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副品牌策略的实施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副品牌策略作为中间策略能够较好的集合"纯粹单一品牌策略"和"多品牌策略"的优势并克服二者的明显弊端,但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实施风险。基于降低主副品牌策略实施风险的考虑,企业在产品和主品牌方面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并且副品牌在命名、价值取向、产品特性等方面也都应遵循和围绕主品牌进行。  相似文献   

2.
浅谈品牌运用的三种策略王亚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厂家、商家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要正确运用品牌策略,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首先要了解品牌策略的种类。本文就此作一概述。1.统一品牌策略。统一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在一个成功的品牌下不断推出新...  相似文献   

3.
崔波 《经济论坛》2006,(1):103-105
提起品牌多元化,人们马上会津津乐道于宝洁的多品牌策略,其在全球160多个国家拥有300多个品牌。同时,我们发现同样实行多元化策略的索尼,却始终实行单一品牌策略,并且也很成功。反舰中国企业,在品牌多元化方面也是没有统一的模式:皇明集团下设皇明与亿佳能两个品牌;科龙在空调产品线方面同时推出“双效壬”与“康拜恩”品牌。而同样作为家电巨头的美的、格力却实行单一品牌策略。面对着如此纷杂的多晶牌策略,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4.
多样化品牌策略—越过品牌延伸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泉 《经济论坛》1998,(18):20-21
当品牌策略作为一种成熟的技巧为国际众多的企业所广泛运用时,选择品牌延伸策略,还是选择多样化品牌策略,是令企业家与经济理论界人士颇感棘手的难题。的确,有一些企业成功地实施了品牌延伸策略,例如,索尼公司就用一个品牌推出了它的所有产品。然而,品牌延伸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曾泉 《经济师》1998,(10):24-25
在80年代,当品牌策略作为一种成熟的技巧为国际众多的企业广泛运用时,选择品牌延伸策略,还是选择多样化品牌策略,是令企业家与经济理论界人士颇感棘手的难题。的确,有一些企业成功地实施了品牌延伸策略,例如,索尼公司就用一个品牌推出了它的所有产品。然而,品牌...  相似文献   

6.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良好的企业产品品牌经营策略无论是作为企业系列产品的推广还是新产品的市场开拓都是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制定自身产品的品牌定位、宣传方法、拓展方式等策略时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从下手,更无从谈及企业产品品牌策略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文章正是基于上述因素,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的研究成果卢因行为模型,结合企业品牌策略制定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为企业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品牌策略制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蒋志芬  李坚 《时代经贸》2013,(13):33-33,45
品牌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苹果公司灵活运用品牌组合策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文章对苹果公司的品牌策略进行分析,说明其对中国IT企业品牌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蒋志芬  李坚 《时代经贸》2013,(14):33-33,45
品牌策略是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苹果公司灵活运用品牌组合策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文章对苹果公司的品牌策略进行分析,说明其对中国IT企业品牌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相辅相成,是企业最巨大的无形资产。在竞争激励的商海当中,企业从自己的专营领域出发,突出自身优势,建立起自己独有的文化和品牌策略,是推广企业产品、扩大企业市场、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核心手段。以电力企业的文化品牌建设为立足点,通过对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兴电力局、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等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成功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对于拓宽企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品牌联合与品牌延伸作为两种典型的品牌策略,其积极的市场效应已得到理论和实践验证。但企业究竟该如何抉择这两种策略?影响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对此,以高科技行业为背景,实证对比了新产品与现有品牌产品技术在完全交集、部分交集及完全无交集3种情况下的品牌延伸与品牌联合策略效应。结果表明:在高科技行业,新产品与原产品的技术交集程度是决定企业品牌策略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具有完全技术交集时,两种策略具有相同的市场效应,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目的选择不同的策略;而具有部分或完全无技术交集时,品牌联合会带来更大的市场。该结果可为企业充分挖掘现有品牌价值、制定行之有效的品牌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双品牌策略是指企业在某项产品上设定一主一副两个品牌的策略。其中主品牌代表产品的声誉.是产品品牌识别的重心和顾客的价值取向:副品牌则代表该项产品的特征与个性形象.是顾客的情感取向。双品牌策略兼容了统一品牌策略与多品牌策略的优点。它既可保证公司产品均能在主品牌伞下受益.收到“一荣俱荣”之功效.又能减少因个别副品牌失败给整体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贸易中,当跨越或绕开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新贸易壁垒等政策壁垒之后,品牌壁垒会成为最后的贸易壁垒。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具有大量强势在位品牌的品牌强国的品牌壁垒。如何跨越品牌壁垒就是当前及未来我国在逐渐跨越其他种种国际贸易政策壁垒后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品牌经济学角度定义了品牌壁垒,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了跨越品牌壁垒的品牌策略,在从品类创新的品牌战略角度分析了战后日本崛起的品牌策略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品牌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3.
扩大品牌策略又称家族品牌策略,是指企业的不同产品采用同一厂牌商标,或在一母品牌基础上衍生出众多子品牌。这一策略在目前“企业识别系统”(CIS)日益被推崇的情况下,倍受企业家们青睐,以为通过这样的系统推销,就可大大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然而,事实证明,由于消费者和企业思维方式不同,扩大品牌策略有很大局限性。门南公司的经营失败就是很好一例。  相似文献   

14.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由过去的产品竞争开始转变为品牌之间的较量。本阐述了企业营销中的几种品牌策略,并对企业实施品牌策略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纵观我国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大环境经济全球化等背景,对制药行业药品品牌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客观的、更高的要求,制药企业高度重视上市产品品牌的成功建立和维护,药品品牌也日益成为制药企业占领市场、保持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成功的品牌管理已成为企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为企业创造财富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分析品牌管理在制药行业中的意义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制药行业药品品牌策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琰 《经济师》2007,(10):8-9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出现是流通领域中批发商、零售商与制造商三者之间地位不断变化的结果。随着行业合并以及零售商自有商标产品的增多,传统渠道中的分销能力也开始从生产商转移到零售商手中。零售商的自有品牌策略对零售商树立信誉、增加利润、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我国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发展的意义及现状出发,对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程燕蓉  潘孝富 《经济视角》2012,(3):50-51,49
随着脑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基于脑科学的营销策略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并为科学地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学和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各个领域中获得了迅速地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基于脑科学的品牌策略中关于品牌人格化、明星效应、品牌延伸和品牌影响力几个方面相关研究进展,为探究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研究拓展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张剑 《生产力研究》2004,(8):163-165
品牌延伸是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但是 ,品牌延伸战略存在诸多风险 ,作出品牌延伸战略要充分考虑品牌核心价值与个性、新老产品的关联度、行业与产品特点、企业的财力与品牌营销能力、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与产品的市场容量、市场竞争格局与竞争者的品牌策略、企业发展新产品的目的等因素。在实际使用品牌延伸战略时 ,要充分考虑产品支持、新业务本身的成功和副品牌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脑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基于脑科学的营销策略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并为科学地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学和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各个领域中获得了迅速地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基于脑科学的品牌策略中关于品牌人格化、明星效应、品牌延伸和品牌影响力几个方面相关研究进展,为探究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策略研究拓展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入世以来,国外具有品牌优势的产品大量地涌入和抢占国内市场,我国企业,尤其是没有创建品牌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地来自国外产品的竞争压力。目前,我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制定和实施品牌策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只是针对我国企业提出一些可供企业参考的品牌策略建议和选择。希望我国企业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企业的品牌策略,与“外敌“抗争,乃至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