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页 《市场周刊》2005,(24):9-9
国际钢铁协会(IISI)最新推出2004年全球80家粗钢产量排名居前的钢铁公司名单。按照该排序表,阿塞洛集团、米塔尔钢铁、新日铁、JFE、浦项及宝钢等6家钢铁公司2004年粗钢产量分列前6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资产为主。本文估算了2010—2016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借助广义矩估计法(GMM)识别其影响因素,以解释美元资产占比高的原因。影响因素的引入源于三类持储动机,由于投资组合动机和交易动机已形成共识,本文重点对预防动机影响币种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反映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相关因素显著,说明中国持有高额美元资产主要是基于美元在贸易、债务支付中的广泛使用和"安全资产"属性;反映投资组合动机的收益风险因素并不显著,这解释了危机之后美元贬值、收益率下降,但中国并未大幅减持美元资产的现象;此外,惯性使得美元地位更加稳固。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中国的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以及促进人民币储备职能的发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商》2002,(11):101-101
2001年,我国生产加工及出口手表8.7亿只,生产制造时钟3.8亿只,分别占世界产量的76%和87%。中国钟表生产大国的地位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学术)》2011,(9):46-46
近日,2010年全球钢铁企业20强名单出炉,中国的钢铁企业在前20名中就占据了9席。除了安赛乐米塔尔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钢企外,我国的河北钢铁集团和宝钢集团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全球钢铁十强中我国的钢铁企业就占据六席。  相似文献   

5.
《华商》2011,(3):22-22
3月9日,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矿业交易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仅占全球矿业交易额的6%,而加拿大占36%,美国与澳大利亚各占16%。截至2010年的过去十年间,中国总计完成400宗并购交易,交易总额近4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正>●总理解读——转变发展方式,要彻底转变唯GDP观念温家宝总理:转变发展方式"知易行难",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标准。所谓创新机制,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鼓励科技进步、人才成长的机制。决定一个国家发展主要在教育和科技。有两个数字比GDP更为重要,一是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是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两条就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创新力量,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7.
总理解读——转变发展方式,要彻底转变唯GDP观念温家宝总理:转变发展方式“知易行难”,难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创新机制和干部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8.
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入世压力最大的是农业,不过,估计中国入世头5年,进口农产品只能占据中国5%的市场,入世后10年,中国也只有沿海省市粮食市场会受进口产品侵占;因运输成本问题,进口货竞争力仍然不强。国内专家预计,入世头5年,将有超过半数的国有企业面临淘汰,上千万人失业,再加上农业面对冲击,估计有500~1000万农民失业,而新加入劳动行列的人口又有2000万,这要求未来5年社会必须为4000万人安排就业。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入世后5年内进口农产品只能占5%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王蕾 《国际市场》2003,(8):13-13
中国国际皮革展、中国国际鞋类展和国际时装及时尚配饰展2003年9月3日至5日将存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同时亮相。日前在申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眼下,中国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皮革生产国和贸易大国,在原料和资源、产品产量,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均名列世界  相似文献   

10.
点评:“决定奢侈品售价的主要因素不是关税,而是消费者的态度。”奢侈品售价之所以长期居高不下,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热捧造成的。冷静思考,理性消费,或是促使奢侈品回归合理价位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贸易》2014,(4):19-19
尽管近年来中国股市表现不尽人意,但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近日发布的《2014年全球投资者情绪调查》结果依然显示,中国投资者对2014年的股票市场表示乐观,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市场将回暖,投资者对房地产、股票及非金属大宗商品的兴趣尤其浓厚,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经济环境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光顾不同零售商,通过多种渠道比较商品价格和了解促销信息,以求买东西尽量少花钱:此外,消费者为减少购物时间,迫切期望加快结账速度,并更愿意与提供自助服务的零售商打交道.  相似文献   

13.
晚明时期,西欧列强与中国发生了最初的接触。二者各自代表异构的体系,其交往的过程就是体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在经济上,西欧民族国家体系与明朝的天下体系产生互相吸纳的倾向,然而两个体系都没有真正瓦解对方;在政治和外交上,两个体系之间并未产生意义重大的互动。在文化、文明认知上,晚明时期西欧的到来促使中国融入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协助了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也让中国完善了自身的天下观念。秉承全球史观,通过经济贸易、政治外交、文化认知这三个领域的分析得出:西欧列强在晚明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处于并行者、有限的参与者的地位,没有从根本上撼动中国的传统天下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