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土地制度尤其是地权分配体系是形塑农业税收制度演进及其内部构造的基本要素。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从地权保护出发,不仅通过征税实现地权的保护,同时通过对课税对象的选择、纳税主体的确立以及计税标准的设计,有效地将地权持有、地权收益、地权交易等环节纳入征税范围,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均衡的地权型税收体系,基本实现了不同层次之地权享有者的合理公平负担,是中国农业税制史上的一大革命。  相似文献   

2.
叶显恩  周兆晴 《珠江经济》2007,194(10):74-80
本文根据契约文书并参照有关历史文献,论述珠三角地权转移过程中受到宗族的种种干预,土地买卖趋向宗族间进行;地权的分化和卖而不断,直接影响地权的完整占有,并指出土地所有权的不完整性是古代东方部落共同体土地所有制形态的遗影,也是农业商业化不能跨上更高台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6月9日,"土地产权的传统形态及理论启示——清华北大南开社科院经济史沙龙"在清华大学举行。李伯重在开幕辞中指出,土地产权制度是农业经济的根本,是近代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也是当代经济改革的重大课题,就这一课题展开跨学科对话意义重大。传统中国地权形态较之当代发育更为充分,表现更为多样化,具有理论拓展空间。龙登高从所有者形式、土地权利层次和地权交易手段等多维度考察建立解释框架,论述了法人产权、占有权的历史表现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契约文书并参照有关历史文献,论述珠三角地权转移过程中受到宗族的种种干预,土地买卖趋向宗族间进行;地权的分化和卖而不断,直接影响地权的完整占有,并指出土地所有权的不完整性是古代东方部落共同体土地所有制形态的遗影,也是农业商业化不能跨上更高台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农地产权虚置是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它表现在城乡地权主体二元分隔转化导致农民地权利益宏观面虚化,集体地权主体多元难确造成农民土地利益横向面分割,地权边界模糊与被规模化股份虚设导致农民地权利益流失.农地产权虚置产生缘由纠结而又复杂,解决农地产权虚置面临着农地确权给谁的认识障碍、确地依据标准的认定障碍、不敢充分赋权的思想障碍和政府土地行政难以政策转型等障碍.突破这些障碍必须从清晰确权与科学确地实现地权主体及其权利实置、以市场价值合理确利实现农民地权利益实置、以有效权证与必要程序保障地权形式实置和政府有效干预实现地权市场管理实置来寻求政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土改结束后到集体化高潮前,土地买卖和租佃等地权交易形式仍然继续存在下来并有所发展。当时农村地权流转主要发生在普通劳动群众之间,且多数属于调剂劳力、调剂生产的性质。当然,有极少数农民因买入、出租土地而上升为新富农,也有部分农民逐渐甚至是完全失去土地。但只要存在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这种现象就不可避免,不能因此否定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的资源配置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世中国地权具有多层次的权益与功能,相互关联,彼此促进。最基本的是耕作权,在流动与交易中实现土地与劳动力的动态结合,租佃制就是其中一项以未来劳动收入或土地收益贴现的农地租赁制度。其次是土地增值权益,由于未来收益具备产权保障与激励,并可通过交易而变现,从而促进了人们对土地的投资。再次,以土地为中介的多样化交易形式具有跨期调剂的金融功能,满足了农民的融通需求,在一些交易中还萌生了推动地权交易的票据化现象。地权明晰促进土地流动;地权形态的多层次性促进其可交易性;多样化交易形式又推动地权与生产要素的动态组合,从而提高土地产出与经济效率。也因此,土地在流动与资源配置中增进了产权所有者的各种权益与财产的安全性,并提供多样化选择。由于农地的权能是多层次的,并事关过去和未来的长时期分配,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界定的地权及其收益分配,土地的流转与交易就会出现障碍而受阻。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1我国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这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现已暴露出诸多弊端.特别是缺乏相应的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制度。因此.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是提升我国农业综合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土改结束后到集体化高潮前,土地买卖和租佃等地权交易形式仍然继续存在下来并有所发展。当时农村地权流转主要发生在普通劳动群众之间,且多数属于调剂劳力、调剂生产的性质。当然,有极少数农民因买入、出租土地而上升为新富农,也有部分农民逐渐甚至是完全失去土地。但只要存在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这种现象就不可避免,不能因此否定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的资源配置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近世中国地权具有多层次的权益与功能,相互关联,彼此促进。最基本的是耕作权,在流动与交易中实现土地与劳动力的动态结合,租佃制就是其中一项以未来劳动收入或土地收益贴现的农地租赁制度。其次是土地增值权益,由于未来收益具备产权保障与激励,并可通过交易而变现,从而促进了人们对土地的投资。再次,以土地为中介的多样化交易形式具有跨期调剂的金融功能,满足了农民的融通需求,在一些交易中还萌生了推动地权交易的票据化现象。地权明晰促进土地流动;地权形态的多层次性促进其可交易性;多样化交易形式又推动地权与生产要素的动态组合,从而提高土地产出与经济效率。也因此,土地在流动与资源配置中增进了产权所有者的各种权益与财产的安全性,并提供多样化选择。由于农地的权能是多层次的,并事关过去和未来的长时期分配,因此,如果没有明确界定的地权及其收益分配,土地的流转与交易就会出现障碍而受阻。  相似文献   

11.
Under the “separation of three rights” policy, the impact of security of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mediation effect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888 family farms run by new‐type agricultural operators from Songjiang to identify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security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rough long‐term inves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greater security of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generally increas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pproximately 37.94 percent of the impact could be explained by long‐term investment.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exists in the effect of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security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various levels of the family farms’ efficiency distribut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government should legalize land operational rights and give them a status equal to those of households’ contractual rights and land ownership rights in China's future land tenure reform.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of culture in encouraging the diffusion of co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at can be related to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rural sector and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for farmers. The results of the 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 (ZINB) pooled regressions show that trust and religion we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the diffusion of cooperatives among farmers in western countries. Results of the logit portion of these regressions suggest that the density of productio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ooperation and that cooperation decreased where higher inequality in land distribution predominated.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农业经济组织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鹏  向龙斌  姜涛 《乡镇经济》2008,24(9):97-100
文章对当前代表性的几种农业经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建设新农村要立足于发展种养殖业,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构建新农村经济组织,实现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合约理论的多重境界与现实演绎:粤省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必良 《改革》2012,(5):66-82
通过东进公司的土地承租案例,说明一项不稳定的合约是如何得以存在并延续的。为什么选择了一项不稳定的合约;为什么不改变合约本身,而是选择了维护原有合约的治理方式?东进公司的创新性试验就是:以合约匹配合约、以合约治理合约。文章发现以"边缘合约"维护"核心合约"的两种形式;厘清了要素合约与商品合约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了东进案例对我国农业的组织化创新及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机制所具有的宏观含义。  相似文献   

15.
张梦玲  童婷  陈昭玖 《南方经济》2023,42(1):135-152
从服务分工视角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与农户行为的市场约束,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旨在寻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文章利用江西省9个县(市、区)34个村645个水稻种植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农业绿色生产率,同时采用Tobit模型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农户土地禀赋下的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地块规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均值为0.48,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伴随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的加深,即采纳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生产环节越多,农户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越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和地块规模的扩大,能够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而土地细碎化程度则会抑制这种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施肥服务和病虫害防治服务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的关键环节;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诱导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率提升。据此,基于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应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与完善、引导农户开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注重农户...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高阳县与四川省南充市农地流转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河北省高阳县和四川省南充市为例分析南北方农地流转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北方传统粮食产区农地经营效益相对较低,不容易流转,农户容易出现兼业化现象;南方地区农作物大多以园地作物为主,由于产品赢利空间较大,农地易实现流转,同时,农地流转本身又带动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结  相似文献   

17.
Food aid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olicies can create incentives/disincentives in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disincentive effects of both food aid and some 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Malawi.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of food aid on the proportion of land allocated to cereal crops and the interplay of both food aid and other 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creating disincentive effects.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logit transformation regression. It was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disincentive effects of food aid, agricultural policies including price controls and sustained reliance on imported cereals were also undermining incentives to sustain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refore, both food aid and agricultural price policies need to be aligned to farmers' incentives to optimcally allocate land to foo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循环农业发展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综合管理。文章根据作者为有关县市编制循环农业规划的调查与思考,主要就循环农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构建,并系统地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小龙  谷宇 《科技和产业》2023,23(14):147-15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措施,农业生产托管正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最有效途径。探究农业生产托管中组织关系的演化及动力机制可以对农业生产托管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好地推进农业生产托管,为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托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2006—2020年中国4个代表性城市的农业“三率”数据特征及其变动趋势,通过分析面板数据,对京沪津渝进行都市型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研究,实证验证一产增加值的各个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农用水资源利用率和资金利用率对土地产出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一产从业人数、农林水财政支出总额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对一产增加值有显著影响,其中一产从业人数为负向影响;农用能源利用率对土地产出率影响不显著,农业水资源消耗总量和一产耗能总量对一产增加值影响不显著。京沪津渝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业机械推广使用程度较低,应提高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并为农业机械提供配套教学服务,以此来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