发展的影响愈发显著。本文基于大数据环境下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数据收集及分析现状,建立了数据覆盖面广、数据内容较为完善的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数据库,在造价分析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全国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信息平台的构想,真正实现了信息的纵向贯通、横向共享,为优化电网工程建设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供平台工具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经济分析方法,阐述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双回共塔和2个单回并行2种架设方式下,项目的新增资源消耗和机会成本数量及其相对关系,分析了不同架设方式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经济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为了提高经济性,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采取部分路段双回共塔和部分路段2个单回并行的架设方式。以某一工程为例测算了不同架设方案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试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控制量、放开价、由企业自主报价、最终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改革思路的体现。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等构成。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一般工作程序为编制工程量清单、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确定单价、确定投标总价、公开开标、评标定标、中标签订合同等。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投标报价的关键是落实招投标法“三公”原则,以及“合理低价中价.不低于成本’’的原则。章最后提出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Faced with ever-tighter schedules, product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employ various methods for staying at least one step ahead of the competition. In particular, an autonomous, cross-functional team offers an effective structure for meeting the sometimes conflicting objectives of timely delivery of a high-quality, easily manufactured product. To complicate matters, however, companies must manage not only individual projects, but also entire product lines. Changes in product and process technology eventually necessitate revamping of the product architecture—that is, the remodularization of a product line. Can an autonomous project team provide the long-term perspective necessary for such efforts? Or, does remodularization of a product line require centralized oversight by functional management? Mats Lundqvist, Niklas Sundgren, and Lars Trygg explore this issue by examining product development efforts at two Swedish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Specifically, their study explores this research question: Does a high degree of project autonomy limit the possibility for effective remodularization of product architecture? Both companies were involved in remodularization projects with stringent requirements for project cost and duration, but the companies employed markedly different managerial models in these efforts. One company took a centralized approach, except that two design engineers worked full time on the project. The other company used the autonomous model, with two exceptions: functional managers worked closely with some project members during the task specifica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and the project leader, though a heavyweight in many respects, did not have formal decision-making power. The latter project demonstrated that an autonomous project team can maintain a long-term perspective during development of a product. In other words, this project team was able to meet challenging time and cost objectives while developing a product consisting of highly compatible modules and subsystems. Although a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pproach might be expected to offer greater efficiency, the company using that approach failed to meet project goals for development time, product cost, and long-term product line effectiveness. However, the shortcomings of that effort are more directly attributable to the management style of the project leader than to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employ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