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杨小瑜 《商》2012,(11):102-103
环境权是当今社会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环境权的含义,然而作为环境法律核心内涵的环境权理论以及少数民族环境权理论,在环境法律中却还没有得到明确的体现。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则是经济发展不足以及传统法律对环境权保护不足两方面。从行政法的实体法和诉讼法方面保障环境权,民法和刑法是通过法条中的内容来督促有关部门来实现环境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环境权一般被认为具有私权或公权属性,对环境权属性深入分析后认为环境权具有公权和私权的属性的同时还兼而具有“公益权”属性,指出了环境权的社会权属性之现实意义在于公民可以通过主张“公益性”的环境权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使环境公益诉讼的建立在法理上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公民环境权的概念展开论述,交代了公民环境权法律化的非常意义,详细阐述了我国公民的环境权及其法律化的可行性,并就立法实践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向华 《商业时代》2012,(16):105-106
公共信托原则是环境权保护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公共信托原则下我国环境权制度的理论研究,深入揭示我国环境权制度设定和运行中的诸多弊端,并为弊端的解决指出合理有效的途径,以期为我国环境权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农民环境权现状的实证分析遵循的逻辑思路是,首先在对调研问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展示了农民环境权受损的总体状态;在农民环境权受损的真实状态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环境权的现实利益格局,试图探讨农民环境权受损背后的真正原因;得出农民环境权受损实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简述环境权     
随着环境权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开始了环境权的立法实践。环境权是一个模糊的理论术语。作为一种法律权利,迄今为止,仍然争议颇多,本文从环境权私权性的角度对环境权的主体、特征和性质等进行简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王芳 《中国市场》2010,(22):147-148
环境权理论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建立,至此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有关环境权性质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目前,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把环境权纳入人权、自然权、公权或私权以及公私权相结合的权利范畴。  相似文献   

8.
LI Qin  李琴 《国际经贸探索》2007,23(12):41-43,52
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在WTO框架下实现环境权是必要、可行且有效的.WTO以环境保护为其宗旨,已有诸多关乎环境保护的贸易条款.在WTO框架下实现环境权,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制度;另一方面应以人权方式处理贸易改革.  相似文献   

9.
环境权解析     
环境权本身是从人权的视角提出的,因此环境权的本质是固有的、普遍的人权.固有人权是指环境权是人与生俱来所享有的权利,是每个人依其本性和尊严应该享有的权利.普遍人权是指在客观上其主体具有普遍性,在主观上人们对其能够达成共识.因此环境权的主体只能限于每一个自然人,而不包括所谓的后代人、法人、国家以及非人自然体.环境权的客体应当是"物",即整体"自然环境",至于影响环境的行为不宜作为环境权客体.环境权的内容是享有适宜的自然环境,"适宜"是指整体自然环境的适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问题的越来越突出,环境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权开始为大家不断认识。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权,环境权在具有人权的一般属性的同时,与传统人权相比,无论是其概念本身还是权利主体,环境权都又区别于传统人权,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同时,就如同传统人权,在环境权的饯行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也为传统人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资源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资源的市场交易和权利义务的划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公民、国家、企业以及非盈利性组织都是环境资源的利益相关体。并且都具有成为环境会计主体的可能。由于它们在环境产权结构中的地位差异,造成公民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经营权利受限,从而不适宜成为环境会计主体。企业则因为缺乏政府以外的约束力,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动力有限。国家则由于在环境资源产权中处于实质性控制地位,并且具有披露信息的动力,是环境会计主体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杨仕兵 《财贸研究》2012,23(2):151-156
人们消费社会产品,在法律上必然存在消费该物品的权利,否则就可能存在其他权利或权力阻止人们消费这种物品。设定公共物品权具有重要意义,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理论、自然法思想和社会连带思想、分级财政与公共财政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公共物品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体现,属于应有权利和社会权的范畴,具有非独占性和平等性特征,属于基本权利,但不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耀军 《财贸研究》2004,15(1):107-111
长期以来 ,环境经济学家一直主张在环境政策中更多地发挥经济动力的作用 ,其中排污权的确立及其交易即为其中一种重要方法。排污权的理论来源于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 ,认为环境问题是由于市场的负外部性而导致的 ,排污权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药方被开出来的。虽然排污权的确立及其交易对环境保护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较好地协调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产权的作用机制在于产权制度使财产所有者有动力关心财产的使用和增值,使所有者的努力程度与财产收益正相关。对于不断发生“公共物悲剧”现象,应科学界定环境污染的初始产权,完善环境污染权的交易制度,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郭福良 《中国市场》2007,3(45):16-17
电动自行车的"禁"与"行"在我国不同地区正经历着不同的命运,本文以权力与权利为切点,运用社会功利主义法则,从法理上探讨了电动自行车应禁还是应行。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首先在立法上确立了所有权保留制度。该制度以价金清偿完毕作为所有权转移的停止条件,买受人提前享有对标的物的占有和用益,出卖人以作为物权的所有权保障其价金债权。然而,我国有关所有权保留的法律规范仍缺乏体系化与可操作性,同一法律部门下的法律条文存在冲突。通过对所有权保留法律性质的考察,结合德国民法理论与我国现实立法,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所有权保留法律性质为附停止条件的物权行为,能否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不影响买卖合同无条件生效。(2)担保理论仅在功能上体现了所有权保留的特征,不能替代附停止条件物权行为理论。(3)无论买受人是否行使回赎权,出卖人行使取回权则导致合同解除。  相似文献   

17.
中央对地方的环境执法监督是中国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环保约谈这一准自然事件出发,以合法性理论和震慑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执法监督显著地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即与未被环保约谈地区企业相比,环保约谈显著地促进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绿色转型;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主要发生在被环保约谈的下一年。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渠道探索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通过降低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环境成本、提高环保处罚力度,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研究结论揭示了环境执法监督的长期经济后果,为完善中国生态环境督察体系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公司经理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民商事权利在我国先行法律中并没得到很好体现。本文从考察各国有关经理权的法律规定入手,对公司经理权的内容、行使方式及其限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对我国公司经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和思考。认为对经理权的立法应从民法和商法两个层面分别作出规定,并将我国公司法上的经理职权改成经理权,并适当扩充其权利内容。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公司法考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兴权 《商业研究》2006,(14):139-143
股权分置改革,实质是对股东关系的再次调适,具体推进应当符合公司法的基本原理与制度。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并不属于公司法意义的类别股,虽然其流通权利有差异。股权分置改革实质是对既有合同条款的变更,应当符合合同变更的基本原理,非流通股股东遵从流通股东的同意、赔偿由此带来的损失,并且负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在公司法上,这些合同条款变革原理表现为股东提议权、知情权、表决权以及异议股东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法》等环境法律体系日渐趋同的多元共治理念,渗透并引发环境法律制度体系的结构性转型;国内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核心功能不能容纳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的制度功能;信用制度与信息制度错序产生的国内外法治及社会环境迥异等,决定了我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的正当性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