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已经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到"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中,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研究呈现出逐渐增多的态势,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国内产业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探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从其现状出发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最后结合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特点,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2月27日,由寰球汽车传媒集团旗下《汽车商报》主办的“创领新‘制’展拓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体制与机制创新高峰论坛”在京开幕。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入世协定,在经历了五年的过渡期后,中国正在各行业领域实现全面开放,关税如期降低,进口许可证逐步取消,国外企业纷至沓来,汽车产业亦是如此。在兑现承诺的过程中,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与发展。本文从中国汽车产  相似文献   

4.
浅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市场换技术"战略的背景及产生问题,通过与韩国汽车产业发展之路对比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的汽车产业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汽车产业链以及大力发展民营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史以及具有代表性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过程做了简单介绍,并针对如何发展自主品牌表达了一些看法,仅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后,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产业逐渐融入世界汽车产业,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那么它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将从"钻石模型"的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备件制造商中的不少人至今还在津津乐道其独特的优势,即低廉的劳动成本,拥有几乎是用之不竭的劳务资源,在国际汽车备件销售市场中所向披靡。但是美国一些汽车产业专家指出,低廉劳动成本优势在激烈的国际汽车市场竞争中并不是万能的。美国汽车产业从来没有忽视来自中国的低成本汽车和汽车备件的竞争威胁,因为近几年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备件  相似文献   

8.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各国为了践行《巴黎气候协定》,对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承诺.总的来说,中国"双碳"目标的制定对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中国走向"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电价提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减缓,削弱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因此,合理设置"双碳"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水平与国外大型车企差距较大,并且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短期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无法实现技术赶超。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可发挥中国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丰富的比较优势,实施颠覆性市场创新。为此,设计出市场创新型赶超路径,促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销量赶超。  相似文献   

10.
成就辉煌的"十一五"带给中国汽车市场的有惊喜,也有反思,在倡导"以量为王"的日子里,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式"增长,既让人看到中国车市的不断兴旺,也让人开始担心未来车企的生存环境,值此"十二五"即将出台之际,中国车市路在何方?让我们一起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目的地中,2011年巴西仅次于俄罗斯位于第2位,但2012年1~7月下跌至第13位,这与巴西出台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不无关系。记者从10月24~25日由12个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主办的2012年重点汽车出口市场政策法规宣讲会上了解到,巴西针对汽车进口出台了新的法案,中国品牌汽车进入当地市场需要及时掌握相关法规的变化,并了解巴西汽车消费者的关键需求。"法令7.716"将实施目前各个国际品牌汽车对进入巴西市场热情高,而巴西出于保护本国汽车品牌的目的, 在"法令7.567"的基础上出台了"法令7.716"新政策。  相似文献   

12.
方军 《商界领袖》2004,(7):78-79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了数十年,到头来只换来几个仅代表名称的所谓自主品牌,实在让国人痛心!痛定思痛,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命运究竟执掌在谁的手中?  相似文献   

13.
金少策 《浙商》2009,(1):51-51
“股神”巴菲特入股比亚迪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巴菲特长期看好中国汽车消费,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们坚信中国的汽车市场一定会成为世界三大汽车市场之一,即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市场,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市场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汽车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不可能靠进口来满足,所以培育和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是必然的,谁也阻挡不住。  相似文献   

15.
<正>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汽车工业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迫使中国政府和中国汽车企业选择了一条技术进步的"捷径",即技术引进。的确,这样的战略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大量资金和丰厚利润,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迅速缩短了与技术先进国家的差距。然而,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关于"市场换技术"政策的低效率问题,学术界从不同侧面给予了诸多解释,本文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即"技术学习"角度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汽车工业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汽车工业内部与外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并影响了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应对能源危机和实现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本文从实施汽车强国战略、实现“双碳”目标、应对能源危机和应对国际竞争四个方面阐述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紧迫性,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了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状况、车型结构、出口地区和国际占比等现状,揭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核心技术、产业链短板、质量不稳定,品牌国际竞争力低、配套设施不足和高质量人才缺乏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鼓励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大充电桩建设、合理规划充电网点、促进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网络化和智能网联技术融合、提升整车品质、加大高质量人才培养与引进和加强民族品牌培育等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俞劲柏 《市场周刊》2005,(41):36-36
国家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日前在上海公布的数据显示,与汽车发达国家一样,中国汽车开始迎来薄利时代。这对于过去习惯于靠暴利过日子的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财经界(学术)》2004,(2):38-39
2003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二年,在良好的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下,我国汽车行业总体上继续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和健康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新品牌汽车上市步伐加快,产品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加速提升.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22日,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在赛迪大厦发布了《2005-2006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与市场研究报告》。报告结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各主要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市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