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违约是装备合同的一个重要现象,违约及违约处理问题也是装备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装备合同违约的内涵、构成、具体表现形式和违约的处理措施,已成为完善装备合同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效益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任文松  王晓 《现代财经》2007,27(12):59-62,70
预期违约制度对促进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公平化,保障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合同法》已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相关规定,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粗疏,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其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在阐明现行《合同法》有关预期违约制度规定所存在的不足后,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合同违约责任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履行合同,所依法承担的责任。当合同一方当事人没有按约定全面履行合同时,合约被破坏,受伤害一方可以到法院要求违约方就其违约损失进行赔偿。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违约损害赔偿形式应当包括预期赔偿和  相似文献   

4.
李莲叶 《经济经纬》2001,3(1):68-71
合同是市场交易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为公平地保护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合同法设定了预期违约制度,它源于英美法,大陆法在类似问题上规定了不安抗辨权制度,而我国《合同法》兼收并蓄,同时规定了两项制度,对此,需要提出的看法是:它破坏了两项制度的原貌和完整性,容易造成适用上的混乱;预期违约制度较之不安抗辨权更为优越,具有公平、效益、安全等价值;建议尽早修订我国《合同法》,完善预期违约制度,以默示预期违约替代不安抗辨权制度,使预期违约这一先进制度的功能和效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完整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在合同法律关系中,因对方违约而受损的一方应当怎样获得救济,历来是合同法的基本问题之一。对于违约案件,我国法院在选择对受害人的救济方式时,首先考虑损害赔偿,还是实际履行?西方国家多优先适用损害赔偿,且无需违约方配合,便于法院执行。由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在对这两种救济方式的适用选择上有不同的侧重和价值取向。通过对西方国家理论的研究,进而完善我国的合同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国际货物买卖更加频繁与普遍。国际货物买卖的当事人“章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特征,决定了国际货物买卖校国内交易行为具有更大风险,履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时有发生,对违约行为如何有效补救,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这对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国立法对此做出了相应规定。但由于各国法律有别,依国际司法中的冲突规范或合同约定的法律选择条款确定准据法,势必会使违约补救因准据法不同而异。1违约所谓违约,是指合同当事人完全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未严格按合同规定履行其义务…  相似文献   

7.
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订立以后,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表示拒绝履行合同的意图,它是与实际违约相对的。  相似文献   

8.
个人购房抵押贷款的主动违约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晶 《财经科学》2001,(1):114-116
在漫长的个人购房抵押贷款期限内,银行面临着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抵押物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外在风险等一系列风险。本主要分析借款人违约风险中的主动违约,从理论上探讨了房地产价格变动与主动违约之间的函数关系和主动违约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认为当房价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时,主支违约是借款人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实现成本最小化的理性行为,而且,这种主动最大的可能性是发生在贷款合同签定后的第一、二年内。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1-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公司债务代理成本及违约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公司债务代理成本、违约成本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审计行业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债务代理成本,降低公司违约成本。研究结论从审计行业专业性的角度丰富了代理问题的相关文献,并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审计行业专业性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是公共事业管制者对原有管制合同的违约,其违约行为对在位公共事业企业造成的违约损害即搁置成本,而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搁置成本的补偿则是管制合同违约的损害救济,这一逻辑是搁置成本所引发的全部法经济学问题的核心.文章对中国电力市场改革中管制者与公共事业企业的关系进行法经济学的分析,并指出对于长期缺乏法律约束的中国公共事业管制者而言,合理的搁置成本处置将会约束管制者本身,并避免无约束的管制乱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国际买卖合同预期违约责任归属问题研判不清的问题,以我国《合同法》为重点,对比《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比较,找出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力图对我国构建完善合理的预期违约法律体系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侯丽艳 《经济论坛》2002,(21):38-38,33
□侯丽艳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给付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者其他替代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定金类别有立约定金、成约定金、证约定金、解约定金、违约定金等多种形式,其中违约定金是定金中一个最基本的形式,属于法定的定金形式,也是司法实践中采用最广泛的定金形式。违约定金是指以定金的放弃或者双倍返还作为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而约定的定金。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若为给付定金的一方,无权要求…  相似文献   

13.
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一种与实际违约相对应又与实际违约相区别的一种违约制度。许多国家吸收了这一立法精华,我国现行《合同法》第九十四条及一百零八条对此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中国立法水平的历史性突破。预期违约与实际违约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违约制度体系,对督促合同双方当事人作为、维护经济秩序以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合同法》对预期违约制度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救济方法等规定较之英美法相比过于简单抽象。  相似文献   

14.
宋新波  张霖 《经济师》2006,(5):241-241,244
文章从对金融违约风险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入手,阐述了在治理金融违约现实成本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加强金融违约的机会成本的力度使得违约的现实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大于违约收益的重要性,然后构建机会成本模型来揭示出银行要杜绝金融违约风险而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必需通过使企业效用最大化来实现的前提下,必须增加金融违约的机会成本以使得企业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自觉放弃金融违约行为的论点,同时明确机会成本的主体也是治理金融违约的另一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8)
文章就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形成与治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浙江民营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现状表现为:企业的债务联结形式较为复杂、债务期限不合理、债务违约风险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企业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较大等。其次,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金融机构给与的支持不够、政府作用发挥不当、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过快、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对债务风险认识不充分等。再次,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对策包括: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降低资金成本、加大对赊销产品的管控力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率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博弈论思想分析了银行与学校,银行与大学生的最优策略,论证了学校在控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中的关键性,分析了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大小,主要涉及大学生违约成本C1、大学生违约失败被罚成本C3、银行索贷成本C2等,由此给予控制违约风险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雪军  毛捷 《经济学》2007,6(4):1217-1238
由于忽视了软预算约束导致的“优先原则”不成立以及由此产生的还贷道德风险等现实问题,贷款定价传统期权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受到了影响。通过引入信贷合同效率,本文构造了二维违约风险,并据此建立了贷款定价的新模型。新模型解决了上述问题,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类与第二类违约风险的联动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第一类与第二类违约风险相关度越高则贷款定价越低,贷款期限与贷款定价之间的关系受违约风险构成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忽视了软预算约束导致的"优先原则"不成立以及由此产生的还贷道德风险等现实问题,贷款定价传统期权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受到了影响。通过引入信贷合同效率,本文构造了二维违约风险,并据此建立了贷款定价的新模型。新模型解决了上述问题,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类与第二类违约风险的联动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第一类与第二类违约风险相关度越高则贷款定价越低,贷款期限与贷款定价之间的关系受违约风险构成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张琳 《经济师》2003,(9):55-56
文章认为 ,全面完整的预期违约救济方法应包括五项 :解除合同、接受预期违约并要求预期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不接受预期违约以待合同履行期限到来时再要求违约方承担实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和要求提供担保  相似文献   

20.
王珏 《经济论坛》2006,(9):130-131
在国际贸易中,合同从订立到履行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种种事由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或使合同履行给债务人带来不利后果。预期违约正是为解决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发生在合同履行上的危险而设立的。它充分体现了合同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对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制度可有效减少实际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社会资源的人为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