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望梅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113-115
城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籍大学生凭自身的优势,回农村基层就业不失为一个双赢的选择,既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新鲜血液,改善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促进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行户籍制度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根基,使农村籍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形成了一定的差距。无论是目前的在校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还是未来的就业,农村籍大学生都因此而经受着较一般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困扰,甚至可能诱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3.
王微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生存影响巨大,很多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在城市里收入水平低、工作变动频繁、生活压力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边际人。对这一群体诞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边际人的诞生有社会和个人两方面。进而总结出解决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成为城市边际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也能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内生动力.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仍面临政策支持不足、落后观念阻碍、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许多农村籍大学生在乡村振兴舞台上无法发光出彩.因此,应加大政策扶持,促使农村籍大学生能够回乡;加强观念引导,促使农村籍大学生愿意回乡;加强能力...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城镇和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农村大学生在这种差异背景下面临就业中的种种心理问题。高校作为就业指导方必须在思想上和政策上做好两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才能解决好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与企业在多方面的就业能力认知上都存在差异,实习与高校就业服务对缩小差异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实施过程离不开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就业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虽然东北地区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资源,但当前东北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却出现了就业率下滑、就业外流等一系列问题.东北地区大学生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各类因素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呈现出了显著的阶段化和差异化特征.因此,东北地区应正确看待和大力培育民营经济的发展,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结合经济发展阶段适度调整和提升东北地区就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坚持产业结构转型,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大学生就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运用课题调查资料,对影响我省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云南省三大产业发展对就业的不同吸钠能力,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了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发展趋势,力图在现状的基础上找到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的最佳途径,破解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客观来说,农村大学生有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但他们不是天生的弱者。首先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给农村家庭、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来阐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影响,再从农村大学生与普通打工者以及城市大学生的就业地位的比较和二元结构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最后提出从国家、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大学生个人五个方面来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3.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是它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教育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慢慢转为大众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已处于大众教育阶段。既然是大众教育,可想而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如何让大学毕业后就能顺利就业已不再是少数大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的稳。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趋势,从高校、社会与个人等多方面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对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调查显示,不同消费水平的大学生在就业期望值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对于德育工作者而言,关注大学生消费水平差异,分析其与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探寻一条适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就业教育新路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也逐渐由单一的以农为主的自然就业式向多元化的就业模式转交,同时农村妇女的就业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现阶段农村妇女新的就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女性劳动力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使得农村女性在就业方面,与男性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女性就业的主阵地还是农村,这一现状不仅阻碍妇女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还直接影响劳动力生产事的提高及整个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此,有必要对农村女性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农村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满足农村人才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障。但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较差,应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职能,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的就业现状的分析,可以从就业人数、就业结果、就业观念、就业倾向、就业渠道、就业专业、就业学历、就业服务等方面进行切入,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