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椿树街”系列的“街头少年”是苏童小说的三种题材类型中颇有特色的一种。出生于六十年代的苏童怎样把历史变成素材,把记忆编成故事,怎样把缅怀童年的感情融入到他特有的虚构手法中去?通过研读这类小说题材,认为应把整体的历史环境和作家的个体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苏童“街头少年”小说的创作动力:记忆的延伸和虚构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张纯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183-184
作为马克·吐温的传世之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少年成长小说。旨在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放在成长小说这一领域来研究,从哈克在和杰姆逃亡旅途中不断成熟长大的角度出发。对哈克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进行分析。通过对哈克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分析,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作为马克·吐温的传世之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少年成长小说.旨在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放在成长小说这一领域来研究,从哈克在和杰姆逃亡旅途中不断成熟长大的角度出发.对哈克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进行分析.通过对哈克成长过程中影响其成长的人物分析,反映了哈克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詹姆斯在短篇小说《赝品》中采用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使其对平常事物的表现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使小说留下很多空白;他把小说中其他人物意识纳入中心意识之中,透过中心意识揭示了其他人物内在的心理变化,达到了新鲜的审美效果;提线人物的运用也体现了作者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5.
纳丁·戈迪默作为帝国流散者,在《朱利的族人》中刻画了白人斯梅尔斯一家因南非内战而被迫逃亡的经历。这部作品多被人们从白人中心主义的消解角度进行阐释,关注人物身份和权力的置换。而从“流放”角度解读作品中人物经历的地域位移和文化错置,一方面旨在揭示南非种族融合的巨大困难,自由主义的虚伪;另一方面对小说中“家园”的失落和重建的探讨也体现了作者对建立以多元文化为特征的新南非家园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张艺谋确实是个“鬼才”,导演的影片部部都弄得挺“火”。他的成功究竟更多地在于他自身的艺术才华还是在于原作?从他的4部知名影片来看(《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菊豆》改编自刘恒《伏羲伏羲》,《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妻妾成群》,《秋菊打官司》改编自陈源斌《万家诉讼》),原作固然优秀,但电影改动很大,除故事主线外几乎都脱离了原著,人物个性与情节发展都自成一体,都具有张艺谋本人独特的审美个性(红色主调)及价值取向特征(强烈的反封建专制意识)。  相似文献   

7.
红楼人物历来就是读者和评论家们关注的对象,但对小说中的嬷嬷们,研究者却较少涉猎。在《红楼梦》的女性世界中,嬷嬷是一个别有意义的群体,她们地位特殊,阅历丰富,精于算计,惟利是命,其审美价值在于她们的形象既揭示了这类人物独特的生命内涵,丰富了我国古代小说人物宝库,又是全书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记录了魏晋士人的趣闻逸事,是魏晋风度的真实写照。《世说新语》集中体现了士人们的自由精神、价值观念和才学智慧。魏晋时期政治混乱,但士人们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在自然山水中体悟人生和品题人物,其品题之风对中国美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小说《虹》中的两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的小说《虹》被公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文章以这部作品中布朗温家族三代人的爱情线索为基础,分析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劳伦斯式的两性观及爱情观。首先,在两性关系中,劳伦斯赋予性爱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他崇尚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提倡男人和女人都要保留自己的特异性。小说通过人物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探索,寻找着人与人交往以及人与社会相处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家,鲁迅用深髓的眼光和犀利的笔触对他关联的那个时代做了素描。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就是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凝结。遍读小说,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曲曲血泪的诉歌。显示了高超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从鲁迅小说作品出发,探讨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内涵,分析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1.
想象是对生活的一种解读。赵树理“问题小说”揭示了现实的矛盾,又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找“问题”的答案。他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那些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和掌握政治权力的人物身上,他们享有一定的话语权,他又往往事先赋予正面人物一定的话语权。这在反映农村妇女命运的“问题小说”中尤为明显。然而,现实矛盾与想象世界并不总是和谐统一的,在想象的世界里去解决现实问题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2.
写给2013     
先人一步,掌握未来趋势,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在2013年新春到来之际,特别给读者们奉上对产业经济与商业模式的“预言”  相似文献   

13.
肖洛霍夫是一名对生命极为敏感的作家,他把自己特殊的生命体验融入小说创作中,展示了顿河哥萨克式样各别的生命形态,并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在对现实的思索和追寻中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激情的张扬、对生命悲剧的感伤以及生命归宿的营建等生命意识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使其充满着对生命的热切关怀。  相似文献   

14.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的名著。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上帝写了这本书”,斯陀夫人赋予小说以浓厚的宗教色彩。通过从宗教的角度,分析汤姆叔叔的遭遇,可以看出要废除罪恶的奴隶制度,基督教的力量是有限的,并结合小说中另一条平行线,既乔治·哈里斯一家的逃亡经历,得出结论:受压迫的民族只有起来反抗才能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15.
人物话语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在呈现人物语言和思想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多种不同的引语形式。居斯达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在小说表现技巧和创作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意识,构成其作品现代性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通过法语中四种引语的形式和作用,表现福楼拜在转述人物话语时所采取的丰富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从说话人的话语意图和听话人的话语回应两个角度定量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话语。从而进一步揭示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情感及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17.
D.H.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是西方文学中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是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现存秩序充满了矛盾的一生。《儿子与情人》是他的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他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英国自然,社会、人性、家庭及两性关系。异化主题贯穿了整篇小说。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特别逼真,人物特别丰满,栩栩如生。综观这些环境,人物以及家庭关系,两性关系的异化,我们可以领悟劳伦斯在小说中传递的信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是在对暴力与死亡极端的书写中凸显出来的,暴力作为人性恶的最好的载体,在余华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余华小说也使我们从血淋淋的肉体暴力中看到了隐蔽而又无处不在的精神暴力,对残酷的暴力图景的极端的书写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真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对生存状态的思索与探询。  相似文献   

19.
作为小说话语中一种颇具特色的表现模式,自由间接引语自19世纪末被语言学家们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针对这一话语形式的含混和复杂性,批评家们从语言学、小说文体学、经典和后经典叙述学以及文化研究等方面对它进行了研究。这使得人们在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话语模式的同时,也极大地开阔了研究视野。针对上述几个方面对这一话语模式所进行的各种研究进行简要评述,进而指出它们在当今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狄更斯,通常被人们誉为"现实主义"小说家的代表,他的小说描写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揭示腐败社会的肮脏不堪。然而,狄更斯的作品中却隐藏着一份浪漫主义情怀。以《雾都孤儿》为例,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以及写作手法上分析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文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