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劝平 《农家之友》2006,(9S):44-44
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一般都在天气变化后爆发,特别是雨后,因此,如何防治雨后虾病是养殖对虾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现将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虾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对广大虾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六、病虫害防治 青虾大面积集约化养殖的历史很短,加上其本身的抗病力较强,所以迄今尚未发现青虾幼虾和成虾大批死亡的现象。但在育苗阶段,青虾幼体常会因病引起大量死亡。与鱼病防治一样,青虾病虫害的防治,亦因坚持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发展迅猛,2004年我市养殖面积近3万亩。随着养虾业竞争日益加剧以及虾病危害加重,很多虾农在正常养殖季节出现了“产量增加,效益没有增加”艰难局面。冬季温棚养虾是我市养虾一大特色,也是虾农养殖效益较好的季节。在我市兑淡养殖开展较早的东泗、海澄等乡镇,  相似文献   

4.
<正>六、成虾养殖技术目前小龙虾成虾养殖主要采取的是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 成虾养殖是指将全长3-4厘米的幼虾,饲养成体重50克以上的商品食用虾的过程。目前,红螯螯虾的养殖方式,在国外主要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湖、库养殖和水槽、水道养殖四种。我国养殖红螯螫虾成虾的历史很短,养殖方式大多数采用池塘养殖。稻田、网箱、网围、水槽或水泥池等养殖方式极少采用。养殖类型有单养和混养两种。后者,只能  相似文献   

6.
<正>南美白对虾是我市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苗种种质退化及跨区流通等原因,在传统、单一模式的对虾养殖生产中,病害情况日趋严重,有些地方的虾病发病率甚至超过80%。而虾鳖混养作为一种节本高效的新型养殖模式,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池塘水体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一、池塘虾鳖生态混养的原理和优点1.南美白对虾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而中华鳖主要生活在池塘底层。虾鳖  相似文献   

7.
<正>天津市武清区现有渔业养殖水面92000亩,最近几年,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效益高,其养殖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但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虾病感染率加大且治愈率低。  相似文献   

8.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1976年由日本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广泛开展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使养殖业和种植业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稻田水、土、光、热等资源。养殖方式,有的采取单养;有的采取鱼、虾混养,或鱼、虾、蟹混养;有的在早稻后养虾,均获得了高产高效。1995年江苏省邳州市在连片的510亩稻田中养殖罗氏沼虾,每亩平均放养虾苗6000尾,经4个月饲养,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五、六月份是我国的多雨季节,又是对虾的养殖季节,也是虾最容易发病的季节,常见的有红体病、红腿病、白斑综合症、肌肉白浊病、烂鳃病、肠炎病、肝胰脏发白肿大等病;有时多种疾病同时并发。本文特谈谈雨季防治虾病的主要技术措施,供从业者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正>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种种非正常游池现象,如果识别和管理不当,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掌握对虾发生游池的原因和应对方法,对于防治虾病、夺取养虾高产高效十分必要。根据我地多年的养殖经验,现将造成对虾游池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对虾养殖模式是养虾业一直关心和探索的。最初纳潮式养殖,大排大灌,曾获得比较好的产量和效益,到了90年代初,全球性暴发性虾病(白斑病毒症)的出现,这种养殖模式成功率变得很低。后来,各种养殖模式相继出现,但仅有少数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南美白对虾是目前适应范围最广、适应能力最强、养殖最普遍的养殖品种。但是在每年的养殖过程中,不同的季节却出现不同的养殖效果。特别是在春夏和秋冬交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更容易爆发虾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目前正进入秋冬交接季节。为防止养殖对虾病害的爆发流行,根据笔者多年的体会,在秋冬季节养虾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克服南美白对虾不耐低温养殖的特点,在珠三角、闽南一带的广大养殖者开辟了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温棚养虾。温棚养虾是在水温较低已无法进行养殖的季节,进行温棚全封闭养虾的新型模式。一般温棚养虾的养殖成本比平时增加4~6元/kg,但虾的售价比平时高10~12元/kg,因此,温棚养虾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由于养殖环境日益恶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导致养殖过程虾病发生严重,养虾风险不断增大。为摸索淡水养虾新模式,降低对虾养殖病害风险,2012年我站在榜山镇上苑村新桥养殖场利用一口旧鳖池改造后进行南美白对虾与鳖混养试验,取得较好经济效益。鳖虾混养优点:立体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发展迅猛,规模很大,已成为东南地区“海虾淡养”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虾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兑淡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减少疾病发生,获取较高养殖收益,必须健康生态养虾。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域,近年来普遍发生传染性疾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给养殖者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桃拉病毒、黄头病毒、白斑综合症等传染性疾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期间的毁灭性虾病,为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头号大敌。为此,我们在近几年较大范围的虾病跟踪防治的基础上,对有效防治南美  相似文献   

17.
纵观各地池塘养殖的鱼、虾、蟹,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藻害发生,导致养殖品种中毒死亡。藻类品种繁多,其中多数是养殖品种容易消化吸收的,但也有致养殖品种罹患疾病的,这里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内陆水域养殖的品种绝大多数是鱼类,而虾的养殖品种不仅数量少(罗氏沼虾、日本沼虾、澳大利亚淡水龙虾等)且产量也低,仅就湖北省为例,每年的虾产量(主要靠天然捕捞)仅为三万多吨,这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为改变养殖品种结构和养殖格局,有必要进行“海虾淡养”。  相似文献   

19.
五、幼虾的培育 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大约在1cm左右,虽可直接放入水体养殖。但此时的幼虾由于个体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躲避敌害的能力弱,直接放入水体中养殖将影响幼虾的成活率,从而影响成虾的产量。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幼虾培育,将幼虾培育到3cm左右时,再放入成虾养殖水体中养殖,可有效地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和成虾的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20.
<正> 我镇地塘养殖罗氏沼虾已多年,近年来,随着稻田养殖的开发,我们在总结以往养殖罗氏沼虾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产量作了一些技术性改进。下面把我们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介绍给广大养殖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