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玥 《国际广告》2010,(10):40-43
润滑油市场历来博弈激烈,但统一润滑油前有国际大牌标兵,后有本土品牌追兵的情况下,凭借其深谙本土市场,洞悉消费者心理的优势,以更贴心的产品及服务,更打动人心的诉求,实现了每年“更进一步”的稳健发展。2003年凭借“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的经典广告语的助力,一直默默经营拥有强大分销渠道的统一润滑油,一夕之间广为国人所知,并在随后日渐稳固在行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完成“多变六,六变三,三变一”的品牌整合之后,中国石化终于将其旗下润滑油品牌整合为单一品牌“长城”。如今,中石化的长城、中石油的昆仑以及民营品牌统一构筑起我国润滑油的主流品牌阵营。据资料统计,长城和昆仑合计占据润滑油市场60%的供应量,统一为30%左右。但长城和昆仑的车用油份额却是非常少。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前,统一润滑油还不为人所知,人们印象中的石化产品只有美孚、壳牌、长城、昆仑等品牌,但在2D03年,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市场运作,统一迅速完成了品牌提升,成为润滑油的强势品牌。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句“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经典广告语成就了今天的“统一”。实际上,早在2003年初,  相似文献   

4.
2004年已被业内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润滑油元年”,诸多大规模的厂商将在这一年倾力竞争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这巨大的蛋糕引来了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润滑油品牌,它们通过结盟跨国汽车厂商进入中国,并几乎垄断了国内高端车用润滑油市场,扭转车用润滑油高端产品的被动局面已成为国内企业的当务之急一在长城、昆仑、统一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寻求突围、奋发图强之时,也肩负着“扛起国产品牌大旗,对抗洋品牌”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广告大观》2005,(10):143-146
统一润滑油自2003年1月起与CCTV广告结缘,近三年以来一直以创新的CCTV广告策略为先导,快速成长为中国车用润滑油的领先品牌,并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统一润滑油现象”。  相似文献   

6.
《广告导报》2005,(10):94-96
统一润滑油自2003年1月起与CCTV广告结缘,近三年以来一直以创新的CCTV广告策略为先导,快速成长为中国车用润滑油的领先品牌,并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统一润滑油现象”。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告》2005,(10):197-200
统一润滑油自2003年1月起与CCTV广告结缘.近三年以来一直以创新的CCTV广告策略为先导,快速成长为中国车用润滑油的领先品牌.并连年保持快速增长。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统一润滑油现象”。  相似文献   

8.
龙华 《广告导报》2004,(12):i030-i031
现场与众多超强品牌10多轮公开叫板,以3600万元价格最终中标显示出“统一润滑油”打造行业第一品牌的勃勃雄心。  相似文献   

9.
《国际广告》2011,(2):127-127
日前,E—link广州办公室再传捷报,赢得长城润滑油汽机油、柴机油两大品类的推广业务。此前双方合作已达四年之久,从2007年“嫦娥一号”,到2008年“神七发射”、“揽粤元年”,再到2009年“1+1航天体验营”、“尊龙关怀驿站”,E—link帮助长城润滑油在中国南方市场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也使其“航天级润滑保护”的专业形象深入人心。双方的再度携手,体现出长城润滑油对Elink专业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0.
前瞻性地瞄准汽车这一细分市场只是一个方面,统一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更在于它为“有大公司,无大品牌”的润滑油行业确立了新规则——品牌致胜,从而在第一回合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润滑油市场历来博弈激烈,但统一润滑油前有国际大牌标兵,后有本土品牌追兵的情况下,凭借其深谙本土市场,洞悉消费者心理的优势,以更贴心的产品及服务,更打动人心的诉求,实现了每年“更进一步”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告导报》2004,(12):11-11
统一润滑油与“万里达”冠军车队联姻牵手方程式赛事、“体育营销”强势启动全球体育巨头将齐聚北京、“娇子品牌包装设计征评活动”评审会圆满结束、第五届河北省服装节圆满结束、OKI连续入围政府采购 新老产品同获青睐  相似文献   

13.
樊玉辉 《市场周刊》2003,(37):34-34
今年以来,国内有关润滑油产品的新闻与广告异乎寻常地多了起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公交车身、街头广告牌……一个又一个的润滑油品牌向公众述说着自己的所长,灌输着级别和品牌意识。一时间,国内诸多润滑油从以往“跑龙套”的低档油大有摇身一变成为高档油之势。一夜醒来,突然发现。高级别、高档次润滑油居然如雨后春笋。遍地繁生。很多品牌都打上了API标志,神速地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与其说是国内企业间引发的润滑油的升级大战,倒不如说是国内汽车消费形势的变化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润滑油业的快速成长。私家车总童的提高。非专业驾驶员数量激增,使长期以来把润滑油当作普通配套产品来销售的观众发生了变化,品牌意识和级别意识逐渐融入了这一行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消费的迅速发展,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和中国本土润滑油品牌的迅速崛起,2005年初,国内市场监测机构CMMS公布的“2004年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车用润滑油消费者忠诚度”调查中,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一举超越壳牌、美孚等国际品牌荣登消费者忠诚度榜首。这也是国内润滑油企业首次在品牌忠诚这一重要指标上超越国外品牌。  相似文献   

15.
统一润滑油借伊拉克战争之机异军突起,不仅搅动了中国润滑油市场,还直接将统一润滑油品牌由过去的工业品市场推到大众消费品市场前沿。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闫处 《商业时代》2005,(1):35-35
日前,中国车用润滑油第一品牌--统一润滑油在京宣布:统一润滑油成为"2005年达喀尔拉力赛中国帕拉丁车队指定使用润滑油",这也是中国润滑油品牌首次参与享有"汽车奥运会"之称的达喀尔拉力赛。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08,(6):100-101
车润滑油车展过后,我们不妨再关注一下与汽车相关的装备。王伟:现在用壳牌和美孚的润滑油,因为使用时间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购买习惯:较强势的外资品牌,用着也比较放心。肖永泉:现在用统一和BP的润滑油,统一性价比比较高,口碑较好。BP注重环保,产品质量过硬,所以虽然是新进品牌,也在尝试使用。  相似文献   

18.
张兵  聂万翔 《商业时代》2004,(16):14-19
国产润滑油在低端市场价格战泥淖中苦苦挣扎,国际品牌垄断 的高端市场形势一派大好。被美孚、壳牌等国外品牌垄断的高端市 场只占整个市场20%的份额,却拿走了80%的利润! 国内润滑油品质不比同级别国际品牌差,并且还充分考虑到国 内特殊的用车环境,更适应国内中、高档汽车的使用。而国际品牌 往往按照欧美的使用状况设计产品,所谓的高品质在“中国国情”面 前往往大打折扣。 “只有自主品牌的发展才能改变外资品牌暴利时代。”国内润滑 油品牌的迅速崛起,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实惠就是可以用较低的 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润滑油。去年在所有石油制品都涨价的情况下, 国外品牌开始大幅度降价,其原因正在于国内品牌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9.
汪洋 《糖烟酒周刊》2005,(7):B044-B044
2004年,在五粮液身上至少有两个消息是令人振奋的:第一个消息是,在2004年度“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选活动中,五粮液再攀新高,据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称,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从2003年的269亿元,一举跃升到了2004年的306.82亿元,成功进入到了三百亿级行列,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的第四位。第二个消息是,在发挥“六大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杨正良 《广告大观》2005,(9):130-133
2003年以来,中石化旗下的长城润滑油启动了“1+N”品牌工程。“1“指的是选择中央电视台作为战略合作伙伴,2004,2005连续两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投放广告,总额超过2亿元。“N”指的是几项大型品牌活动:请张艺谋拍电视广告,赞助神舟五号飞天,赞助F1,成为南极科考“雪龙号”指定用油,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正式用油”。在央视广告拉动下,“1+N“工程顺利地解决了两个困扰中石化多年的问题:成功将中石化旗下的“海牌”、“南海”、“一坪”等其他润滑油品牌整合为“长城”,销最突飞猛进,2004年1—6月,长城包装产品同比增加了53%,高端润滑油销量更是达到100%的增长。2005年1—5月,长城润滑油的高档油销售同比增长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