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一书的作者约翰·托马斯教授通过对公民参与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对该领域各时期的公民参与理论进行总结和反思,继而在本书中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明确的公民参与的操作指南,从而在书中构建了一个有关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正如副标题所言,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实质上是为公共管理者所提供的一种新技能和新策略,本书也为公共管理学者提供了一种研究公民参与方法和过程的有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提高公民政治表达的自由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网络在以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推动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唐桦 《发展研究》2008,(3):48-50
公民参与不仅仅是重塑政府的动力,也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公民参与可能发展民主价值,但并不必然对所有方面的政策问题解决都带来积极的效果.托马斯综合整理了当前公民参与的际遇和挑战,深入剖析公民参与的优点和内在缺陷,最深刻地触及了代表性问题.本文力图对托马斯的理论进行评述,客观呈现其对中国目前的公民参与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民参与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分析 公民参与可以从个体和整体两个方面来看,个人参与是指公民以个人身分单独参与政治活动;组织参与是指与他人合作以特定的团体形式参与政治的活动,它在引导其成员关心政治、动员其成员参与政治活动、培养其成员的政治参与热情、控制政治活动渠道等方面具有优势.总得说来,无论是以个体形式还是以团体形式参与政府的政策活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需要公民的集体判断,公民参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为避免“公地悲剧”尴尬局面的必然选择。从话语民主理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公民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完善性和公民淡漠的问题,以及官僚式的独白现象。因此,要构建公共能量场确保可持续发展政策执行过程公民话语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行一些人的对话参与可持续发展,通过“重复性实践”使可持续发展中的公民参与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奠定了基础,在我党的有效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公民能够广泛深入地参与政治生活,使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入一个新里程.由于我国国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还不成熟,应进一步丰富公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创新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加强政治参与的宣传,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拓展和建立新的政治参与的渠道;推进市民社会建设,枸建扩大公民合理有序政治参与的环境和备件;健全、完善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7.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性、积极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课题.公民意识是民主意识的基础,宪法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我国传统的出世和入世思想都是以官本位为基础的,严重地制约着现代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的发展.就公民的宪法意识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个至上"是我国当代宪法意识的灵魂,以此为指导促进理性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公民参与预算监督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当前公民参与的秩序不佳,效果不足亟需创新公民参与预算监督机制。试图通过剖析温岭以代表工作站为依托的公民参与机制剖析,将成熟的事前监督机制引入温岭预算监督的全过程,以期创新公民参与预算监督机制,提升公民参与监督秩序与效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行政改革与政府改革已成为中国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以行政改革为视角,考察了德国在提高地方层面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提供这两个领域的改革,并介绍了几种公民参与形式以及促进公民参与的机制.本文对德国近10年来行政改革经验的总结,于当下中国的行政改革或许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中,公民参与是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公民进入公共领域生活、参与治理、对那些关系他们生活质量的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不断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我国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政府不是万能的,这就要求公民要积极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的失职及缺陷.当前,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却存在着诸多困境,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构建公民的文化建设,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当下公民社会的发展还不完善,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意识薄弱,参与机制短缺以及制度的不完善等导致了公民参与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的存在阻碍了公民参与进程和民主治理的推进.因此,依据公共政策性质和合法性要求,选择适度且均衡的参与途径与策略,辅以具体的完善公民参与的措施,是消解公民参与实践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大陆法系行政调查中公民调查义务的规范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经济研究导刊》2009,(14):211-213
行政调查是行政机关的重要权力活动之一,是进行行政处分与决定的基础。大陆法系各国对公民调查义务的立法规定,体现了现代行政法治发展中公民从完全被动接受管理的角色逐步发展为协助行政机关、共同参与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理念。针对大陆法系九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行政程序法中公民法定调查义务的四个方面:提供相应文书资料、参与事实调查、拒绝履行协助调查义务的法定事由和不履行法定调查义务的后果作了规范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俊哲 《时代经贸》2011,(12):42-4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提高公民政治表达的自由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网络在以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推动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手段,政府应当建立以公共服务质量为基础,以公民参与自治为中心,建立多主体互助参与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建成高效、透明、公平、民主、面向社会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4.
针对西方代议制的困境,虽然西方主流政治学理论主张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但也有个别政治学者主张限制公民政治参与.不过,无论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论,还是限制公民政治参与论都有自己的理论不足.在我们看来,在对待公民政治参与时,既不能盲目地扩大,也不能一味消极限制,而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适时适度地引导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  相似文献   

15.
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公民参与渠道少;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公民基本科学素养水平较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监督薄弱等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去改善:拓宽公民的利益表达渠道;扩大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在多方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场攻坚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种力量的配合,虽然公民的参与有独特的优势,但在目前的治理过程中公民力量却是一块短板.通过对公民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现状、困境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推动公民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贫富差距极度悬殊、种族和教派冲突频繁发生、政府效率低下的环境中,印度的公民预算组织积极投:身社会变革,促进公共参与和政府创新.他们创造出"公民报告卡"、"预算分析"、"预算跟踪"等公民参与预算的方法,以强化内在于公共预算中的政府问责制.他们的思想、观点以及一些具体做法对我国的公共预算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关于公民参与的研究中,管理者与公民之间的信任问题时常被忽视。如果没有信任,那些倡导、授权、促进公民参与的政策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而经验证明,管理者很难给予公民真正的信任,其原因是管理者对公民能力的质疑以及公民参与的高成本、高风险的预计。由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否直接决定着公民参与的程度,而公民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方面实现的,所以要推进公民参与就必须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方面寻找契机以促进管理者与公民之间信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积极公民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础,但是积极公民的形成并不容易,有不同的进路,也需要不同的要件。本文以湖北省秭归县幸福村落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山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等相关地区为参照对象,通过比较视角的案例研究,考察积极公民的形成条件、形成进路和演进类型,并得出以下结论:"理想类型"积极公民由获得感、参与、组织和自主性四个要件构成,不同要件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公民或者积极公民。对于非贫困社区来说,如果有一定的参与就有可能形成积极公民,即"参与型积极公民";对于贫困社区来说,积极公民的形成不仅需要参与,还需要获得感,即"获得参与型积极公民"。这既是积极公民形成的基本路径,也是积极公民形成的基本要件,可以称为"基本类型"积极公民,在此基础上增加要件可以形成更加"积极性"公民;在此基础上减少要件则可以形成普通公民或者冷漠公民。  相似文献   

20.
汤琳俊 《江南论坛》2009,(12):31-32
在我国,听证制度是个舶来品。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被确立为改革的目标取向,立法听证制度才被我国法学界所接受并在实践中广泛运用,但还远远未达到现代法治和民主政治的要求。从公民参与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听证会制度存在问题的关键,不仅是它还没有成为公民参与立法过程的一种正常的渠道,而且在于听证制度中存在公民参与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