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国明 《当代经济》2007,(19):130-131
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大量外资银行已经进入中国.由于中外资银行各具优势,中外资银行优势互补的合作就有了很大的空间.因此,本文就中外资银行的合作方式及相互利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实现中外资银行的合作双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浅议中外资银行的合作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朋 《当代经济》2007,(10S):130-131
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大量外资银行已经进入中国。由于中外资银行各具优势,中外资银行优势互补的合作就有了很大的空间。因此,本文就中外资银行的合作方式及相互利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实现中外资银行的合作双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2006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历时5年的过渡期正式结束,中外资银行在同一市场环境下开展竞争。为了解银行业对外开放后外资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及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我们对无锡市两家日资银行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重点选择部分国有银行和中外资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总体而言,金融市场向外资银行开放,形成了中外资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创新能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的直接碰撞,  相似文献   

4.
徐群  韩雯 《经济导刊》2007,(12):69-71
中外资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从国际经验和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的实践来看,人才方面的竞争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而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各个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史军伟  张剑 《时代经贸》2011,(24):181-181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时的协议,我国必须在4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人民币业务。2011年,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国渣打银行在呼和浩特市营业,紧随其后美国花旗银行入驻呼和浩特,中外资银行在内蒙古地区的市场角逐逐渐升级,尤其是在外资银行所擅长的国际业务,中资机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2001年以来,按照WTO的相关协议规定,我国逐渐放开了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一系列管制,外资银行趁势纷纷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和业务范围,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日益深化。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动因及对国内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国内商业银行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1年以来,按照WTO的相关协议规定,我国逐渐放开了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一系列管制,外资银行趁势纷纷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和业务范围,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日益深化.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动因及对国内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国内商业银行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商业银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声祥 《经济前沿》2006,(2):97-100
2001年以来,按照WTO的相关协议规定,我国逐渐放开了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一系列管制,外资银行趋势纷纷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和业务范围,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日益深化。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动因及对国内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国内商业银行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中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即将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种竞争可能带给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压力。但是我们也应同时看到外资银行带来的合作机会。本文主要从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前景和合作机会,提示中国银行业只有抓住机会,才会在这种竞争与合作中取胜。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勤华 《经济论坛》2004,(18):85-86
自WTO协议签定之后,随着金融服务业的不断开放,外资银行以其巨大优势加速进入国内市场。据统计,目前在华外资银行机构已达184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1家,外资法人机构16家,代表处21家。这些结构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银行业也正式步入了自由竞争市场的备战阶段。在外资银行逐步实现国民待遇的背景下,中外资银行的业务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海龙 《经济师》2006,(7):252-252
到2006年12月,我国银行业将向国外全面开放。2007年起,外资银行将享有与中资银行几乎同等的权利,提供全面的人民币业务,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将全面展开。文章就此展开论述,提出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外资银行对中国零售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3年来,中国逐步放宽了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2006年以后中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本文回顾了目前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中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竞争形势,认为中资银行今后在客户、产品、渠道等方面将受到外资银行强有力的挑战,提出了中资银行应抓住剩下的过渡时间迅速做出调整,迎接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后新的竞争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外资银行合作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直接参股是当前中外资银行进行合作的一个主要形式。外资银行通过直接参股,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我国银行,与持股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或对持股公司进行战略渗透和控制,以谋求长期投资收益。如我们所知,战略投资者的股东属性和持股特征,决定了其对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形成持股比例较大、稳定性强的  相似文献   

14.
张炎 《大陆桥视野》2006,(12):72-73
2006年12月底,中国将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能给小企业融资带来新的希望吗?借助母行的信用等级和资金网络,外资银行已渐渐打开了中国企业融资市场。但由于政策、网点以及人力、物力的限制,外资银行仍旧需要时间开拓市场。不过他们已经凭借在国外的经验,在贸易融资、小企业全面理财等方面布下重兵。而对于资金融入方的小企业们而言,在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中,他们的机会无疑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浅析外资银行“试水”农村金融及中资银行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金融是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农村金融准入的放开,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金融已是来势汹汹。在抢点农村金融市场、开展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外资银行为适应我国现状和克服自身劣势,采取了各种方式。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这一举动,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分析相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应对农村金融体系中外资银行的进入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入世后,外资银行在更深程度上介入国内金融市场。目前社会上有一种错误认识,对中资银行妄自菲薄,这既不客观,也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辩证地看待中外资银行的优劣,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银行信用上看,部分外资大银行历史悠久,发展稳健,在全球享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容易获得客户认同。但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具有任何外资银行无法比拟的国家信用,因此,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的客户优势不会发生质的改变。从银行产权关系看,外资银行一般以私人资本为主,产权明晰,权责明确。中资国有银行所有者虚位,对经理人的监督形式…  相似文献   

17.
姚萱 《生产力研究》2007,(9):43-44,89
随着我国将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必将成为中外资银行新一轮竞争的重点领域。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存在着产品品种和结构单一,服务无差异化等问题,因此在开展零售业务时,商业银行应从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入手,在实行客户群细分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银行零售业务的品种和范围,利用科技手段完善服务渠道。  相似文献   

18.
谭永全 《经济师》2007,(3):263-264
外资银行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组织管理、丰富的产品和创新能力、高科技的服务手段、优惠的税收政策是其竞争优势,而中资银行在客户基础和业务范围、营业网点及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外资银行将在优秀人才、优质客户和业务方面展开争夺。中资银行应以完善治理结构、严格控制风险、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努力争取跨国公司客户为其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大门开始真正全方位向外资银行敞开。信用卡业务,作为快速提升银行盈利能力的新兴业务领域,必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信用卡的服务定价问题,是信用卡产业发展的核心。本文在讨论我国信用卡发卡行定价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信用卡年费竞争的不利影响,提出规范引导下的合作双赢才能够引导发卡行走出信用卡年费定价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20.
刘亮 《资本市场》2005,(1):55-57
一直以来,不少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高层管理者都不太愿意谈中外资银行竞争这个话题,而更愿意谈银行间的合作,表现得很低调。有人怀疑,这其实是一种竞争策略,明明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在逼近,他却有意让你感觉不到其身上散发出的腾腾杀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