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读者来信     
尊敬的编辑同志:读了改版后的《湖南经济》,着实令人兴奋,真正感受到了邓社长那“变与不变”的深刻内涵之所在。跟以前相比,刊物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语句上更加精练简洁,一句话,《湖南经济》更加贴近读者,更加吸引读者。这一切改变,也充分体现了杂志社各位编辑为之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以前爱读《江苏经济》,现在有了改版后的《湖南经济》,有了自己家乡的“品牌”,作为一名湖南读者,怎能不为之高兴呢?真诚希望刊物越办越好,让读者从《湖南经济》更多地了解湖南,让湖南从《湖南经济》走向世界。娄底市周向红  相似文献   

2.
《湖南经济》创刊20年了。20年,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于一份杂志来说,20个春夏秋冬决不是一个短暂的历程。20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滚滚春潮,《湖南经济研究》(《湖南经济》的前身)应运而生。她将“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摇旗呐喊,出谋献策”写在自己的发刊词上,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办刊宗旨和追求目标。20年来,《湖南经济》的社长总编换了一任又一任,杂志社的编辑记者换了一批又一批,杂志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湖南经济》为湖南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而且…  相似文献   

3.
朱海军 《东宇经纬》2000,(11):24-25,29
此真实课堂有两层含义,一来这是作者课堂教学的真实记录,二来这是和作者的“虚拟课堂”相对而言。作者正是受自己的“真实课堂”的启发,创作了《朱海军虚拟课堂》——作者相信它能成为与“郑渊洁童话”并列的青少年读物。正当“虚拟课堂”在网上连载并好评如潮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朱先生于2000年9月11日因心脏病猝死于深圳的寓所,年仅33岁。此文根据作者发表在网上的《“朱海军虚拟课堂”正式开课启事》和《我这样当老师》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4.
我与《湖南经济》结缘纯属偶然。那是一九九七年底,我刚调经济主管部门工作后不久到广州出差,在一个朋友家里第一次看到了《湖南经济》月刊,或许是在异域他乡看到本省刊物的亲切感,或许是长期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初入经济主管部门对经济刊物的新鲜感,或许是两者兼而有之,我好奇地把书上的所有文章都浏览了一遍,迅速被刊物所发文章强烈吸引、深深折服,颇有相见恨晚的感受。也就是从这开始,我每年都订阅了一份《湖南经济》,做到每期必看、每篇必读,有些重点篇目不厌其烦读过多次,并把多年的《湖南经济》收藏在书柜里,简直达到了…  相似文献   

5.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孕育经济奇葩的春天里,《湖南经济》一直是我们吸收养分、增长知识、交流思想、开拓视野的园地。清新的文风,多彩的版面,丰富的内容,新颖的栏目,活泼的编排,精美的印刷,使我想起杜甫咏春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湖南经济》创刊20周年之际,我不禁深深思念起那夏煎酷暑、冬熬寒霜、日履山水、夜伴孤灯的采编将士,是他们用“三贴近”的崇高职业精神和满腔热血,为湖南经济大厦的崛起垫上一块块基石。“你为什么总是噙着泪水?因为你对这片热土充满深情。”二十年风雨沧桑,…  相似文献   

6.
岁月流金,恍若白驹过隙。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湖南经济》在创刊的第20个年头里两度改版。朋友要问这是为何?在这里姑且借用吉乌西坡·马志尼的话说“莫在祖先的帐中沉睡,世界在前进,要与它一起前进。”新一期的《湖南经济》是我们与湖南卫视新闻中心联手打造的,她带着厚重、责任与你牵手,但愿能与朋友们一道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节拍共同前行。顾炎武说:“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前辈斯言,告诫我们肩负的责任之重。《湖南经济》是省政府的综合性经济月刊,为湖南经济的发展鼓呼,推波助澜,担…  相似文献   

7.
张燕飞 《魅力中国》2013,(25):57-57
《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是一部专论山水画创作的著作,作者石涛是清初有名的画家与绘画理论家。画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革新精神,挑战了清初被称为“正统”的“四王”程式化的绘画主张。《画语录》中,作者肯定了“我”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即作画者的内心,强调发挥作为绘画主体的画家的主观能动作用。本文主要就这一观点做一系列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由湖南省人才研究会、湖南省委组织部研究室、省人事厅政研室、《湖南经济》编辑部、《人事与人才》编辑部等单位主办的“搞活人才流动,振兴湖南经济”征文活动,历时一年,受到省内外广大热心者的热烈关注和响应.在收到的大量征文中,集中研究了人才流动与经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湖南经济》编委会.我想讲两个意思:一是为什么要成立这个编委会,二是编委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湖南经济》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编委会,并请各地州市政府秘书长担任编委呢?我想主要的理由是:《湖南经济》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的综合性经济月刊。既然是省政府的刊物,请各地州市政府秘书长担任编委就理所当然,义不容辞了。《湖南经济》月刊创办于1983年12月,是当时的省长刘正同志亲自提议的,刘正同志还写了热忱洋溢的发刊词。当时由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和省社科院联合主办。当时的刊名叫《湖南经济研究》。邦柱…  相似文献   

10.
“您好,是李记者吗?我看到您的稿子说有口罩厂需要买熔喷布,我这里有货,能帮忙问问对方吗?”只因为此前的一篇稿件中提到湖南某口罩企业主说“最缺的就是熔喷布,根本买不到,现在是只要有货,不管什么价钱,我都要”,《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最近接到不少这样的咨询电话。(详见《中国经济周刊》全媒体4月11日报道《民营口罩工厂主:从年年亏损到行情火爆但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11.
作为密切跟踪湖南发展、常驻湖南十五年的一名新闻工作者,前不久,记者参加了新华社财政调研小分队,到广西、湖南、浙江三地采访。后来又参加了《半月谈》在广西举办的报道研讨会。在广西,在浙江,紧张的采访和会议之余,我特别留意这些省区的发展,收获了很多新鲜的见闻,并且总是不由自主把湖南联系在一起与之对比,以至于这才发觉自己的“湖南情结”原来这么重!  相似文献   

12.
周时昌副省长说:《湖南经济》是省政府指导改革与发展的综合性经济月刊、全国的优秀改革刊物、湖南省优秀理论刊物,是一份办得非常好的刊物,在全国颇有影响。各级政府要支持《湖南经济》的工作,努力搞好《湖南经济》的发行工作。周副省长是在’95湖南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湖南经济》工作会上说这番话的。  相似文献   

13.
挑战难题(主编的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际政治的研究者,也作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主编,我对那些敢于挑战难题的来稿,始终情有独钟且抱有敬意。从编者角度出发,我在此试列举自己感受到的若干“难题”,向潜在的作者约稿:难题一:当代中国崛起的过程,如何向世界证明,它将摆脱国际关系史上列强恶性竞争带来地区冲  相似文献   

14.
“普马的案子我知道判了,可是我几乎没有精力再去过问这件事了。”北京好望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郭绍庆在电话里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普马欠我们的210万在两年半以前就已经判决我们胜诉,但我们至今也没拿回来一分钱。”  相似文献   

15.
接受作者的委托为《柴达木开发史》一书作前言,我内心是深感惶恐的。但作为一个柴达木人是很愿意借此一隅说几句话的。一《柴达木开发史》为我们展开了一页页壮阔的历史画面,记载了“聚宝盆”柴达木悠久的开发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将姚洋同志《小农与效率——评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的文稿复印件寄给我。附言说,编辑部拟刊用该文,发表前征求我的意见。作为被批评的《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一书的作者,在品读姚文之后,我忽然产生了许多感想和感叹,于是...  相似文献   

17.
一本“泄露了蒙牛90%的机密”的书,一本试图“记真事,写真理”的书,难怪会受到读者的热捧,也难怪蒙牛当家人牛根生会有“五个不同意”本文是《蒙牛内幕》的作者之一张治国先生就《蒙牛内幕》出版的前前后后写给本刊的一篇专稿。  相似文献   

18.
《湖南经济》1998年度通联发行工作会议9月8日在长沙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省各地、州、市、县政府办、体改委(办)、经研室的负责同志共百余人。副省长唐之享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出席会议并讲话的还有《湖南经济》编委会主任邹育文、《湖南经济》编委会副主任谢光球、《湖南经济》总编辑杨运煌。会议开行生动活泼,反映良好。唐之享副省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湖南经济》对推动全省的改革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他说,《湖南经济》是省政府指导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经济月刊,创刊14年来,紧紧围绕湖南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特别是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第 6期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发表了冯昭奎先生的一篇短文《实话实说 <世界经济与政治>》。身为一名在校学子的我很想提些不同看法与冯先生交流。《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到底该如何定位 ?冯先生希望杂志应“为高水平的‘多产作者’提供更多、更自由、更充分、不受限制的发表空间” ,简言之 ,就是向名家倾斜。我认为 ,该杂志作为国内政治学界的学术精品 ,应本着高标准严要求 ,为广大青年学子开辟一个出彩的舞台。杂志铺的面宽一点 ,可以听到更丰富的观点 ,即使是某位名家专长的研究领域 ,多听听一些无名新人的尚显稚嫩的见解又有…  相似文献   

20.
我与杨悦浦     
龙口人王树枫是《战斗英雄任常伦》连环画的作者,招远籍的杨悦浦是国内著名的美术评论家。二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留下一段佳话。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年春天,我有事去挚友宋学俊家,在他的客厅里看到一幅书法作品,不到2平方尺的小斗方内写了“花枝俏”3个字。书体为行书,章法奇特别致,一下子震住了我:“在哪搞到的?”“看好了?送给你。”宋学俊笑了笑说:“这是中国美协的杨悦浦先生给我写的。”我从不接受朋友割爱所赠的礼品,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