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传统公有制理论的反思认为,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一群人共同占有的形式,其和私有制的区别仅仅在于生产资料是归个人单独占有还是归一群人共同占有,至于占有者是不是劳动者,并不是决定某种所有制是否是公有制的必要因素;公有制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因而不能将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直接等同起来,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公有制;公有制的内在矛盾是所有者的二重性,这个矛盾首先要外化为公有权主体和公众的矛盾,因而公有制不管其性质如何,其实现形式必然表现为公有权主体所有制;所有制的核心是占有基础上形成的所有权,所以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实质上是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同理,公有制实现形式也是公有权的实现形式,因此,把股份制等资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等同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王孟山 《全国商情》2009,(17):126-130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我们正确区分传统公有制、原始公有制和现代公有制.本文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原始公有制的论述,认识到原始公有制不是排除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是个人在劳动(工作)中对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它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发生.传统公有制取消了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实际上体现为劳动或工作中的个人占有,是原始公有制的现代翻版,是经济体制僵化和不正之风的根源.现代公有制应该是公有制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统一.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实际上说明社会主义应该实行现代公有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制度因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不同,可分为效率和公平统一的理论社会主义和主体多元的现实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主义产生的基础不同,占有主体范围不同,占有结果不同,因而管理体制不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恢复现实社会主义的管理模式,改革过去用理论社会主义管理体制和方法管理现实社会主义的超前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所谓公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所有制形式,它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从公有制为主体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上辩证地说明,才能深刻地理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需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问题,过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过一些误解。现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在生产资料的量和质的方面要体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要联系生产力状况,联系市场经济体制和人们的思想素质,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有经济活力增强,规模增大,但控制力、影响力有所下降。公有制主体地位下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带来过量投资、重复建设、比例失调、影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需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公有制的系统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体制下公有制的基本特征是过于抽象化和单一化。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就制度而言,就是探索公有制从抽象到具体;由僵化到灵活的途径、形式和内容。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与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就是要建立目的与手段相统一、所有与受益相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规范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公有制。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王孟山 《全国商情》2009,(5):134-136
邓小平理论关系到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成败和社会主义的前途.邓小平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个人所有制"的统一,是现代公有制理论的雏形.而传统公有制是公有制与个人使用权的统一,是原始公有制的现代翻版,是经济体制僵化和不正之风的根源.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现代公有制理论"的雏形,可以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方向,逐步建立以现代公有制为基础的、共同富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以我国公有制和其它经济成份并存这一重要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并存”的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后果当中提炼出了最突出的问题,并给以多视角的分析,最后给出了“并存”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中重要性的分析,强调只有坚持邓小平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论,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性质,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17.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在我国改革的实践中探索的道路。邓小平结合中国实践,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统一性,股份制是二结合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8.
19.
王孟山 《全国商情》2009,(11):120-126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发展,需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商品的二因素:物质因素和劳动因素,并从二因素出发说明商品的价值.把科学的抽象和简单的抽去区别开来,恢复了物质因素对商品价值的作用.提出劳动力与需求度共同决定商品价值的新价值观.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现代经济学统一的结合点.说明生产资料中的潜在价值和剩余劳动共同创造了剩余价值,由此提出了劳、资共享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和新的剥削理论.从而论证了公有制和个人所有制的统一,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发展--以现代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存亡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