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井生产过程中,难免出现结蜡、结盐以及泵因各种原因不正常,这时需要对泵及采油管柱进行清洗。在热洗过程中,洗井液会不同程度进入生产层,对地层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使产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永远不能恢复原有的产量。根据这种长期制约着生产的问题,通过研制一种管柱用泵管下入,丢手,打捞一趟管柱完成。  相似文献   

2.
齐40块莲花油层为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1998~2003年进行了蒸汽驱先导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生产井出现了套管气结晶现象,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不但油井产量和开井时率下降,而且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安全隐患和难度.针对该问题,采取掺稀油、定期放套压、热洗、油井自身洗井以及掺水等技术方法,成功解决了蒸汽驱生产井套管气结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茨榆坨西部油田油井出砂严重、普通泵生产检泵频繁、检泵周期短的问题,应用长柱塞耐砂泵,进行携砂采油,提高了泵效,延长了检泵周期;同时利用耐砂泵防砂能力强的优点,针对侧钻井存在开窗位置高、泵挂深度浅的问题,应用小直径耐砂泵,可加深泵挂至开窗位置以下,既提高了油井产量,又有效防止了卡泵现象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油井措施经济极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处于开采后期的油井来说,研究其经济极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那些生产成本高,产量又低的油井,就存在着一个何时关井的问题,关早了会损失一部分经济产量,关晚了又会产生一部分非经济产量。在油井的不断生产过程中,随着含水的上升和产量的递减总会出现投入产出相抵的情况。但当采取一定的增产措施后,油井产量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如果这部分增产量的收益大于措施费用,则增产措施还是有经济效益的。当产量再次出现递减且达到投人产出相抵时,可以考虑再次采取增产措施,若把措施费用看作一项再投资,那么油井一直生产到采取…  相似文献   

5.
头台油田于1994年4月开始注水开发,经历了初期高产、产量滑坡和产量稳定回升3个阶段。开发过程中,主要暴露出2个主要矛盾:一是油层裂缝比较发育,被裂缝沟通的油水井中,采油井很快暴性水淹;而未被裂缝沟通的油水井中,采油井注水受效差,产量递减快,95%以上的油井表现为严重供液不足。二是注入水在油层中的运动主要受裂缝控制,在较高注采比情况下,油井见效慢,单井产量低。由于以上两个主要矛盾,油田产量急剧下降。根据这一严重情况,在茂11井区开设了关闭高含水井沿裂缝线状注水试验,试验一年后,13口南北向油井平均单井产量由3.9dd上升到5.5dd,含水由13.9%降到6.4%,两年来,没有新出现高含水油井。  相似文献   

6.
美国休斯敦的德士古公司勘探和生产技术部,最新开发的木质素技术,用于油井注水开采后恢复和提高油井的原油产量。 传统上,当一地下储油层注水开发以后,产量下降,通常使用化学注水方法恢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深抽井管杆偏磨问题,对造成管杆偏磨的生产参数、泵挂深度、沉没度等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与解决方法,形成了深抽井综合防偏磨配套技术.经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有效地减少了偏磨引起的修井作业,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提高了深抽井的生产时率,增加了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8.
李建平 《经济师》2003,(11):286-286
油田从勘探到开发生产原油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的科学技术门类较多 ,而且投入资金大、风险也比较大 ,在合理原油价格下 ,投入资金的回报也比较高。对油田投入多少资金 ,可以产出多少原油量 ,难以用准确的数学关系式计算 ,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油田企业每年在已经开发的老油田内采油 ,其原油产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相对前一年的递减百分数 ,称之为自然递减率 ,本年度产出的原油量称之为自然产量 ;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 ,使老油井增加原油产量 ,当年形成的原油产量增量称之为措施产量 ;钻新油井当年所形成的原油产量称之为…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热洗清蜡造成的油层污染,对油井免热洗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运用油井免热洗生产技术,解决了油井的清防蜡问题,有效地替代了热洗清蜡方式,对改善低压低产区块油井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油田累计净现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油田开发资金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储量价值评估的油田开发规划模型,并采用乌兹别克斯坦安基延油田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将石油储量开发规划转化为一个多阶段的决策问题,分阶段对各子问题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油田开发各阶段的最佳井数;综合考虑规划期内欧佩克的目标价格区间和近三年国际油价的实际水平,通过随机函数确定原油价格,反映了原油价格变动的特点;根据油田的初始产量、加权平均自然递减率分别测算在规划期内未来投产油井的产量,真实地反映了油井产量逐年递减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