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对实际汇率的实证前期研究一直集中在贸易部门,本研究开始将实证的领域拓展到非贸易部门(即使用非贸易部门工资作为比较变量)。运用了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第三产业的工资变化与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在人民币、日元的检验上得到了支持。随着第三产业占各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在68%~84%之间),该部门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举足轻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实际汇率的平稳与中国的第三产业工资变化起伏较小相关。日元实际汇率上浮与日本的第三产业的工资提高成正比。从而验证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日实际汇率决定中是存在的。但是否在其他亚洲国家实际汇率决定中也同样存在则需要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15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首次"破8,"2007年7月3日,中间价报1美元对人民币7.5951元,将7.6元的重要心理关口也顺利突破。由此,关于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评价问题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评价,关键在于确定作为评价依据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在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确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的构建与运用,可以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并可据此对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是符合汇率决定规律的。  相似文献   

3.
实际汇率是衡量一国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竞争力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它是随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发展而出现的。近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计算中国1991至2005年的实际汇率,得出中国对外竞争力的变化趋势,用实际的净出口额变化情况与之相对照,来验证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实际汇率作为衡量对外竞争力的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折线图的初步直观描述,再运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对12个高增长的转型经济体样本期间的实际汇率与相对人均产出序列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期实际汇率与相对人均产出之间的协整关系成立。这表明,实现经济转型后的高增长转型经济体的实际汇率与相对人均产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内在关联关系,其实际汇率基本变动趋势可由相对生产率的变动所解释。  相似文献   

5.
以通货膨胀率为阈值变量构建了中国相对价格变动(RPV)与资源配置效率(RAE)关系的面板阈值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价格变动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但在不同的通货膨胀水平下,这种不利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当通货膨胀率处于1%-5%之间时,相对价格变动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并不明显。为了提升价格信号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考虑现实经济所处的通货膨胀区间来制定合适的宏观调控政策。另外,也要在加强对外开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财政支出水平等方面促进实体经济各部门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进而提升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2-2007年的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季度数据,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选择欧盟的居民消费价格作为模型中的外国物价的代理变量,对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Gregorio和Wolf(1994)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比较静态的局部均衡模型。重点考察了生产率是否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然后比较了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对三个地区实际汇率变动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中确实存在Balassa—Samuelson效应,东部地区汇率的长期趋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生产率,而中西部的汇率主要决定于需求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7~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实际汇率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实际汇率升值会降低劳动参与率,贬值则提升劳动参与率;(2)实际汇率变动主要通过影响劳动力需求,进而影响劳动参与率;(3)相比于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实际汇率变动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更显著。因此,汇率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其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应采取适当措施来抵消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参与率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全球41个国家(地区)1991—2015年的均衡实际汇率变动展开深入分析.在此过程中,笔者构建了非线性模型,重点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情况下,随着通胀风险加剧,三种跨境资本流动对均衡实际汇率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通胀风险增大会恶化出口增长,使得经常账户的贸易净流入对均衡实际汇率的正效应逐渐减弱,同时也抑制了资本账户的外商直接投资、外商证券投资等对均衡实际汇率的正效应.此外,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净流入是影响均衡实际汇率的两大重要因素,说明央行在调控货币汇率时要密切注意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最后,笔者提出了现阶段开放我国资本账户与管控通胀风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际汇率反映对具有均衡性质的购买力平价的偏离,成为判定一国汇率水平高低的标准:总体上看,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自1980年以来基本呈持续贬值。强制结售汇引发了外汇供过于求,使人民币汇率处于低估状态。但在中国国力并不十分强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大幅升值将抑制中国出口增长、降低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增大就业压力,人民币尚不具备大幅升值条件。  相似文献   

11.
Frankel在Dornbush粘性价格汇率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粘性实际利差模型,阐明了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之间的理论联系。随后,一些经济学家对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的实证研究结果均不支持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之间的理论联系。对此,不断有新的文献出现,从不同角度对这种理论与实际的不吻合的现象给予解释。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两者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介绍,以期为国内经济学界研究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关系问题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对决定的几种重要的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每种理论的优点和缺陷,通过与中国实际相比较,现有的理论还不能科学地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本在吸收前人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货币在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资本三种角色的情况下,考虑中国实际情况,利用数学模型综合反映了人民币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梳理了调整的实际汇率法的理论脉络,然后针对弗兰克尔等国外学者用这种方法估值人民币汇率的不足提出并解释了以下质疑:根据调整的实际汇率法,货币的低估是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但当时人民币是盯住美元的,两者怎么结合?样本选择的不同对回归方程与估值结果的影响怎样?仅仅用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变量解释实际汇率,是否具有局限性?根据调整的实际汇率法制定一个未来10年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政策,可行性怎样?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测算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变量。本文在测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1994年以来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可能对经济产生的效应,指出只有改革现行汇率形成机制,才是避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当变动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从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呈现升值趋势,但国内民众却迫切感受到手中人民币的购买力急剧地下降,这就是所谓的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国内已有学者对这一现象的成因给予了解释,但都是分别针对"外升"和"内贬"单独给出成因,没有把二者联系到一块来说明这种现象。从"巴萨效应"和"汇率超调"思想两个全新的角度把二者联系起来,结合中国实际对这种现象给出合理解释。研究表明:人民币外升内贬可能是由于国内外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速的差别引起的,另外中国的汇率制度和货币制度的改革也会在一段时期内助长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非线形的实际汇率运动引入我国的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中。通过Obsffeld和Rogoff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模型,并利用带状门槛自回归模型进行非线形实证研究。非线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实际汇率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了各国物价变动因素后的汇率,实际汇率的变动反映名义汇率调整与价格变动对贸易商品价格竞争力的净影响,进而影响对外贸易。分析从1994年至今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走势及对我国对美贸易的影响,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与中关贸易没有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西咸经济圈"的建立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咸经济圈"是陕西省产业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是西安市与咸阳市经济合作的一种新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两市的资源配置状况,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文章在"西咸经济圈"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咸经济圈"建立的原因,阐述了其对两市资源配置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促进"西咸经济圈"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减少两地经济增长的不公平性以及树立全面开放的市场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