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他 一 玩玉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唯独他与众不同。譬如,他走进一家古玩店,看见兼作柜台用的玻璃橱内,摆着一块还不算次的玉,他想买,目的并不是收藏。当时还跟着他的伙伴儿,或许他们是三个人。卖玉的人要800元人民币,他不砍价,就付800块钱,把玉小心揣在怀里,这玉绝对不能丢,丢了便无以施展他玩玉的招数。他拿着玉走了,旋即又返回,怒目诘责:“你这玉不值那么多钱!”卖玉的不过是个从业人员,连忙道歉:“对不起,我给您退!”他无名火起:“你他妈的卖  相似文献   

2.
<正> 1995年,我种了二亩地红薯,中秋节前,我刨了一架子车去卖。由于我们有地理优势,长出来的红薯甜中带面,面中还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加上我管理得当,红薯长得个大光滑又鲜艳。县城市场上卖鲜薯的人多得很,但土质不同风味也就不同,丘陵沙地的风味最好!黑粘土地的最差。我看过卖老鼠药人用顺口溜的推销办法,自己也编了一套顺口溜。但第一次进入市场一时还张不开口。也有人偶尔问我红薯好吃不好吃,我连声说好吃。但人家不相信还是走了。眼看都大半天过去了,我的红薯还没动称,情急之中,我喊住一位转身要走的老汉:"老大哥,你过来,生意不成仁义在,我送你二斤拿回去,品尝品尝下集  相似文献   

3.
<正> 一天下午,我们的生活小区里忽然开进来一辆装满大米的汽车,原来是卖大米的。车上几个人用喇叭高声喊着:"优质东北新大米,刚刚到货,最低价格,欢迎购买。"不一会儿,叫卖声就吸引了许多人。人们看过大米后便问价格,结果都大失所望。因为价格并不便宜,和超市、粮店里卖的大米价格基本一样儿。有的人转身就走,有的人生气地向卖大米的人发泄着  相似文献   

4.
<正> 小冷是我的高中同学,卖了两年光盘,生意不好,后来开始经营服装。小冷卖服装和别人不一样,他性格率直,做事力求简练,因此,他走的是薄利多销的道路,从不向顾客要多大的"幌子",而是以接近底价的价格要价,顾客没有多大的还价余地,虽然起初生意不太好,但经过两年的努力,人们逐渐认同了他的经营风格,小冷的服装店逐渐红火起来,尤其是形成了一批固定的回头客,使他的小店即便在去年夏天淡季的时候依然保持着每月两三千元的纯利。而此时别的店面大多入不敷出,刨去各种  相似文献   

5.
从我上高小起,就认识了张桂花。那时,她还是一个扎辫子的少女,每天清晨在县城走街串巷提篮叫卖,每走十来步就吆喝一声“卖早点啊”。哥哥和我都爱吃油条,油条成了我们必备的早点。哥哥比我大5岁,买油条的任务自然是他的,买的日子长了,张桂花便将油条准点送达,生怕误了我们上学。那时,我和哥哥都称呼她“卖油条的”。从哥哥嘴里,我知道她是3公里外的城郊人,家里穷,上初一时就辍学了。从我上初中起,哥哥把买油条的任务交给了我。卖油条的少女也由步行叫卖改为骑自行车叫卖。我发现她口齿伶俐动作利索,来去匆匆,有时同屋内走…  相似文献   

6.
农民卖了粮拿不到钱,教师教了书领不到工资,领到的欠条俗称“白条子”;邮政部门邮递的汇款单不能及时兑取现金俗称“绿条子”。而时下,社会上又出现了另一种比“白条子”鲜艳,比“绿条子”高档的“条子”,有人称之为“红条子”。“红条子”到底是什么?别忙,且先听我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前不久,一位同学愁眉苦脸地来找我求助,一是借给他二百元钱,二是拿着这二百元钱去代他走一户人家。当时,我心里直纳闷,这天底下哪还有请人走人家的?我赶紧追问他,那知这一问竟问出了一肚子苦水。原来,这一天他有两户人家要走,而且都在晚上。…  相似文献   

7.
<正> 谁能想到,35岁以前,他曾干过40个不同行当,却一事无成。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被看好,而且背了一身债务几乎走投无路的人,竟然能够在短短3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至今还保持着销售昂贵商品的空前纪录——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他究竟靠什么创造这个奇迹呢?见人就撒名片没人不知我卖啥乔·吉拉德有一个习惯:只要碰到一个人,他马上会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商店。他认为生意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江南北的超市、商场,只要有卖小菜的地方,就能看到醒目的红黄相间一只碟子一双筷子的“小菜一碟”商标。卖榨菜中尝到甜头1989年,在南京大兴码头部队招待所,胡小平(210036南京市定淮门大街11号商会大厦A栋2304南京云露调味品有限公司025-86222811)认识了一位卖榨菜的涪陵人,两人谈得很投机。胡小平问:“这榨菜怎么卖?”涪陵人说:“榨菜按每斤四角五分,每坛40公斤左右。”胡小平立即跑到惠民桥市场了解行情,他看到一位老太太在卖榨菜,就问:“榨菜多少钱一斤?”“七毛。”胡小平又问:“您这一天大概能卖多少?”“卖不好只能卖一坛,卖得好能卖两坛。”胡小平心里飞快地盘算。“他给我四毛五,我卖七毛,每斤赚两毛五,一坛40公斤,能赚20元,如果能卖两坛……太好了!”说干就干,胡小平第二天早上就用自行车驮了坛榨菜,在农贸市场卖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卖掉了半坛。一位客人问:“便宜点,我买一坛,我是开面条馆的”。胡小平听说买一坛,想了想说:“六毛。不能再低了,我这是正宗的涪陵榨菜。”“好,明天你送一坛来。”这笔买卖,胡小平一下子就赚12元钱。  相似文献   

9.
<正> 早就听人说,生意场上无父子,再亲再熟的人也要斤斤计较。我总以为,说归说,真到了生意头上,熟人间做买卖可靠性要比陌生人强些。但不久前一次卖辣椒的事叫我改变了想法。邻居王大叔跑辣椒运销已好几年了,我也偶尔听说他做生意惯于压价玩秤秆。但我不信这个邪,总想着左邻右舍的,谁跟谁,况且他和俺大婶的婚事还是俺老爹牵的红线。几年来,俺老爹还做媒给他姑家老表和外甥办了婚事。他盖房子时,俺一家老小出力操心  相似文献   

10.
<正> 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嫌货才是买货人》中写到,一次到市场买水果,在一个熟识的水果小摊贩前遇到了一位难缠的客人。这位客人拿起水果左看右看,说:"这水果这么烂,一斤也要卖50元吗?"小贩说:"我这水果不错的,不然你去别家比较比较。"一斤40元,不然我不买,"客人回答道。小贩还是微笑着说:"先生,我一斤卖你40元,对刚刚向我买的人怎么交代呢?"可是你的水果这么烂。"不会的,如果是很完美的,一斤可能要卖100元了,"小贩依然微笑着,而且保持得和第一次的微笑一样亲切。  相似文献   

11.
兄弟,别跑!     
我是一名驻镇的工商干部。由于小镇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镇上的个体户大多是本地人,流动商贩很少。只有到了农闲季节,才零星来一些挑担子走家串户的外地人做点小买卖。去年9月的一天中午,一位熟人告诉我说,信用社里有人在卖门铃,你买不买?我跟着他走过去,看见一名男子正同信用社的女职工讨价还价。我笑着问他有什么东西,他一样一样地拿给我看,有电子计算器、门铃和珍珠项链等等。他问我要不要,我笑了笑,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本县东坪的。我说,口音不像啊,到我们那里报个到吧!信用社的职员告诉他,我是工商所的。他有些紧张了…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营销经营版》连续报道了我的经历和创富过程,有很多读者给我打电话,也有不少人来到我这里学习。我很容易和这些读者产生共鸣,可能因为大家都身处草根阶层,都体会过生活的艰辛和压力。我小时家穷,缺衣少食,3岁时,母亲扔下我们父子3个走了。8岁开始卖冰棍,走7里地去进货,再走4里地到矿上去卖,一根冰棍赚2分钱,每次只能进30根,一天最多挣三四毛钱。12岁,我开始搬砖。一车砖3000块,挣2元钱。扬场、割麦的力气活儿,我都开始干了。初中毕业,我开始到煤矿挖煤。干了几个  相似文献   

13.
<正> 去年,我家种的两亩苹果挂果了,眼看着满树的累累苹果,着实让人高兴。但到了卖果子时,我才发现紧邻的五六家果园也开卖了,而且人家的果子个头大成色好,而我家的比起来则逊色多了。由于我家住在西(安)一宝(鸡)南线边,当地大力发展果园,尽管交通方便,过往客户多,但果园也多,所以买主们选择范围很大,也很挑剔。一、混等价格低同行死守我销得快第一天,我和别的园主一样在自家园地边摆摊卖,一天才卖了三十多斤,眼看着越来越多的果园开园了,我心里很急,自己的苹果跟人家的没法比,照这样卖下去,根本就卖不出多少,而且苹果越来越多。这天,来了几个四川的果商,开  相似文献   

14.
笑一笑     
《光彩》2005,(7)
中国人的“小聪明”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还有一个中国人走在大沙漠中。走着走着看到一个瓶子,打开瓶塞后飘出来一个人,那个人说:我是神仙,我能满足你们每个人三个愿望!美国人第一个抢着说:我第一个愿望是要很多的钱。神仙说:这个简单,满足你!说说第二个愿望吧。美国人说:我还要很多的钱!神仙满足他的愿望后,美国人又说了他的第三个愿望:把我弄回家。神仙说:没问题。于是美国人带着很多的钱回了美国。神仙又问法国人。法国人说:我要美女!神仙给了他美女。法国人又说:我还要美女!神仙也满足了他,给了他美女。法国人最后说:把我送回法国。神…  相似文献   

15.
特许趣事     
《连锁与特许》2005,(8):8-9
专业顾门口一位专业财务顾问拿到新印名片,气急败坏地找厂商抗议:“我的名片印成了‘专业顾门’,少了一个口,请更正!”隔了数日,收到更正后的名片。上面职务头衔印着“专业顾门口”。卖豆腐将豆子制作成豆腐,卖豆腐;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就卖豆腐干;如果不小心做稀了,就改卖豆腐花;如果实在太稀了,就改卖豆浆;如果豆浆再滞销,就放几天,改卖臭豆腐;如果还卖不动,就让它彻底发霉长毛,制成豆腐乳卖。没被侮辱一位新推销员在一位老推销员面前诉苦:“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受人侮辱。”“那太糟糕了。”老推销员深表同情,“我没有体验过那种情况,在…  相似文献   

16.
在陈县,提起老鼠刘,知道的人很多,不知道的人很少。老鼠刘才三十出头,可卖老鼠药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老鼠刘卖老鼠药有个绝招,他吆喝得好:我的老鼠药就是好,闻名五湖和四海;大老鼠吃了蹦三蹦,双脚一蹬见阎王;小老鼠吃了学跳舞,左转右转脑溢血;公老鼠吃了就发情,欲火难忍跳了海  相似文献   

17.
<正>1.打铁还需自身硬这辈子,姚长领没少吃苦。他是河南商丘人,出生的时候赶上3年自然灾害,父母靠种地养活他们6个兄妹,一年全家就能吃上5斤棉籽油。1980年,他高中毕业,看到科技报上说养长毛兔赚钱,他瞒着父亲,卖了家里的一头猪,跑到漯河,到那都半夜了,舍不得住店,走了15公里,走到天亮到了一家养兔场。他花  相似文献   

18.
海明 《中国拍卖》2009,(6):76-77
看到一个人的自行车轱辘上有一个别致的拉铃,他追着老远花50元买下了自行车,一转身解下铃铛,又把车子40元卖掉;看中一个卖牛奶的人吆喝用的摇铃,一番软磨硬泡,铃铛落到了他的手中。请听铃铛背后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正千方百计地找煤呢,卖煤的自己找上门来了。华阳物业公司老总张洪全高兴得不得了,拍着自称是鑫汇经贸公司的业务员沈宗平的肩膀说:“中午别走了,我来安排!”和其他卖煤的人不同,沈宗平很谦虚,这给张洪全的印象特别好:这才是干大事的人。酒席上,沈宗平对张洪全说:“张总,  相似文献   

20.
街市     
路面是磨光了已没有棱角的明清时的青石板,店铺还大多是明清时青黑的小瓦、翘起的飞檐。这是历史无意中留下来的,无意中留下来,它却成了城中的城、市中的市。我每天上下班,便要穿过这个街市。每天在这样的街市里穿行,就像一位摄影师用高科技的手段把现代的人和物放进了“清明上河图”中。我看不清我自己的面目,但我分明地感觉着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的街市,这是我心里的街市。我走在自己的街市里,我看着街市上陈列着的一切,心里有了一种满满的充实感。卖菜的、卖肉的、卖米的、卖面的、做衣服的、烙大饼的、摊煎饼的、理发的、修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