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集体经济》2010,(3):27-27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煤炭消费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绿色发展问题上责无旁贷。我国单位GDP能耗不但远高于日美,而且是印度的2.8倍。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到116.15亿吨(碳当量)比2007年增长91.3%,占2007-2030年时期全球新增量的48.6%。  相似文献   

2.
能源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煤炭第一大消费国,世界第二大石油、电力消费国。自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能源消耗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可见,能源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瓶颈"。本文利用能源产销量、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分行业能源消费量等一系列指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来测度中国能源问题的各方面约束。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十年中,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领域也概莫能外。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能源战略来实现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十年中,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领域也概莫能外。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能源战略来实现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已经成为石油气资源的第二大消费国,第三大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在未来二十年内将达50%以上。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就能降低对外能源依存所带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压力。中亚与我国毗邻,能源蕴藏丰富。我国与中亚进行广阔的能源合作,将十分有利于构建国家能源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6.
1月6日,由印度主办的“亚洲主要石油供应国与消费国部长级圆桌会议”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这是亚洲主要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首次举行石油峰会,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主要石油消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等8个中东主要石油生产国,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能源机构和国际能源论坛的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这次亚洲石油峰会的主旨是,亚洲主要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通过加强地区性合作,确保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达到促进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中国油气安全最重要的地缘选择之一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中国的常规能源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石油。近年来,中国经济对石油需求的年增长速度已达到16%左右,远远超过世界6-7%的平均水平。预计到2010、2015和202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45.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俄罗斯作为地理接壤的两个大国,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两国实现了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建立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能源合作是中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俄作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和生  相似文献   

9.
日本能源供需现状及能源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是支持日本经济增长的四大能源支柱.尽管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日本仍然面临着诸多能源问题,包括能源对外依存度高、核电发展面临压力、生产生活领域耗能问题突出、可再生能源计划进展缓慢等.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政策的一系列措施,以应对能源问题和不断变化的能源形势.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能源战略体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日本是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而日本自然资源极其匮乏。为了保障能源供应,日本制定了明确的能源政策目标,并围绕着能源政策目标的实现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能源战略,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能源战略体系,在能源储备、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和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本国的能源安全度,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解决迫在眉睫的能源安全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中国这辆经济快车每每在加速前进时,能源的制约和瓶颈就显露出来。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九成能源自给,但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却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节节攀升,成为中国经济“向上之痛”。  相似文献   

12.
从建国之初起,能源产业在曲折中逐渐发展壮大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形成了能源产业体系.能源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支撑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一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供需缺口却不断加大,同时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单位产值能耗较高,这对于我国的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出口贸易一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出口领域的高耗能情形却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此外能源大量消费而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研究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分析二者的因果关系对于节能降耗、提高利用能源效率以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文章还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具体的结论以及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苏联是能源大国,其能源产量和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苏联的能源政策不仅对其国内经济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苏联能源政策问题又是一个十分复杂、涉及面很广的问题。研究苏联的能源政策对我国制订能源政策,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下面对苏联能源政策的几个问题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一、苏联能源生产发展过程。苏联能源生产是为其总经济战略服务的,能源生产在苏联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苏联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苏联经济战略是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种可持续再生的清洁能源,对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不久前国家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其发展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15.
李拉 《产权导刊》2010,(9):8-10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近年来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因此,铁矿石的定价权问题也就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引致的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受国内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短缺约束能源产供能力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情况下,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石油进口对外依赖度也随之节节攀升。为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能源贸易发展状况、能源安全现状以及影响能源安全的制约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寻求加快中国能源贸易发展、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拉 《产权导刊》2009,(9):8-10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近年来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因此,铁矿石的定价权问题也就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李艳丽 《特区经济》2008,228(1):81-83
美国的石油储备有限,并且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安全历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美国为维护和促进石油供应稳定,实施多项战略,其中通过与主要石油供应国签署FTA,并在协定中加入能源条款是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NAFTA中的能源条款为例进行分析,并为我国实现石油安全战略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鉴于中亚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凸显,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选取了12个主要经济体作为样本,对新世纪中亚国家的能源生产、消费及出口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予以分析。分析得出:从生产地位来看,中亚国家与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同属一类;从消费地位来看,中亚国家不属于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国;从出口地位来看,其生产地位和消费地位共同决定了中亚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出口地位越来越重要;综合能源生产、消费和出口地位来看,中亚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凸显,与美国、俄罗斯、伊朗、埃及和印度同属一类。同时,分析还显示,与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中亚国家开展合作应该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宜琪 《发展》2006,(6):49-50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能源战略和国际能源市场产生深刻的机制性影响。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如何在正确把握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实现中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明确中国的能源战略取向刻不容缓。一种很有市场的观点认为,能源供应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中国能源引发的问题将严重影响世界能源安全。中国油气消耗大幅上升已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美日欧等传统石油消费大国的警惕。西方舆论不时推出“中国推高国际油价”,正在进行“扩张”,其“巨大的能源需求将加剧国际和地区竞争和冲突”等论调,声称中国已对美日欧构成威胁。能源领域的“中国威胁论”逐渐显现,能源需求带来的国际摩擦和冲突将难以避免,中国在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时势必增添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