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锡良  郭斌 《经济学家》2004,(4):97-103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问题。认为银行贷款融资因在信息生产和监控方面比企业债券融资更具比较优势而成为企业债务融资的首选,企业债券融资更适宜于一些特殊的企业群体,企业债券的大力发展有赖一定的市场条件.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融基础设施对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金融基础设施与企业外源融资方式的关系,认为由于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企业债券融资的成本增加,从而使企业的债务融资结构倾向于银行融资。相对而言,金融基础设施滞后对股票融资的发展的制约作用不大。由于金融基础设施对一国的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故欲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必须重视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金融基础设施与企业外源融资方式的关系,认为由于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企业债券融资的成本增加,从而使企业的债务融资结构倾向于银行融资。相对而言,金融基础设施滞后对股票融资的发展的制约作用不大。由于金融基础设施对一国的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故欲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必须重视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胡军利 《经济师》2008,(5):206-207
我国企业融资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其融资顺序为:首选股权融资,然后是债务融资,最后是内源融资。我国企业具有这样的融资结构,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有关。文章从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出发深入讨论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笔者运用多种非参数检验方法,利用问卷调研数据,研究了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使用情况.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对短期债务工具的使用显著超过长期债务工具;短期银行贷款是企业最常用的债务融资方式,企业债券在各种债务融资工具中使用最少;企业特征影响企业债务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银行主导的金融格局及企业融资偏好的分析,发现银行贷款在公司债务融资中占有绝大部分.这和传统理论所突出的公司债券相对于银行贷款具有比较优势是不相符的.从契约期限角度可推出银行贷款契约和企业债券契约的关系,即银行贷款在短期债务中具有比较优势,而企业债券在长期债务中具有比较优势.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是一种静态的替代关系和动态的互补关系.这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晓颖 《经济师》2005,(1):177-178
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中长期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目前我国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而且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又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在债券市场,又以国债为主,金融债券次之,企业债券比重最小,不仅加重了政府的债务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文章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我国当前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市政债券的风险与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财政替地方政府发债,加重了中央财政的债务负担,与地方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城市建设公司和专业投资公司以企业债形式筹资,在企业债券市场上会对一般生产性企业产生“挤出效应”,阻碍公司债券的发展,而且这种企业债券一般期限较短,多为三到五年,难以达到市政债券长期融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企业债券融资的比较优势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我国明确了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目的与总体方案,但市场状况仍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分析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企业债券融资的相对优势,并结合中国融资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债券融资的成本优势并不显著,但融资“信号”传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郭涛 《经济论坛》2004,(7):104-105
对企业而言,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有利于打破企业完全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资金结构,充分利用债务的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