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择偶男性比女性究竟多多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人口年龄递进模型,分四种方案对男性择偶拥挤态势作了预测,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影响择偶的重要时段在2040年前后,届时男性比女性将多出2000万左右,而壮年未婚高峰亦将以同样的规模出现在21世纪50年代。从2020年以后的几十年间,我国婚配比例将始终处在男多女少的状态,男性择偶拥挤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婚姻拥挤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婚姻拥挤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分析模型 ,对婚姻拥挤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在实际人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婚配性别比测试对中国曾经与即将发生的婚姻拥挤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本文从终身不婚比例、初婚年龄和夫妇年龄差三个方面对于婚姻拥挤的后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我国现阶段出生性别比失调对未来婚姻拥挤的影响不可忽视 ,但是并不像一些传媒所宣传的那样严重  相似文献   

3.
王七生 《新商刊》2000,(1):49-49
寿县是一个拥有12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也是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穷县。长期以来农民赶集上市多是围靠公路两旁做买卖,不仅人口拥挤,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男性人口过剩的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标准化分析.研究表明:1982与1990年男性人口过剩规模与比例已处较高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在未来几十年时间内中国男性人口过剩问题将日渐严重,性别结构因素的影响将逐渐增强,并最终成为男性人口过剩的首要影响因素,年龄结构与人口规律因素的影响将逐年减弱.婚姻市场也因此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男性人口过剩的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标准化分析.研究表明1982与1990年男性人口过剩规模与比例已处较高水平.更为严重的是在未来几十年时间内中国男性人口过剩问题将日渐严重,性别结构因素的影响将逐渐增强,并最终成为男性人口过剩的首要影响因素,年龄结构与人口规律因素的影响将逐年减弱.婚姻市场也因此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梁建章  黄文政 《商界》2013,(5):86-90
城市越来越拥挤,资源越用越少,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这些现象都要归咎于人口越来越多,有了全球第一的人口规模,人均下来总是垫底的,这是我们所认为的常态。但本文作者引用大量数据和实例认为,人口并非威胁城市与资源的罪魁祸首,相反人口规模萎缩、结构老化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隐忧。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即便面对出生的反弹需要一些付出,但未来的报酬将远远超过这些付出。一个不愿为孩子付出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相似文献   

7.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6):78-80
卷首语……………………………………………………………………………………………………………………………(1.1)人口与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研究中国的女孩生存:历史、现状和展望……………………………………………………………………李树茁,韦艳,姜全保(1.2)未来择偶男性比女性究竟多多少?………………………………………………………………陈胜利,袁建华,莫丽霞(1.17)流动人口不同归属情景下中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形势………………………………………………………………宋健(1.38)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入迁及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因素分析:基…  相似文献   

8.
大龄青年的婚配问题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征婚启事的量化分析,发现初婚与再婚择偶的大龄青年在外貌、性格与人品、家境、学历与职业等择偶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在兴趣爱好方面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年猛  王垚 《财贸经济》2016,(11):126-145
本文从中国城市行政等级制度的视角来分析“大城市拥挤之困”以及当前户籍制度无法实现“引导人口流动从而优化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行政等级越高越吸引外来常住人口的进入、人口规模扩张的速度也就越快;由于大量优质的社会资源配置在行政级别较高的大城市,在这种失衡的资源配置模式下,户籍制度必然难以奏效.最后,本文提出了破解大城市拥挤之困的新方向,即“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破除当前等级化的资源分配体制,减少多层次的行政管理格局,构建各类城市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以2009-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目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法、GM-BiLSTM神经网络等方法对城市群人口承载力展开预测,并以所测算的人口承载力作为基础,对2030年城市群适度人口规模进行科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体来看,2030年城市群常住人口规模约为17998.592万人,适度人口规模约为16158.401万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适度人口规模,城市群人口仍然相对过多。(2)从各系统承载人口来看,城市群2030年经济系统可承载人口最高,约为27715.323万人;资源系统可承载人口最少,约为7151.659万人,资源成为制约城市群未来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3)203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各城市人口发展状态可划分为拥挤型、稠密型、分散型三类。拥挤型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口过度集中且适度人口远超可承载人口规模;稠密型城市人口密度较大,人口较为集中,即使部分城市适度人口规模超出最大人口承载力,但是缺口处于可控制范围内;分散型城市人口密度较小,人口扩散程度高,除镇江外的所有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在最大可承载人口规模以内。  相似文献   

11.
赵明 《人口与发展》2022,28(1):40-49
选取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男性分年龄人口死亡率,采用Lee-Carter模型和贝叶斯分层模型对男性人口死亡率进行动态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探寻更加适合中国男性人口死亡率的预测方法。研究表明,Lee-Carter模型和贝叶斯分层模型在男性人口死亡率预测中各有优劣,长短期可搭配使用;Lee-Carter模型具有更佳的拟合优度和短期预测效果,但预测区间的范围较窄,且死亡率改善速度为常数的假设不符合人类生物规律;贝叶斯分层模型适合长期预测,预期寿命服从逻辑斯蒂分布的假设较为合理,然而通过模型生命表将预期寿命转换为年龄别死亡率,将会损失死亡率的年龄信息。  相似文献   

12.
近年中国的人口迁移得到了大发展,其中女性的增长速度显著超过了男性,人口迁移中长期的男性优势基本上已不复存在.女性迁入人口对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化地区有很高的集中度,主要迁出源是位于中西部的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省区.在不同的女性人口之间,较年轻的未婚者迁移率明显高于已婚者,此外,受教育程度、民族成分等对迁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6)
本文选取配偶吸引目标的角度,依据进化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人类情感需求为基点,探讨择偶期男性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动因。通过动因分析了解到,为了达到配偶吸引的目的,提升与优秀配偶的基因组合能力,男性主动或者被动地进行炫耀性消费。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世界普遍性问题,当资源型城市发展成综合性工业城市后,人口结构最终呈现老年型结构,三产从业人员知识和就业结构单一,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隐性失业人口增加.同时,第二产从业人员比重扩大、性别比失调.最终产生"婚姻拥挤"现象.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必须考虑协调城市资源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等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用抽样问卷调查资料,描述和发现外来打工妹的择偶意愿及其主要特点,并通过多元回归估计,检验所提出理论假设.实证结果基本上支持外来打工妹择偶意愿的再社会化理论和边缘化理论.  相似文献   

16.
绿色增长战略的韩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写了一本畅销书<世界是平的>.最近他写了另外一本书,在这本书里强调了不仅仅是全球化,还有人口、气候的变化.现在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拥挤、越来越炎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让我们努力防止这种情况进一步的恶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山东省6个县区的19-35岁育龄人口的优生知识与态度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域的人口,优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待优生的态度有明显差别.绝大多数育龄人口有学习和掌握优生知识的需求.在优生方面,男性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城市交通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据统计,地球人口的半数都集中在城市,由于工业、商业和管理的发展将继续集中在大城市,一些大城市仍在不断扩大。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空气污染——尤其是汽车尾气污染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正在影响以至威胁都市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对此,各国政府相继制定日趋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世界汽车厂家竞相开发各种环保型汽车,以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我国交通拥挤形势、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现以哈尔滨市中心为例的多条拥挤的公交线路为优化目标,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比较各条线路的拥挤度及走向,调整拥挤度过大和拥挤度较小的公交线路的走向,以实现线路拥挤度平均的基本要求,达到缓解线路拥挤,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度的目的。现根据公交拥挤度数据调查,主要对公交拥挤度的界定;公交拥挤度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根据数据进行线路优化;具体公交拥挤度优化方案等进行了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