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股东(或其代理者—董事)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营者可能做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现状决定了其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问题更为严重。因此,笔者试图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寻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一、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企业所有者的“团体”化是造成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根源。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全体人民,所有者是一个“团体”,而“团体”是无法直接监督和激励其代理人的,通常是选一个代表(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来行使委…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理论的其中一个分支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政府是国有企业资产的委托人,将企业资产管理的权利委托给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经营者是国有企业资产的代理人,代理所有者承担资产增值的责任。所有者和经营者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签订委托代理和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导致了“代理问题”的出现,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的规避型风险态度,导致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了使双方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种活动,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从而达到双方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占.一股独大;国有股权虚置,经营者成为企业实际所有者.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公司治理结构混乱,经营者集公司决策权、委托权于一身,委托代理关系严重失衡。股权分置作为中国股市最根本的制度设计.一直为非流通股股东提供了天然的制度屏障.严重地侵蚀了广大中小股民的合法利益、长期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到股权分置产生的危害.努力抓住股权分置改革契机.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股权激励机制是应对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方式.适宜的股权激励机制有助于实现股东与经营者利益一体化,从而避免委托-代理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以国有企业青岛海尔为例,分析了该企业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过程及相应时期的财务数据状况.从财务数据来看,青岛海尔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协调了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利益,客观上使得公司全体有动力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了净利润的增长.同时增加了公司资本,使得经营营运资本充足,保证了偿债能力,降低了风险,促进了经营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两权分离引发了委托代理关系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为了解决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委托人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来规范、约束并激励代理人,从而减少代理人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委托人的利益。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内部控制问题入手,通过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论述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含义,并指出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有股本主体缺位,股东控制权残缺,更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并提出改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负债契约的产权特征 根据詹森和麦克林的观点,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经营者与股东因效用函数不完全一致而产生利益冲突,由此带来一定的代理成本。为解决经营者的代理问题,就必须设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经营者行为,负债契约就是抑制经营者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而降低股权代理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威廉姆森指出:“与其把债权和股权看做融资手段还不如视为不同的治理结构。”可见,负债与公司治理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公司制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与企业的经营者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因此会产生“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关于企业的激励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公司股权的激励问题。按照激励对象和激励方式的不同,股权激励又可具体分为职工持股制度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两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8.
股权相对或高度集中下的股东异质性特征形成了控股股东与经营者、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在双重委托代理下,控股股东选取内部治理、中小股东选取外部治理.与此相对应,企业财权安排应当是确保控股股东的内部财权统一与中小股东的外部财权结合,即内部实现控股股东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相统一,外部确保中小股东的财务共同治理权与相机治理权.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在现实经济中,股东与经营者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是委托人,经营管理者(经理)是代理人.  相似文献   

10.
<正>在现代企业中,股东及董事会是所有者,拥有财产的所有权与支配权,有权把企业委托给其他人经营管理,是委托人;包括总经理在内的经营者和职工接受董事会委托,代行经营管理权力或从事具体工作,是代理人,他们之间构成了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现代企业中最基本、最朴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委托代理制下,公司治理旨在有效处理和解决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债权人等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关系,确保实现企业所有者价值最大化、经营者利益最大化、债权人收益最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道德风险与资本结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股权融资中的道德风险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引起的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股权治理功能弱化、债务约束软化、经营者报酬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经营者存在如下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经历了从相对集中到相对分散的过程,且至个股权已高度分散化,由此在股份公司中形成了双层委托与代理关系: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投资者与持股机构领导人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有委托必有监督,有代理必有约束。如何制约经营者与持股机构领导人行为从而确保股东或投资者利益不受侵蚀,西方国家创造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机制。一、经营者如何受约束相对于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而言,股份制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了集中化(一个或几个主要股东控制着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但由此引起了产权关系的模糊。…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结构实质上是在财产的委托代理下,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约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现代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代理人问题,使得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成为必需,这样才能降低代理成本并保护委托人(股东)的利益。从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历史渊源和逻辑关系来看,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又决定着公司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4.
会计诚信与产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诚信已成为目前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追溯会计诚信危机的根源,应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固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委托代理关系不合理;第二,产权结构一元化;第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第四,经营者行为短期化。鉴于此,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总体思路应是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步伐,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张学诚  罗曰镁 《现代企业》2005,(3):11-11,10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股东(或其代理者一董事)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营者可能做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特殊现状决定了其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问题更为严重。因此,笔者试图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寻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一、概念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的产生、内涵与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存在代理问题和不完全合同的情况下,公司治理问题就将产生,公司治理可以看作是对初始合同中没有特别规定的问题作决定的一种机制。公司治理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情况下,解决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第二,在股权分散的条件下,如何协调所有者之间关系,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不被大股东侵犯;第三,在股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公司治理的机制包括: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敌意收购和公司的资本结构,所有这些公司治理的机制都是有效的,但是它们本身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8.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20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内容体系。标准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上:(1)委托人对随机产出没有贡献;(2)代理人行为不易观察。在这一前提下得出两个基本结论:(1)在任何满足代理参与约束及激励的相关约束中,代理人必须承受部分风险;(2)如果代理人是风险中性者,则代理承受风险可达到最优。然而在我国传统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关系中,国家作为企业的终级所有人(终级委托人),经过多次委托代理关系,最后把企业经营管理权限委托给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在没有建立完善的经营者选择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背景下。在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大量中间代理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导致国有企业低效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当前,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人们经常讨论到的一个经济对策问题是委托代理问题。众所周知,国家代表全体人民作为国有资产的委托人,委托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代理经营国有资产,从而双方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都有独立的利益,他们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委托人应当如何采取对策,防止代理人利  相似文献   

20.
在由中小股东、控股股东、经理三者构成委托—代理链条中,控股股东既是中小股东的代理人,同时又是经理的委托人,即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文章针对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的特殊性,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了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模型。本文的分析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全体股东的收益和公司的期望价值。文章还依据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理论,提出了我国中央企业改革应保持国有股控股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