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1995—2011年中国纺织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纺织业企业出口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说明出口企业对行业生产率具有积极的影响。结合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本文指出,纺织业企业通过自选行为进行出口,对企业的技术选择产生影响,出口企业又通过学习效应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技术溢出带动低效率企业偏向于高技术,由此带动整个行业内存活企业的技术进步,最终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技术企业出口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我国2008年近2万家高技术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LS和probit两种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出口并没有生产率方面的优势,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非出口企业.企业性质、企业资本劳动比才是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高技术产业中加工贸易企业的大量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一、引言企业文化理论将战略制定视为观念形态的形成和维持过程,认为企业战略形成根植于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将组织中的个体连接成为整体,企业文化的形成就是将企业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创造并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1979年Pettigrew将文化的概念引入组织理论,之后Schein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清晰的概念框架。Ouchi的《Z理论》,Pascale和Athos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Deal和Kennedy合著的《企业文化》,Peters和Waterman合著的《追求卓越》,都对企业…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利用353个企业的样本数据,从异质度的4个维度——技术异质度、市场异质度、文化异质度和管理异质度,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中合作伙伴异质度对企业的两种创新模式——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异质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且对探索性创新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市场异质度正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但对利用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市场异质度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文化异质度负向影响利用性创新,但对探索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管理异质度负向影响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但对两者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很多企业开始寻求伙伴开展跨行业合作。对企业如何选择异质行业合作者及合作方式进行探讨,并就与异质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展开研究。选取西子联合集团为案例,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中与世界500强等大企业合作的成功经验,为企业与异质行业领先企业开展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再探讨,具体研究了出口企业是否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企业在做出口决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机制以及出口行为本身是否能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当用TFP衡量生产率时,企业出口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机制,因此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较高——这与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期结果一致;当用劳动生产率(人均附加值)衡量企业生产率时,则"生产率悖论"存在,即出口者的生产率反而较低;当企业刚进入出口市场时,其生产率会经历短期的快速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出口对企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在整体上是负向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的企业异质性理论正逐渐兴起,本文围绕该理论的拓展思维和微观基础进行系统述评;不同于传统贸易理论的行业间资源配置分析,异质性理论强调要素在企业间的配置从而通过效率改善实现福利优化。而基于微观生产率差异的理论模型强调企业出口的自我淘汰机制,这一核心基础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动因、模式和福利收益。最后,异质性理论发展和国际经验考察对我国当前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技术,实证考察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异质门槛效应。研究发现:①技术创新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别呈显著“N”型和倒“N”型非线性规律。也即,只有当技术创新资本投入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且技术创新人力投入水平处于适度区间时,才会明显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②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的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条件约束。在收益质量门槛条件下,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均呈显著“U”型关系,在股权集中度约束下,技术创新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分别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倒“N”型、正向“U”型影响;③新常态下,不断加大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力度、持续改善企业收益质量水平、适度提高技术创新人力投入和股权集中度水平,是促进企业做优做强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关联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7-2009年3618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关联交易密度和关联交易频率两个维度对机构持股、企业性质和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对企业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这种不显著性主要归因于证券投资基金;不同性质的机构对企业关联交易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证券投资基金对企业关联交易基本不存在抑制作用,而险资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则相反;企业性质对异质机构和关联交易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民营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国有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纳入了股东异质性因素并按照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对并购进行了界分,籍此探讨了关系型股东与企业并购的匹配关系,并基于2004-2011年1584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有关系型持股仅在国有企业中随着并购交易资产专用性的增加而出现显著增加,对较高资产专用性的并购具有显著的积极治理效应;民营关系型持股同样仅在国有企业中与并购资产专用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对较高资产专用性的并购也具有显著的积极治理效应;全样本中机构持股随着企业并购资产专用性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对较高资产专用性的并购具有显著的积极治理效应,而且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地更为明显。最后,本文还就如何提高不同类型企业的并购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研发活动影响如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为在汇率制度改革背景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启示。本文借鉴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对出口企业按照生产效率不同区分为高效率企业和低效率企业;构建了包含研发和产量竞争的双寡头博弈模型,以分析在竞争关系中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均衡研发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效率企业具有较大成本优势的情况下,本币升值会促使低效率企业退出研发活动,维持或者增强高效率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在长期内提升出口行业的竞争力。使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能够较好地支持上述结论。由此建议:在升值背景下,应当鼓励低效率企业尽早转移生产基地或者退出海外市场,为高效率出口企业生存发展提供空间;发展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投融资效率,在缓解短期冲击的同时引导不同出口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转型、升级,才能够为现阶段的经济稳定和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很多企业开始寻求伙伴开展跨行业合作。对企业如何选择异质行业合作者及合作方式进行探讨,并就与异质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展开研究。选取西子联合集团为案例,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中与世界500强等大企业合作的成功经验,为企业与异质行业领先企业开展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运丽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5):112-112
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 ,是现代企业发展变化的一种新趋势。这种趋势是从分权管理、跨国公司发展与管理、矩阵组织和战略经营等时代演变到企业文化时代而形成的趋势。企业文化的兴起 ,使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其理论与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1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 ,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功能 ,它必须根植于该社会的文化土壤之中 ,所以说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向企业渗透以及企业重视汲取社会文化精华的结果 ,是社会文化融于企业管理之中而形成的企业与社会的共同体。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5.
从创新基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等方面,分析比较美日技术创新的特点,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字服务贸易蓬勃发展为中国企业创新带来新的契机,深入探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影响企业创新的微观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创新性地测度了中国各行业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度,选用2014-2019年间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于中国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不仅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数量,还有效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促进企业创新的具体机制包括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信息共享水平和促进企业国际创新合作。(3)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前沿技术企业、非劳动密集型、高竞争行业以及制度质量较高的地区而言,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的企业创新效应更为明显,但企业所有制性质和地理区位不是关键异质性因素。研究结论为渐进有序推进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实现中国企业创新“增量提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中国制定基于创新驱动的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WTO是顺应对外开放、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必然结果,但是,WTO并不能保证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世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都能够从中受益,国际贸易在创造某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会吞噬掉某些就业机会,我们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19.
作为企业的左右“手”,经济与伦理在相对应或相耦过程中能够使企业进入最佳经营状态,其根源于二者在实践基础上的异质同构性。实践活动与实践意识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物质性交往(经济)与合理性意识(伦理)不可分裂;经济规则与伦理规则都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并最终有机统一于实践交往规则。企业应是“经济实体”与“伦理实体”的结合,在发展过程中重视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伦理约束已在企业界达成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