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超稠油热采周期短、作业频繁以及作业成本高等问题,研制了大直径重复坐封K331热采封隔器.它与保温热采一体管及杆式泵结合,实现了热采一次性管柱采油.与常规热采技术相比,在充分保证热采效果的基础上,超稠油油井应用该项技术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时率、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稠油、超稠油破乳困难的问题,在热化学脱水的基础上,引进超声波物理场提高破乳效率.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影响因素水平、最佳工艺参数,并在曙四联针对六区稠油进行了小规模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油藏工程原理推导出一种热采稠油开发早期注采特征曲线校正的新方法,可应用于开发早期超稠油油藏可采储量及采收率预测.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超稠油蒸汽吞吐开发存在生产周期短、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产量递减快的矛盾.通过分析超稠油油品特点、杜84块兴Ⅵ组油层的油藏特点及生产动态,发现蒸汽吞吐的直井已进入高轮次.生产效果差,吨油成本高,且直井井下技术状况差,可动用井数很少,直井蒸汽吞吐加热半径有限.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发现直井井间地带仍有大量剩余油存在,在井间部署加密水平井,采用直井与水平井组合式注汽,动用直井无法动用的储量,增加了区块可采储量,降低了区域综合递减速度,加速了直井与水平井形成热连通,为下步转入SAGD试验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以来,曙一区超稠油立足于蒸汽吞吐开发,"十五"以来老区递减加快,高轮低效、套管损坏、油层水侵、地层压力下降等诸多开发矛盾越来越突出,特油公司科技人员大胆实践、开拓进取、优化产能建设、优化注采方式,应用组合式吞吐改善高轮效果,扩大水平井吞吐规模、开展开发方式转换试验,开发技术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年产规模一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为了搞好超稠油开发,注重多专业协同,力求超稠油持续低成本开发.  相似文献   

6.
曙光油田稠油和超稠油由于频繁进行蒸汽吞吐开采,导致油井出砂严重,检泵周期短.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机械防砂手段--大通径防、冲砂一体管柱技术来防砂.该技术在原有机械筛管丢手防砂工艺管柱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可过防砂筛管实现冲砂到人工井底的结构.2007年该技术在现场试验应用了2井次,措施成功率为100%,累计增油352 m3,累计增液1 669 m3,实现了有效防砂、挡砂,并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7.
中厚层状超稠油油藏一般储量较大,但开发难度大,动用程度低.综合应用油藏地质及监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杜229块兴隆台油层平面与纵向上的动用规律.揭示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动用程度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超稠油开发效果提供了基础和方向.研究表明,亚临界锅炉注汽、层系互换、水平井加密、大注汽量集团注汽、一注多采等措施可有效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此次研究结果对于其它油田的中厚层稠油油藏开发也就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杜84断块超稠油直井随着吞吐周期的不断增加,周期吞吐效果变差.为提高采收率,在直井井间加密实施水平井,挖掘井间剩余油,采用周围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进行开采.在SAGD生产阶段,利用水平井井内下入毛细管与热电偶束的方法进行多点压力温度监测,同时监测水平段蒸汽腔内压力温度及蒸汽腔扩展范围,为周围直井注汽井选择及水平井生产动态参数调整,确保水平段蒸汽腔横向及纵向均匀扩展,最终实现重力泄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曙光超稠油油藏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原油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流动性差的特性,导致作业周期短、时间长、费用高、污染严重.为了缓解上述矛盾,几年来规模实施了氮气隔热一次管柱配套工艺,该工艺在节省作业费用、减少污染、提高油井生产时率等方面见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油区的超稠油油藏十分发育,油藏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又增加了其开发与评价的难度.油藏地球化学技术在超稠油油藏的解释与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根据超稠油油藏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解释方法(如专家评议法、含油饱和度法、最小二乘法等),将油藏地球化学解释与评价技术应用于超稠油油藏中,经过大量的实践,证实了油藏地球化学技术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