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振江 《证券导刊》2013,(25):59-61
顾最近几轮发行制度改革回我国历史上推行了多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从行政审核制到核准制,同时在询价、配售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步伐。我们重点研究自2009年以来的几轮改革。第一轮:2009年2009年5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稿,相关文件《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自2009年6月11日起施行。本轮改革主要体现在新股定价、发行承销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李江 《证券导刊》2009,(22):56-57
2009年5月22日,在IPO暂停的8个月后,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预示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以及IPO重新启动。6月10日,在结束征求意见后的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有关新股发行改革的正式稿随即公布,并于1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一次改革。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于6月10日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这次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指导意见》在“改革原则”中明确规定:坚持市场化方向,促进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注重培育市场约束机制。同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也强调要“淡化窗口指导,重视市场选择”。  相似文献   

4.
《深交所》2010,(3):16-17
自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后,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以及IPO重新启动,恢复了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新的发行制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IPO定价的合理性和资产定价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参与者只能选择网下或者网上方式进行新股申购。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提高了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  相似文献   

5.
《银行家》2012,(5)
新一轮IPO改革正式开始 证监会于4月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剑锋直指新股发行的“高发行价格、高市盈率和高超募额”及“炒新”现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家》2010,(1):84-88
一、实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事件回放:2009年5月22曰,中国证监会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6月10日,新股发行制度指导意见发布并于6月11日正式实施,实施之后将随时可能向企业发审核批文。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达到了阶段性目标,强化了市场内在约束,  相似文献   

7.
汪沂 《上海金融》2012,(3):35-42,117
新股发行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之一,是证券交易活动的前提。其中IPO定价既是整个新股发行制度的重点环节,也是我国推行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着手点。为实现IPO"市场化"定价,我国历次新股发行改革总是围绕着定价方式本身进行,效仿发达资本市场采用的询价制定价方法,不断改进具体的发售方式,而忽视了市场化定价模式对定价主体最基本的独立性要求。文章分析认为实现我国IPO市场化定价首要任务是对定价主体独立性给予法律制度上的完善,确保定价主体能够名副其实地"自主"决定新股发行价格。从定价主体与政府和定价主体之间两个维度进行制度完善,开放证券市场进入、退出环节,加强审核机关的责任约束;同时从事前约束和事后补偿两方面加强定价主体之间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张翀 《财会学习》2013,(7):10-12
6月7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此次改革主要围绕推进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强化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等责任主体的诚信义务、进一步提高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改革新股配售方式、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9.
冯伟 《证券导刊》2013,(33):59-62
2013年6月7日,证监会发布第四轮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稿。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为:新股发行、定价进一步市场化,进一步理顺发行、定价、配售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公平,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9年6月到2012年11月在中小企业板发行的428只新股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对IPO定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公司的盈利因子F2、发行市盈率、发行费用、发行数量、新股发行改革政策、预计募集资金、成长因子F3、中签率、营运因子F4对新股发行价格有重要影响,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继而构建中小板IPO定价模型,可为拟发行新股的公司提供定价指导,并建议继续深化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以提高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11.
名博议论     
《金融博览》2010,(18):11-11
苏培科: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应更彻底一些 随着《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即将启动。但从“征求意见稿”来看,这一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仍是在小修小补,根本性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新股发行过程中的一系列弊端仍然很难避免。  相似文献   

12.
杨超 《时代金融》2012,(21):248-249
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于准确估计公司价值有重要意义,因而完善我国的IPO定价机制,提高市场定价的效率便显得尤其关键。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IPO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力图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本文分析了询价机制下我国IPO定价机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冯伟 《证券导刊》2013,(31):58-60
新一轮的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稿已经在6月7日发布,前期搜集汇总反馈意见后,正式文件正在修改中,目前市场预期可能在三季度末左右正式出台。而新股发行意见的落实将成为IPO重启的导火素。  相似文献   

14.
杨超 《云南金融》2012,(7X):248-249
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对于准确估计公司价值有重要意义,因而完善我国的IPO定价机制,提高市场定价的效率便显得尤其关键。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IPO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力图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本文分析了询价机制下我国IPO定价机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一周后,桂林三金率先拿到IPO批文。至此,延宕近9个月的“第七次重启IPO”正式启航。  相似文献   

16.
自2012年11月16日起,中国股市新股发行暂停至今,这已经是中国股市第8次暂停。但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就是融资和投资,因此暂停新股发行终非长久之计,重启IPO势在必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从而达到从根本上健全我国资本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3月21日公布的《中国证监会完善新股发行改革相关措施》(以下简称《相关措施》),就今年1月份新股发行重启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做出了改进和修补。与前几次停止IPO之后重新启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补丁相比较,这次出台的相关措施"对症下药"更加全面:就老股东恶意套现、新股不合理定价、监管的措施协调、保护中小投资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外新股抑价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股发行定价偏低是全球新股发行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到目前为止,新股抑价仍然是困扰金融学界的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和实证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但如何结合中国IPO市场实际,借鉴国外新发行理论来完善我国新股的市场改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8月20日.就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正式实施一周年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从即日起到9月2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此,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的改革就正式鸣笛启航了。  相似文献   

20.
《云南金融》2010,(10):7-7
中国证监会2010年8月20日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开始启动新股发行后续改革。《指导意见》适度扩大网下询价机构的范围,网下机构扩容采用的是主承销商挑选推荐方式,即主承销商推荐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定价能力、优质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和配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