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我国从中得到的利益与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经济学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对全球化之概念、动力及其进程的探讨入手,集中分析了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以及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经济今后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的问题,作了预期。作者认为,截止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从全球化得到的利益明显地大于成本。利益与外贸扩张、外资流入直接相联系,成本则与出口渠道的外方控制、国内市场的出让等势头增强密不可分。按照目前的进程,未来数年我国面临的局面将是:全球化利益增幅降低而全球化成本增幅上升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之初,在回首已经走过的二十世纪时,相信没有人会忘记那场几乎席卷整个东亚的金融大风暴。在这次危机中,面对国际金融大鳄的攻击,东南亚各国政府曾强力干预汇市、股市,但终以失败告终,一国经济政策在强大的国际市场力量面前完全失效,使得本国经济失控,沦为金融炒家的“超级提款机”。危机打破了“东亚奇迹”的神话,也给正向经济全球化迈进的中国以深刻启示:享受经济全球化的契机与利益,要以削弱本国经济控制力、让与部分经济主权为代价。对于中国而言,扩大开放后面临的风险更甚于东南亚各国。1999年 11月 15日,中…  相似文献   

3.
许港 《商业科技》2014,(32):169-17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关系越来越紧密化,金融全球化已势不可挡,我国经济要想持续稳定发展,正确理解和认识金融全球化的利益与风险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如何规避金融全球化风险展开论述,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能获取优越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宋国安 《商》2013,(13):190-190
自从21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以迅速地发展,其中,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贸易和生产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面临发展机遇的过程中,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应当以此为契机,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事实,不管是利大或弊大都得加入进去,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大国,如果不加入到世界经济的主流中去,我们就无法享用人类共同创造经济与技术进步的成果.加入全球化潮流,也意味着全球化竞争,因此,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就成为凸显的问题.两年后真正的较量才会开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就是金融业,"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是我国金融发展所面临的形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得到迅猛发展,并正在成为一种国际趋势。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同时又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为顺应金融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任何国家都必须对外开放。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金融全球化,并积极稳妥地深化我国金融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着眼于解决金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若干薄弱环节,加大改革的力度,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公司利益实现机制逐渐发生改变的结果。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的今天,全面责任竞争的挑战已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8.
戚书源 《商业科技》2014,(9):163-163
随着现代金融业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逐渐产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经济危机事件的实例分析,找出应对金融全球化的对策,为我国金融业的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总起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这是基本的一面,也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我们应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解决现实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一、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以贸易自由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得到迅猛发展。在这一历史趋势下,我国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过去二十多年间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逐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动参与者。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过去22年里扩大了约22倍,世界排名从开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9位,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80年代初的不到20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400亿美元左右,从1993年以来一直是…  相似文献   

11.
肖杰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3):166-167
如今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势必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经济的运行之中,外汇储备应作为我国全球化发展的战略而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但是我国所面临的外汇储备规模之大,增速之快,令人惊叹,外汇储备地超额增长已经引起政府及各界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国带来相关利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增添了许多苦恼。我们有必要对外汇储备的相关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将运用机会成本理论着重探讨外汇储备的成本问题以及如何合理使用外汇储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鉴于此,无论在国内经济环境下,还是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外汇储备问题,理论与现实意义都将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前应侧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楠 《商业研究》2000,(10):3-5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在世纪之交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趋势。受这一趋势的影响,我国理论界也开始了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并主张中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当前应侧重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是对我国经济、各行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趋于全球化,现代金融经济也得到了较多发展,在这种现状下,经济泡沫也逐渐成了我们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现代金融经济中经济泡沫的产生原因、经济泡沫类型以及防范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经济信用化和货币化。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金融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发挥金融的积极作用,如何利用这样一个强有效的工具来发展经济。我国正面临着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平稳地渡过这个时期,使金融和经济二者合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武鑫 《财经论丛》2013,(2):57-63
利益关系失衡是我国经济转型中碰到的深层次问题。本文引入了利益分享的分析角度,从分享广度、分享深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基于金融功能的利益分享机制;并在模型分析中使用分享概念框架研究了经济转型、经济增长中的分享过程,指出多层次金融市场在利益分享和经济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层次性不足带来的分享偏差和各种经济后果。利益分享视角的探讨不仅有助于理解我国分配格局中的复杂问题,也有助于找到金融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赵瑾 《四川物价》2002,(10):38-4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交往的增加以及各自利益的不同,经济摩擦几乎不可避免。我们注意到,入世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摩擦频繁发生,摩擦的数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有可能成为贸易摩擦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由贸易顺差引发的对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压力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重视经济摩擦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看待我国外贸依存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正处于一个迅速上升的时期。本针对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现状指出外贸依存度快速提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结合贸易、金融、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对外经贸战略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金融一体化紧密相关。经济全球化不仅是市场规模的量的扩大和积累,更是各国经济的质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也必然带来金融全球化。经济、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但其间又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商务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所起的作用,不少人存在着一种“认知缺失”,并没有达成共识。须知,经历了20多年发展之路的我国中小企业,不论是在经济舞台上的活跃度,抑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都是让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为我国金融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看一系列的经营管理问题,让金融企业难以在市场上需求突破口。金融安全则是目前全球化金融市场的最大问题,我国在参与世界金融竞争中遇到了诸多阻碍,安全风险造成的金融损失也在逐渐增加。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了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