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虽然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是否将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挂钩争论激烈,但由于该问题的现实性,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已出现多种实现模式并存的局面。文章对现有的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挂钩的主要模式从约束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各种模式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模式发展的近期方向将是ILO和WTO的充分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外和我国关于劳工标准与贸易关系的研究发现,西方国家及西方学者对劳工标准的研究较早而且发展迅速,研究方法也较我国先进.其研究成果既包括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差异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也有具体到对劳工标准下各个领域(包括童工、强迫劳动、歧视等)对一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而反观我国的研究现状,定性分析较丰富,定量分析却深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的研究方法简单,再加上技术标准数据获得困难,进行测量十分不便,而且国内的研究针对性不强,许多研究不能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在劳工标准盛行的现状下,由劳工标准引发的双边贸易摩擦亟需受到政府重视,加强劳工标准与贸易的研究对我国来说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劳工标准: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新的压力和进一步的挑战。劳工标准问题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争议最大和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劳工标准的提出,实际上是一些发达国家用高关税办法来对付发展中国家低劳动成本产品进口的竞争所寻求的借口,以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我国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列入所谓低工资高竞争的名单内,从,而可能成为劳工标准的主要审查对象。为了挫败这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企图,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劳工标准: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威胁》,制定有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不断深化,贸易范围由简单的有形货物贸易到现今的无形服务贸易,规范贸易活动的体制和法规也不断健全,与此同时,各国也设置了许多新的有形或无形贸易壁垒,这些贸易壁垒不仅仅涉及到产品方面,还包括生产要素层面,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纳入到WTO体制框架,而国际劳工标准这个作为规范生产要素中"人"的条款却因其复杂性,始终悬而未决.本文将从标准的复杂性、与全球贸易的联系、进入WTO的障碍和新的发展方向对国际劳工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贸易与劳工标准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国内外有关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在这个问题上,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劳工标准是否应当纳入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劳工标准水平对于直接投资流入和贸易的影响;贸易措施是否是执行劳工标准的有效手段;是否应该设立统一的劳工标准以及如何监督和评估劳工标准的执行情况等.国内研究则多集中在以探讨国际劳工标准时我国对外贸易的可能影响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虽然目前没有全球统一的国际劳工标准,但我国私营企业劳工标准的实际状况也不容乐观,并由此引发了一些贸易问题。我国在坚持“劳工标准比较优势”主张的同时也应对提高私企劳工标准的实际执行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虽然目前没有全球统一的国际劳工标准,但我国私营企业劳工标准的实际状况也不容乐观,并由此引发了一些贸易问题。我国在坚持"劳工标准比较优势"主张的同时也应对提高私企劳工标准的实际执行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外贸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政府、企业、法律等方面提出我国应对国际劳工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劳工标准问题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贸易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议的焦点则在于是否应将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保护这一问题挂钩。虽然在2001年以来的多哈回合谈判中,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劳工标准问题始终未能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内容,但劳工标准作为与贸易有关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提出国际贸易引入劳工标准或者劳工标准介入国际贸易已有很长的历史。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国家更是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要求国际贸易同劳工标准挂钩,并在世贸组织的规则里写入以核心劳工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条款”,设置“劳动壁垒”。显而易见,我国入世后面临着劳动标准国际化的挑战。本文在总结国际劳工标准的由来和发展的基础上,比较我国劳动标准同国际劳工标准的差别和原因,试就当今国际劳工领域和贸易领域里的这个热点问题,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WTO体制下,贸易报复是争端解决的最后保障,但WTO争端机制旨在解决成员之间的争端,因此,要赋予私人请求本国政府对另一国家进行贸易报复的权利,仍然需要国内立法.目前,各主要大国都通过国内立法赋予本国国民权利,以请求本国政府对另一国家进行贸易报复,为争端解决的国内程序和国际程序的衔接提供了基础,使得本国国民可以通过国内程序启动WTO的争端解决程序.与美欧相比,我国关于贸易报复的立法和实践经验均不甚丰富,确实需要借鉴较为完备的美欧立法,完善我国的有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长期以来主要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因而,不可避免地被要求接受有关国际劳工标准的审核。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己经演变成为一种无法改变的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使得国际劳工标准在我国逐步推广,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正反两个方面的重大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趋势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企业和政府应对此趋势的对策。同时,希望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Environmental and labour standard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trade issue. This article examines and ranks alternative trade policy responses available to an importing country with concerns over such standards. While a full import embargo may sometimes be preferable to allowing unrestricted access to unlabeled noconforming imports, a partial embargo that allows imports which demonstrably conform to the standard is always a better policy; and labeling solutions, which separate conforming and non‐conforming imports, are typically better still. Consequently, full import embargoes based on non‐conformity with labour o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are poor policy choices and should generally remain prohibited by WTO rules.  相似文献   

17.
Setting Standards: Strategic Advantag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re the different standards,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measures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 Efforts to co-ordinate these within Europe - including the EU's increasing reliance on private sector standards bodies - are now underway. The EU's single market has not only integrated national markets, but has also shaped trading principles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The EU has exported its trade principles to third country markets and European companies have gained strategic advantages in influencing standards both internally within Europe and externally at the international and transatlantic level. Firms should invest resource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etting standards to protect and increas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海运服务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及其国际竞争力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运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策略:规模化经营,调整船队结构,提高航运企业综合技术水平,以及政府给予合理扶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