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御史裁衣"的故事相传已久,说的是宋朝嘉靖年间,京城有个很出名的裁缝.一天,有位御史请他裁一件宫廷穿的朝服.裁缝首先问御史:"请问御史老爷,你高寿多少?你当官多少年了?"御史很生气地说:"命你做衣,问我年龄及当官的年资干什么?"裁缝连忙解释说:"年轻时,志高气盛,走路抬头挺胸,衣服就需后短前长;中年上任,意气微平,衣服就应该前后一样长短;如果是晚年上任,一生煎熬,心灰意冷,走路时低头弯腰,衣服就需前短后长.否则,衣服就不能称心合体."  相似文献   

2.
笑口常开     
争座位瞎子、矮子、驼子三人喝酒争座,最后商定:说得大话的人坐第一位。矮子说:“我不比常(长)人,让我坐。”瞎子说:“我目中无人,让我坐。”驼子说:“不要争,算来算去,你们都是侄辈(直背),自然该让我坐!”省料的裁缝有一个人买了衣料去找裁缝,裁缝看了一眼,说衣料不够。他只好另找对门的裁缝,很快就谈妥了。几天后,他去取货,看到裁缝的儿子穿着一件用他的衣料做的衣服,于是便问:“怎么回事?对门的那个人说衣料不够,而您却还能省下来给小孩儿做衣服?”“这太简单了,”裁缝一笑,“我只有一个宝贝儿子,而他有三个…  相似文献   

3.
绩为扬 《乡镇论坛》2011,(14):30-30
不久前,邻居老张到镇上的一家超市买衬衫,他看中了一件装在盒子里的衬衫,就问销售员那是什么布料做的?销售员说是纯棉的。老张说可以展开来看看吗?那销售员说,不可以,也不需要,包你满意合身。老张一问价钱,35元钱,就没再多说什么,把那件衬衫买下了。  相似文献   

4.
<正>前些日子,白岩松去南昌办事,在返回北京的前一天,当地一所知名大学的校长找到他,请他去为大学生们做个演讲。白岩松虽然此行没有这项安排,但他觉得能与大学生们做些分享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于是答应第二天就去给大学生们做一场即兴演讲,分享一些为人处世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经常跑家装市场采访,于是认识了不少搞家庭装修的老板。一日,在京城搞了多年装修的湖北人汪老板来电话,说他要改行搞绿化,问我能不能给他介绍点活儿。趁此机会,跟他说能不能把装修行里的内幕抖搂抖搂,本以为他会拿糖,没想到他很痛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6.
笑林     
县官断案老师在讲课时,学生们在下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于是很生气地一拍黑板擦,教室里一下子鸦雀无声。老师说:“过去县官断案,就这样一拍惊堂木,堂下的人立刻就老实了。”突然有个学生大声喊:“冤枉啊……”衣服还在对岸历史老师:“古代罗马人很注意锻炼身体,有的人每天在早饭前都要横渡大河几次”。学生:“老师,我觉得他必须横渡4次,因为他的衣服还在对岸呀!’”遭到袭击小约翰来到学校,上课铃已经响过多时了,女教师正在收学生的作业。“出了什么事,这么晚才来?”老师问他。“我在路上遭到了歹徒的袭击“啊!他们抢走了…  相似文献   

7.
品牌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位广告界的人士做过很形象的表述。在广告界的一个论坛上,他拿起了一件白色圆领的普通老头衫问大家“,你们说这件T恤值多少钱?”,台下的人说20块。说完他拿起笔,在T恤胸口的左边位置画了一个对勾,然后又举起来问大家,“这件T恤值多少钱?”台下的人说200块,他向大家微微一笑说,“这就是品牌。”  相似文献   

8.
朋友来京,问我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我说投资都找到我头上了,说明你闲钱实在是太多了。他苦笑,说被国企挤得只剩下钱了。 我这个朋友几年前在沿海做环保生意,后被内地一城市招商引资过去,答应了很多优厚条件,包括税收、土地,还有短期内不上马类似项目的承诺等等。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某集团分公司做副总经理的一位老同学突然在网上告诉我,"我最近对工作毫无兴致和动力,上班来就盼着下班,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头来,啥都不想做,出去旅游玩了几天,回来后还是这样。你说我是不是有点职业倦怠了?"我问他:"你个人感情出问题了么?"他说没有。"跟同事关系处理得不好么?"他答也没有。"你对现在的职位和薪水不满意么?"他说很满意啊。  相似文献   

10.
生财之道     
钤木静幸是日本一位能吃苦不畏难的青年。有一天他想:“衣架应该是不会损伤衣服里面的布,又不会使衣服的外观变形的曲线型才行,木制的衣架不太适于这项条件,如果用塑料来做的话,一定能够做出很理想的衣架来”。 他下了一番工夫之后,终于发明一种新式的衣架,申请发明专利,这样,他所称的“露漫式衣架”便问世了。他主张“商品该有实用性,并且有美感才行”。 他的制品一上市就得到非常好的反应,许多大百货店、大批发商、西装店都向他订购大批衣架。一九七四年销售额高达两亿日元。他们一天的生产量虽然高达一万三千具,但仍然无法应付蜂拥而来的订单。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个朋友在成都的一家国营商场购买了一套售价800元的全毛西服,回家后大家都怀疑这件西服的质量,说他上了商家的当。他不服,就把这件西服送到四川省纤维产品检验所检测,检测结果是该件西服布料中含30%化纤成份,不是全毛,他一气之下找到该商场部门经理要求退货并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加倍赔偿。商场有关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称,该西服是节日期间外租柜台出售的,他应该去找卖西服给他的经销商。然而节日过后该经销商已经撤走了,根本无法找到,此事只好不了了之。我想请问您们,象这种情况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相似文献   

12.
《乡镇企业科技》2009,(26):30-31
在一次培训课上,将要讲到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时,我先给大家讲了一个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很多齐国人都穿起了紫色衣服。一时间,紫色衣料价格猛涨,一匹紫色布的价格超过五匹素色布的价格。闻听此状,齐桓公发愁了,于是向管仲讨计,管仲回答:“主公如果想制止这种局面,就不再穿紫色衣服。同时你还应该对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如果有人穿着紫色衣服来见你,你一定要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色染料的臭气!”’齐桓公照方抓药,结果,当天所有的近臣就不再穿紫色衣服;到第二天,国都临淄已没人穿紫色衣服;第三天,整个齐国也找不到一个穿紫色衣服的人了。听完这个故事,大家都露出了会意的微笑。  相似文献   

13.
黄贵生 《企业文化》2007,(11):82-82
有个企业的老总吴总经历了这样的一件事情。他们公司里有一个部门经理,一直兢兢业业,没想到一下子竟然不辞而别!这件事给他的打击很大,一直以来让他感到最没有问题的员工,却离他而去!吴总说,这个员工叫李湘,他为人聪明,并且跟随自己已经四年之久,一直对公司忠心耿耿。其操办的业务做得一直不错,于是他就将小李提拔为部门经理。  相似文献   

14.
微语录     
《山东企业管理》2013,(12):19-19
年轻时候总是很着急.恨不得一天做十件事,第二天就成功。后来我说一年只做一件事,后来我说三年只做一件事,现在我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对于企业来讲,三年决定生死、五年站稳脚跟、八年小有基础、十年小有品牌、二十年才能成为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5.
岑科 《中国企业家》2006,(4):115-115
最初接触周其仁教授的文章大概是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别人介绍,周其仁的文章“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于是就去找了他的文章来读,读完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只要见到他署名的文章,我一律不会错过。与我有类似经历的人估计很多。所以,这篇书评除了向不认识周其仁的人推荐他的作品之外,也算是与“周其仁迷”的一种交流。首先要明示,这本《挑灯看剑》是周其仁最近两年发表在财经媒体上的经济评论文集,内容涉及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与市场运作的很多方面。因为喜欢周其仁的作品,我曾经很想模仿他的文风,但不知道如何下手。有一次跟他聊天,问他喜欢读哪些书,他回答:纯粹推理的不  相似文献   

16.
不买也罢     
那日,我与女友在兰州的张掖路闲逛时,突然想起自己需要买一件上衣。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劲霸男装专卖店。店里的服装款式很多,我们仔细地看着。在我们看衣服的时候,总有一个店员跟在我们后面,当我们在某件衣服前稍一停留,她便“热情”地对我说:“这件衣服很适合你,上身试一下吧。”好像非要让我们买一件不可,弄得我和女友心里很不舒服。不过,我们最后还是看上了一件浅色的上衣,试了一下,很合身,便向店员询问价格。店员说:“我们现在搞活动,这件上衣是498元,送你一条138元的皮带。”我们问,如果不要赠品的话,上衣的价格是不是能够便宜点儿…  相似文献   

17.
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  相似文献   

18.
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从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花了整整3年,完成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今天,环球一周只需20多个小时。100年前,人们为了制造一件衣服,仅织布就得花一个月时间,今天不到一小时就可以织好一个人一年需要的布料。  相似文献   

19.
例一:王先生在本地一家专卖店买了一件羊皮马甲,营业员开发票时,在品名这一栏中没有具体写明“羊皮装”,而是写下了一串数字代码,王先生当时也没在意。谁知衣服穿了没几天,前襟就出现了问题。再去找时,该店却说,你在这买过东西是事实,但不是这件马甲,因为证据不足,消协也无可奈何,只能试图调解。王先生此时才明白,用数字代替品名完全是一种骗局。例二:李女士去某鞋店买鞋,营业员拍着胸脯对她保证;绝对真牛皮,没错!又给她开了信誉卡,说有问题可以退换。当李女士拿着鞋满意而归时,一位行家却告诉她此鞋是猪皮做的。于是,…  相似文献   

20.
谐趣园     
<正> 从前有个裁缝,因技术高,朋友特地给他送了一块匾,匾上写有"天下高裁"四个大字。不料,那写匾人把"天下高裁"的"裁"宇错写成了"才"字。裁缝不识字,就把匾挂了出去。一天,一位刚从江南调来的知县路过裁缝家门口。跟班人议论着说:"这家有位才子。"知县在轿内听说才子,忙问:"你们议论什么?"从人答道:"回禀老爷,这家门上挂着一块匾,写着‘天下高才’。"知县下得轿来,看了看那匾,心想我得登门拜访拜访。知县来到裁缝家,吓得裁缝不知如何是好。裁缝把知县让到屋里,也不请知县爷坐,傻呆呆地站着。知县见这个人的举动没有半点才子风度,便操着江南口音问:"谁是天下高才?"裁缝慌忙答道:"小人便是。老爷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