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文利 《审计文汇》2004,(10):21-22
随着十六大报告中审计机关要对权力实行制约和监督新任务的明确提出,审计职能的定位由经济监督职能提升到了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功能的高度,国家审计机关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日渐提升。这种变化给审计机关内部各岗位的供求情况和人员流向带来了很大影响,作为审计执法第一线、审计监督最前沿的各专业处室越来越受到广大审计干部的青睐,作为与枯燥文字为伍、与统计数字为伴、艰苦而  相似文献   

2.
林红 《广东审计》2001,(3):32-32
目前,审计机关的业务处室职能一般是按行业属性进行划分,每个处的业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行业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审计人员必须依据大量的审计信息和相关信息,才能作出适当的审计评价和结论。而现实审计工作中,就某个审计人员而言,所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笔者认为,审计业务处的综合工作应以信息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为中心内容,在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等各阶段对审计业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力求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审计工作成果的转化上起作用。 一、审计业务处室审计资料信息库的建立 …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国家审计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基于职业化的角度考证近代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人员准入、职务职称评定、独立性保障、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后续职业教育等方面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发现近代审计机关业存在的专业人员比例偏低、裙带关系明显、人员流动频繁等制约审计职业化发展的问题,这对当前审计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在立法层面上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在“监审合一”框架内,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宪法和审计法在审计机关职权划分、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等方面对政府审计独立制度进行了规定和保护,形成了较完备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反共反人民的本质,其设置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难以真正发挥实效。当前我国正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框架内修改审计法,如何通过修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包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审计制度在内的各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可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审计复核是保证审计质量,减少审计工作失误的有效途径。通过复核可以对审计组是否按规定的审计程序开展工作,是否按审计方案要求的工作内容等进行检查,以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可以促使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同时通过复核人员的复核工作,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要求审计人员及时进行补正。这样就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对审计机关的工作是否遵守了审计准则、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认定的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各项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等进行复核,确保审计机关所做结论是建立在有审计证据的事实基础上,以及所作的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这就可以避免因审计工作差错或结论错误而对审计机关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面临的困难 除了内外认识不足.环境优化闲难之外.主要困难有: 1.审计力量不足。一是基层审计机关人员本来就比较少.且常年疲于应付繁重的政府交办任务和传统审计项目.要开展绩效审计力量相对不足.制约了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一、造成基层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一)体制方面的因素。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受单位性质、编制等因素的限制,人员流动缓慢,致使实际能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难于"走进来",而非专业人员,相对来说又无法"走出去"。另外又受到人事权在同级政府,业务受上级审计机关指导这一体制的制约,业绩和升迁很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搞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但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责任审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拟就如何搞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问题,做一探讨。(一)严格审计程序,依法独立审计。审计机关按任务建议书的要求,积极与组织部门协商,结合审计力量和审计机关的承担能力,确定一个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由审计机关按管辖原则由各相应的业务部门负责实施。在审计任务特别重时,审计机关可以将一部分企业单位的…  相似文献   

9.
在抓行风评议和纠风工作中,我市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开拓进取,不断加强“人、法、技”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广大审计人员坚持原则、廉政勤政、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同时我们看到,尽管没有形成明显带审计行业特色的不正之风,但是在部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中,宏观意识不够强,审计执法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指导下级作风不够深入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以监督者自居,盲目自满,服务意识差。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市审计工作向高…  相似文献   

10.
首先,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主体是国家、社会和上市公司。一是以国家审计为主导。由于国家审计机关具有足够的能力吸纳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寸参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审计,从而弥补专业人员的欠缺,同时,国家审计机关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审计顺利实施。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的内容可偏重于劳动执法情况和人力资本保值增值情  相似文献   

11.
一、审计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一是非审计专业人员相对较多。这些人员不直接从事审计工作,却占用了审计机关相当大的编制,如我局占28%,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机关的工作效率。由于一线审计人员太少,就无法保证对所有单位或大部分单位经常性的审计监督,特别是重点部门的审计监督。另一方面由于任务压头、经费困难、时间紧张,许多问题未能深入审查,出现个别被审计单位违纪问题未被审查出来的现象,给违纪者带来侥幸心理。加之审计人员缺乏交流,人员老化,业务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特别是电算化审计更是难以适应。二是审计对象非常有限,业务范围越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审视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现状、重要性以及影响审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因素,进而提出如何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的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胃标。  相似文献   

13.
《宪法》赋予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法》第九条、十一条又明确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人员调配、办案经费等受本级政府管辖。这一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市场经济中的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制约着审计机关独立行使监督权,影响了审计机关对一些经济案件的有效监督,使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威慑力有所削弱,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被管辖者难于监督管辖者的经济行为现行体制下,同级审计机关对当地党委、政府机关实施审计,往往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上级审计机关的帮助下,许多制约基层审计机关发展的问题得到解决。例如审计经费得到了有效保障,人员编制数得到增加。但也应看到,基层审计机关在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基层审计机关的发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审计月刊》2012,(4):56
一是合理分工,打造精干高效的审计组。针对审计人员来自四个特派办,构成相对复杂的特点,武汉办按照实施方案优化审计分工,抽调各办精干力量成立了综合分析和物资组,整合力量对宏观政策问题、审计重点研究分析及审计。各延伸审计小组则集中了一批工程造价和财务专业专家,将"报总账、挤水分"工作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6.
审计机关是专司审计监督的部门,按照《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具有审计检查权和处理处罚权。关于审计检查和审计处理处罚的具体实施程序,《审计汉》和《审计汉实施条件》的规定是,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机关专门机构或人员进行复核→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向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处罚意见。  相似文献   

17.
《河北审计》2001,(1):39-39
编辑同志 :在对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中发现 ,很多审计人员把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混淆 ,致使档案中底稿不全或证据不全。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如何区分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读者小刘小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 ,应当对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并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十四条规定 :“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 ,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开户、会计凭证…  相似文献   

18.
一、树立大效益审计理念。整合优势资源 地方审计机关无论是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等现有状况看,要想在效益审计上有所突破,确保审计质量并降低效益审计风险的确是困难重重,问题多多。要解决问题可以考虑尝试打破科室界限,整合工程审计、财政财务审计、农业环保审计、计算机审计等方面的专业审计力量,树立大效益审计理念,整合优势资源,成立复合型审计组。同时,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交流,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审计机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比重,配备熟知经济、工程技术和法律、计算机、  相似文献   

19.
林伟强 《广东审计》2003,(10):17-19
三级复核制度,是指审计机关的整体复核工作,按照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的原则,划分为审计项目组长、专门复核机构或专职复核人员、主管领导或审计机关负责人三个复核级次,明晰工作职能,明确工作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一种复核制度。根据三级复核制度的概念,形成了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审计组长与审计人员的关系,审计复核人  相似文献   

20.
王翔 《陕西审计》1997,(6):16-16
行业审计具有审计时间统一.审计内容完整,审计研明确、审计处理口径一致的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