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脑力劳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科学技术的商品二因素和脑力劳动二重性,有利于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可以清楚地展示当代各种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种服务人员的劳动力价值通过服务劳动转移到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之中,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有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与此相一致,脑力劳动有二重性,即具体脑力劳动和抽象脑力劳动,科技人员是脑力劳动力,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人们购买它是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教育可使科技价值转移给众多的人,从而使其价值翻许多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市场化才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但其所有者可得到报酬,其原因是因为有多种所有制。  相似文献   

2.
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劳动的必要性,是商品价值形成的前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劳动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商品价值量;市场范围决定商品价值的形成范围。商品价值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质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通过市场而满足他人需要的程度。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和市场共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区别信息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信息商品的成本构成,提出了信息商品成本核算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不只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有的同志援引《哥达纲领批判》,认为马克思讲的按劳分配只是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的分配原则;非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特别是脑力劳动者)是从“六项扣除”中开支,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巴黎公社原则分配。例如,有的文章讲,“现实生活的具体工资中:第一,既包含物质生产领域的工资,也包含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工资。前者应当是同‘按劳分配’相联系的,后者则不是或至少不完全是同‘按劳分配’相联系的,应当是还受其他原则支配。”我以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按劳分配原则的适用范围究竟有多大,非物质生产劳动者按什么原则分配,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不但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实践提出的要求。在我国职工中,物质生产劳动者占多数,但非物质生产劳动者仍有数千  相似文献   

5.
秦红燕 《经济师》2001,(11):35-37
在目前有关劳动价值论的讨论和研究中 ,有人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体力劳动价值论”。这是对马克思的观点的误解。马克思不但一贯认为价值的创造离不开脑力劳动 ,而且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我国现阶段科技工作者的劳动、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劳动以及一些精神生产活动 ,作为脑力劳动 ,都是能够创造价值甚至创造较大的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生产性劳动”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日本学界70余年,其肇始于“国民收入与生产劳动”的关系论争,并先后经历了“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一切劳动都是服务劳动吗”等论战.造成这一论争的根本原因是资本的神秘化导致的国民收入论潜藏的分配论的错误,即对社会而言本来是非生产性的劳动却被个别资本家看作是生产劳动.而且,这一观念造成了国民收入论的两大不合理性,其将交换层面的范畴当作了生产范畴,从而将不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当成了价值的来源,这助长了建立在“三位一体公式”基础上的庸俗经济学的神秘化理念.正是因为不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在分配层面上获得了收入,所以本来不创造价值的商业劳动和保险劳动等被当作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分配的逻辑导致了生产逻辑的神秘化.  相似文献   

7.
顾客既可以在生产领域,也可以在消费领域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在消费领域中,消费者会主导价值的共同创造。消费领域的共同创造价值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前沿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参加健康俱乐部和山地车俱乐部的消费者为调研对象,用因子分析方法归纳了消费领域共同创造价值活动的三种形式。另外,本文结合广义情绪认知评估理论分析和验证了消费领域共同创造价值的形成机理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创意商品的价值构成与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商品价值构成有着区别于传统物质产品的独特表现形态和价值特征,由于创意商品在商品的构思、设计、商标、广告等方面,都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得创意商品的价值: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价格受其潜在的经济使用价值以及人们心理预期影响,经常出现价格与价值较大程度的背离;二是价值规律对它的调节作用往往是通过创意服务提供的实物形态的商品进行传递。这就意味着创意商品价值的实现是一个交织着等价交换和非等价交换的价值变换过程。正确认识创意商品的价值形成与价值实现,对指导和推动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商品化后,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保证,但人们对建筑质量和施工环境的投诉仍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建筑砂浆的质量难以保证,二是现场拌制砂浆时产生的扬尘污染影响周围环境。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建筑砂浆已成为建设工程中唯一未经工厂化加工而直接投入使用的材料。因此,建筑砂浆工业化生产是现代建筑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经济学方法对知识产品的生产机制进行剖析,映入经济学视野的是一幅崭新的画卷:知识产品原创生产运行是一种“精神表达成物质”——“物质还原为精神”的随机循环往复、彼此互动的机制;知识产品生产的投入产出表现为一种随机梯级增长概率关系;知识产品的生产成本补偿是一种市场和非市场组合的多层互补机制;知识产品的价值实现是一种低价递减机制;知识产品生产具有巨大成本递减收益递增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本刊去年第6期曾开展文学与商品经济问题的讨论,于今意犹未尽,故本期特辟“市场经济与文学”专栏,希望我们的讨论能为文学的发展尽一份菲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商品价值新论许有伦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虽然具有科学性,但它并非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它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本文将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发展商品价值理论提出一些看法,我的观点正确与否,请学术界同仁多多赐教。一、商品...  相似文献   

13.
14.
高技术商品价值的决定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析了高技术商品价值决定上的理论分歧,提出了高技术商品价值决定与实物商品价值决定不同的四大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技术商品价值实现的特征、基本条件、实现障碍和实现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 近一年多来,重新讨论的所谓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决定问题,涉及到如何理解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此谈一点我的看法。一对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看法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进一步规定”,“另一种意义”。我认为,“进一步规定”是马克思在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表述中的充实或完善,它反映了抽象到体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管理劳动与商品价值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管理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的研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作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劳动的两层含义的界定中,可推出马克思关于警理劳动也创造价值的结论。以及今天必须充分肯定这一结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由于知识在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使得劳动资料、对劳动者的要求、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等都将发生变化,即劳动形式发生改变。从劳动价值理论来看,劳动形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知识重要性的强调反映的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发展了的生产力的适应。  相似文献   

18.
试论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与价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商品具有知识产品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区别于非商品性知识产品的特殊属性。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赋予使用者的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知识商品价值的承担者,不是知识的使用价值,而是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知识商品的生命周期决定其价值转移与补偿周期;原创性知识商品的价值量由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复制性知识商品的价值量等于原创性知识商品价值摊销额与生产复制品时新增价值量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20.
蔡涛 《经济师》2002,(12):28-28
商品的审美价值是商品使用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商品的流通和交换 ,商品本身的价值构成及市场经济效应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