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计划经济国家转轨异同及其绩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欧、俄罗斯、中国等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转轨,备受理论界的关注。转轨实践的共同性与区别,转轨的绩效等问题,是中外学者讨论的热点,问世的成果不少,但争议很大。这说明.对转轨经济的研究既重要,又复杂。本文首先在分析计划经济国家体制转轨起点的同步性和方向的一致性的同时,重点探讨政治选择尤其道路选择的重大差异,并着力透过外在的表现形式揭示差异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制度生成和现实产出这软硬两类指标,既从静态又从动态的视角,努力对东欧、俄罗斯以及中国的转轨绩效作出符合实际的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2.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之间的关系,论证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竞争是宪政转轨的推动力量。通过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例证,本文分析了两种转轨模式下的特征和问题。结论是,在政治垄断下的经济转轨将被国家机会主义所挟持。经济转轨双轨制产生了宪政转轨的非常高的长期代价,大大超过它赎买既得利益平滑转型的短期好处。经济转轨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下的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制度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3.
杜朝运 《当代财经》2005,(6):41-44,99
基于人文社会学角度对中国改革至今所带来的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以及金融制度变迁进行审视。笔者认为,伴随我国社会结构从同质体向异质体转变,社会人际关系也将从人格化交换向非人格化交换演进:配合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这一时期的金融制度结构和金融制度安排也呈现双轨特点。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标准来评析过渡金融的制度绩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研究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之间的关系,论证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竞争是宪政转轨的推动力量.通过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例证,该文分析了两种转轨模式下的特征和问题.结论是,在政治垄断下的经济转轨将被国家机会主义所挟持.经济转轨双轨制产生了宪政转轨的非常高的长期代价,大大超过它赎买既得利益平滑转型的短期好处.经济转轨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下的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制度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5.
谢作诗  杨绍江 《当代财经》2002,(9):15-18,38
转轨方式并不独立地决定经济绩效,而是与初始条件一道才能决定经济绩效。初始条件应该一分为二,一类不依赖于转轨方式而直接地决定经济绩效,另一类则要与转轨方式一道才能决定经济绩效。究竟是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是一个模糊糊不清的问题。究竟是第一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勉强可问,究竟是第二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俄罗斯的经济绩效与转轨方式无关,具有事前决定的性质,中国的经济绩效却是与转轨方式有关的。  相似文献   

6.
该文研究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之间的关系,论证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竞争是宪政转轨的推动力量.通过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例证,该文分析了两种转轨模式下的特征和问题.结论是,在政治垄断下的经济转轨将被国家机会主义所挟持.经济转轨双轨制产生了宪政转轨的非常高的长期代价,大大超过它赎买既得利益平滑转型的短期好处.经济转轨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下的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制度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认知基础的完善和人类发展的经济史分析深化对转轨时期经济的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体制转轨与成长转型是转轨时期经济面临的双重约束.转轨的目的在于寻求适应现实成长阶段的制度安排,使双重约束转化为双重激励,实现经济发展;第二,转轨的制度安排比一般性制度变迁远为复杂和系统,路径选择与政策搭配都对经济绩效产生直接影响,选择一契合是寻求约束向激励转化的重要思想;第三,转轨时期的经济绩效由回顾性增长和前瞻性增长两种性质的收益构成:随着转轨过程中认知条件的趋同,转轨的走向会逐渐趋同;第四,转轨的实质是一次商业功能的重建,是补商业的课。中国样本超常增长的实质,是特殊奈件下发生的一次商业革命的结果;第五.无论转轨过程表现出怎样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转轨的发生和结果都将符合于经济史的一般性原理。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10年经济转轨:结果、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 《财经研究》2003,29(4):73-80
从1992年年初俄罗斯放开物价,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到2002年已经整整10年了,如何评价俄罗斯的10年经济转轨?本文总结了1990年代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矛盾和结果,分析了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形势、未来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并寻求到了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宪政转轨论”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俄改革的比较研究 ,一直是新兴的转轨经济学关注的热点。1 998年俄罗斯爆发金融和经济危机 ,激进改革的支持者一度趋于沉寂。然而 ,从 1 999年下半年开始 ,俄罗斯经济出现转机 ,2 0 0 0年经济增长居世界第一 ,GDP增幅达 8 3 %。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攻坚的中期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 ,渐进改革积累的矛盾日趋严峻 ,同时还面临加入WTO市场化改革滞后的外在压力。毫无疑问 ,中国经济仍要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在这一背景下 ,国内外经济学界又在进一步探讨中俄改革的道路和方式问题。本文是对目前讨论的一个著名观点“宪政转轨”论进行分析和批驳。  相似文献   

10.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研究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之间的关系,论证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竞争是宪政转轨的推动力量。通过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例证,本分析了两种转轨模式下的特征和问题。结论是,在政治垄断下的经济转轨将被国家机会主义所挟持。经济转轨双轨制产生了宪政转轨的非常高的长期代价,大大超过它赎买既得利益平滑转型的短期好处。经济转轨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下的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制度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末叶的一种世界性现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开放经济对转轨经济既有积极的制度变迁效应,也使转轨面临巨大的外部风险。分析表明,转轨国家间经济绩效的巨大差异,根源于不同的转轨方式及对制度变革和发展政策关系的不同处理。在对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一些经济学家批判了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华盛顿共识”,强调转轨中制度建设的历史的重要性。论文指出,在开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经济转轨国家的典型代表俄罗斯,其经济转轨的过程与经济发展的前景一直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与经济转轨前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粗放化,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下降,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如何看待诸如此类现象,如何剖析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前景,作为经济增长原动力的技术创新,应当成为我们观察和分析上述问题的新视角和工具。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直接关系到俄罗斯整体技术创新的成败,所以工业也就自然成为考察俄罗斯技术创新绩效的切入点。一、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情况1.积极开展技…  相似文献   

13.
金融全球化与经济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随着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更加明显甚至是必然的趋势。这一趋势对经济转轨国家利弊兼具,其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经济转轨国家不仅要直面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和风险,而且要承受金融全球化与其经济互动所产生的双重效应。如何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和加速金融自由化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并正确选择金融改革的有效路径,这是经济转轨国家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或者说是必须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各具典型意义的经济转轨国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金融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的联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全球化进程中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以及两种转轨路径下的绩效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两个阶段的改革过程,实质上是在政治过程推动和控制下进行的经济变革过程和社会变革过程的统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改革的经济转轨过程已基本完成,开始进入社会转型阶段。我国转型社会现阶段存在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改革处在新的历史发展关口。应通过社会调整解决各种矛盾。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最大的经济转轨国家,也分别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俄两国的经济转轨不断深化。而转轨进程中两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扩大,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这一背景下中俄两个转轨国家外经贸政策及其实施与调整情况,并对两国外经贸政策调整的绩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视角:一是产权制度的渐进及增量改革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产权制度的渐进及增量改革影响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增进了经济绩效;二是产权制度的真实保护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存在一种替代性的制度,使中国要素主体的产权得到了真实的保护,从而客观上增进了经济绩效;三是产权制度的非均衡保护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政府对要素主体的产权进行非均衡保护才是增进经济绩效的根本原因。这三个视角在逻辑上有一个由微观向宏观扩展的过程。本文认为,第三个视角更好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因为中国的实践证明,在经济起飞阶段,产权保护的非均衡比产权保护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制度是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和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自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收入分配制度在改革和调整中发展完善,基本与其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俄罗斯注重实行有利于提高居民实际收入的分配制度,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其超过最低贫困线水平;实施减贫措施,缩小贫富差距;将调整个人所得税作为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实行能够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不断完善社会转移支付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以缩小居民、地区和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本文的分析还表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俄罗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富差距仍有待进一步缩小,并从理论上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普京新任的治国经济纲领--评普京总统2004年国情咨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普京连任后发表的国情咨文和普京在竞选中对选民的多次讲话以及政府出台的中期经济计划,可以看出其对未来的战略思维和各种政策主张,它们共同构成普京总统新任期治国的经济纲领。普京认为,俄罗斯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恐怖活动,而是经济上的落后。他将坚持既定的改革道路,实行有连续性的有发展的经济方针和政策,使俄罗斯经济从稳定增长转为快速增长。 一、俄罗斯经济进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在国情咨文中,普京把经济转轨以来的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破过去的经济体制,在这一阶段,经济长期处于危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金富 《经济研究》2006,41(12):24-34
中外经济学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方法大体有五种:一是“激进—渐进”的速度分析方法,二是“目标—指标”的定量分析方法,三是“政治—经济”的关联分析方法,四是“成本—效益”的经济分析方法,五是“过程—绩效”的实证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既有其合理性,同时又存在着缺陷。本文认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方法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科学方法。为此,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即“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分析方法对社会主义经济转轨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分析。本文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转轨实质上是社会经济结构即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变革的根源在于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这一变革的趋势必然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过去大量的研究强调政策、区域、禀赋等对广东经济转轨绩效的影响,论文从产权管制放松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旨在分析广东政府放松对资源配置权利的管制对经济转轨产生的制度效应。研究发现,广东各级地方政府放松对资源配置权利的管制,大幅节约了租金耗散,并衍生出更多给予经济个体发挥比较优势的获利空间,扩展了市场范围,从而促进了地区经济均衡转轨。论文对于理解广东经济转轨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框架,它尤其有助于揭示产权管制放松与经济绩效变迁二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和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