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连续保持近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来储蓄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且已连续数月有余。于是有人认为:我国储蓄的增长目前已进入拐点,高增长时代即将过去。考虑到储蓄的重要作用,如果其增长模式和态势发生变化,势必对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带来显著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追问一句: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抹11.9万亿储蓄余额,逼近了2003年全面国内生产总值。对于经济发展依然需求资金支撑的中国而言,似乎可喜可贺。然而,需求约束下的“过剩”使得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乏力,投资和消费扩张的动力不足,却形成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或者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储蓄资金更进一步向过剩经济部门配置,最终造成资金效率损失。什么原因造成了居民储蓄欲望的加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199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持续高速增长,截止2002年12月底达到8.7万亿元;2003年1—2月份以超高速增长到10.03万亿元,同比增长18%。在当前失业率高、投资乏力、内需不足等问题的困扰下,适当抑制储蓄的过快增长,鼓励居民扩大消费,增加国内有效需求,已成为当前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但就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  相似文献   

4.
论储蓄增长同银行经营效益的关系庄金钊近几年,我国城乡储蓄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势头。1995年比上年增加8126.1亿元,余额接近3万亿元。广西农行去年储蓄存款比上年增加29.09亿元,增长27%。梧州市农行储蓄存款去年增额也比上年翻了一番,是农行恢复成立...  相似文献   

5.
方建兴 《浙江金融》2001,(11):15-15
2001年6月份以来,股票市场出现深幅调整,股票投资风险加大,储蓄存款成为居民的首选。中国人民银行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表明:城镇居民当期投资意愿明显减弱,银行储蓄增长较快。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提款购买股票最合算”的储户占0.5%,为2000年以来的储户占27.7%,为199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点。8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6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农村社员储蓄有了:较大的发展。拿江西省赣州地区来说,1980年社员储蓄一年的增长数,就超过了1966—1979年14年增长的总和。1981年储蓄继续稳步上升,增长数和余额又都超过了1980年,达到了历史的新水平。在目前的情况下,能不能使农村社员储蓄继续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农民当中还有无储蓄潜力?有一些什么潜力?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近年来社员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情况,作一些必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结构失衡日趋严重。对内看.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储蓄始终大于投资;对外看,表现为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收支失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  相似文献   

8.
1、外汇存款稳步增长,储蓄存款大幅上升。截止到2001年9月底止,湖北省金融机构可比口径外汇存款余额为196253万美元,比1998年底增加62223万美元,增长46.42%,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尤以外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迅猛,占外汇存款的比重大幅增加:从1998年的64595万美元,增加到2001年9月的121273万美元,增长幅度为53.26%;外币储蓄存款占外币存款的比重由1998年的34.28上升为2001年9月的61.79%。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外汇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在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条件下,人们传统的储蓄保值心理更加稳固,股市经营风险和各种利空刺激,促使外币储蓄存款回流。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经济现象-居民持高不下的储蓄率.图1是我国GDP增长率与储蓄增长率的比较情况,图中清晰的显示出居民的储蓄增长率几乎年年都大大高于GDP的增长率,大多数年份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率.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从1980年的399.5亿元增长到1984年的1214.7亿元,到1992年突破一万亿大关,之后便一路飙升,94年又突破2万亿元,到2000年达到64332.4亿元,截至2001年已经达到了73762.4亿元,短短的二十年间增长量将近350倍,速度惊人.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国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如此之快?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村金融》2005,(5):16-17
2002年4月起,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我省农行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世纪之星”教育储蓄竞赛活动。三年来,在省分行的组织推动下,全行上下加强领导、大力营销、强化服务、创新机制,不断将竞赛活动引向深入,教育储蓄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成为拉动储蓄存款增长的新亮点。2002年、2003年分别增长7.85亿元和19.79亿元,2004年1~8月增长17.35亿元,同比多增2.9亿元。尤其是去年9月份开展“教育储蓄营销年”活动以后,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帕加罗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影响一个地区的储蓄一投资转化率、资本产出率和总储蓄率等途径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利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西安地区1991-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显示:西安地区资本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西安经济增长.但目前仍存在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不畅、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资本的边际产出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通过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多种资本市场工具,提高西安地区的储蓄一投资转化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多层次投融资体系与灵活有效的投融资运行机制,对于推进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涛 《金融博览》2012,(17):14-15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以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缔造了诸多中国“奇迹”。然而.奇迹背后.是一条高污染、高消耗、高储蓄、高投资、高外贸依存、低消费,低保障、低法治、低效率和频过热的经济增长道路。这条增长之路不仅造成中国30多年来经济的大起大落,也成为当前经济结构问题复杂的主因。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迅猛增长,1987年比1986年增加835.7亿元,1988年比1987年增加728.2亿元,1989年比1988年增加1333.5亿元,到1990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7033.93亿元,比年初增加18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 一、1990年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特点 1.存款利息率对储蓄低弹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收入是决定储蓄的主要因素,几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储蓄成倍增长,1984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农民个人储蓄4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比1979年同期增长4.6倍。随着农村储蓄成倍地增长,有人提出疑问:农村储蓄这样增长,是否正常? 它是否影响消费? 甚至由于在思想上认为储蓄是待实现的购买力,好象“笼中虎”,一旦决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本房地产泡沫产生及其破裂的过程 1970年代,日本中央银行实行低贴现率等宽松的金融政策,居民住宅贷款额同比增长了1.3倍;为了获得价格高昂的住宅,居民不得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储蓄;土地抵押贷款迅速增长——高储蓄和高存贷比成为日本投资主导型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金融资产迅速膨胀,房地产价格与金融扩张  相似文献   

16.
对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内居民储蓄的高增长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乐观的态度认为10万亿元的居民储蓄表明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并且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有力保证;悲观则认为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认为畸形的储蓄高增长恰好暴露出经济结构的失衡。本分析了导致我国国内居民储蓄高增长的深层原因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系列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高储蓄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的储蓄率,高的储蓄投资转化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则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目前,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下,且改善时间较长的前提下,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是短期内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一个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个真实储蓄稀缺国? 中国是不是一个位居世界首位的高储蓄国家?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结论毋庸置疑:央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08.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由银行存款不难推断出,中国貌似高“储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储蓄存款增速,高的储蓄率,高的储蓄投资转化率,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高的储蓄率,低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则不利于经济的增长。目前,在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下,且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改善的前提下,降低储蓄率,扩大需求是短期内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一个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第一季度,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并出现了积极变化。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幅回升,现金回笼形势良好;企业存款增长强劲,居民储蓄出现较大反弹;贷款增长平稳,贷款结构调整明显,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