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第一条为引导和规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行为,促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国家有关外商投资及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利用外资将国有企业、含国有股权的公司制企业(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除外)改制或设立为公司制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为(以下简称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包括下列情形:(一)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人将全部或部分产权转让给外国公…  相似文献   

2.
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了《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它将与此前出台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一起,构成我国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政策体系,对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目标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必须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可以说,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史上,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问题尚是首次被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可见其意义的非同寻常,它关系到我国国有经济的未来走向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既然已下定决心要实施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那么紧接下来的问题是明确改组的目标。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目标的确定,应该考虑到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涉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的法规和办法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领域形成了从WTO协议框架下外资并购业务的开放。外资并购正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新亮点。这些政策法规颁布以后外资并购在中国将如何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施中可能遇到什么难题,如何控制和防范外资并购中的风险,外资在改组国有企业中会有哪些难点,如何利用外资并购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举措对外资并购的影响,境内企业应如何制定相应对策,这一系列问题您都可以通过本期沙龙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经颁布施行。依照《公司法》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笔者就围绕国有企业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问题浅述己见。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依照《公司法》,国有企业应视不同情况,分别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由此,根据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企业要形成包括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便于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第75条,第81条对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规定了与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的要求。 一是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其发起人可以少于五人。即使一人作为发起人,也可以将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按《公司法》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是解决企业利益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国的国有企业均为国有独资企业。传统的国有独资公司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必须按《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进行改组和规范,这在理论界已呼吁多年,《公司法》也已作了明确规定,但目前国有公司真正按《公司法》改制的还不多。《企业法》与《公司法》的并行,成了《企业法》对《公司法》的对抗。双轨制造成旧有国有企业的改组步履维艰。 国有企业按《公司法》重新建制,资产问题是企  相似文献   

8.
在这期上……党的十五大之后,持续一段时间“姓公”、“姓私”的争论平息了,股份制改组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舞台。《股份制改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一文,全面介绍了纺织行业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的情况,并对大、中、小型国有纺织企业的改组、改造...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应把加快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作为当前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建议》有关今后15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摘要)中共中央《建议》指明了国有企业今后15年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部署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改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马玉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就为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组和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经贸委新近发布的《“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称,鼓励非国有企业、个人和境外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推动非上市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调整和股权交易。通过逐步减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纲要》指出: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主要运用市场机制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和整体素质。冶金、煤炭等传统产业中的国有大型企业,应采取主辅业分离等有力措施,增强主业竞争力,吸引社会投资,实现产权多元化。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等形式,将国有独资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通过“改组、联合…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邓荣霖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并于199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本文简称《公司法》),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法...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张振西由于电力行业的行业性质和特点,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关键问题,须是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一、公司化改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并对此作了专门的强调和阐述,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主要是指将传统国企改组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国企公司制改革不是新鲜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以来已开展20多年。到2016年底,中央企业的子  相似文献   

17.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探索国有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使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是搞好国有企业的现实选择。 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7月,在考察了华东和东北国有企业后,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三改一加强”的指导方针,即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改革,就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搞好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改组,就是调整不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促进存量资产的优化,重组企业产权,实现规模效益,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改造,就是加快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步伐,提高企业的素质。加强管理,包括加强质量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等等,向管理要质量、要市场、要效益,把这四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即称之为“三改一加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和全国八届四次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重申了这个正确的改革方针。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作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的主要内容有:(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3)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4)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5)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6)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7)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企…  相似文献   

19.
政策     
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6月26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会议强调,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10,(2):48-48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支持配合国有企业监事会开展当期监督工作,提高监督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等的有关规定,国资委制定并下发了《央企业支持配合监事会依法开展当期监督工作规则(试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