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加入WTO带给国家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将成为现实。WTO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将为中国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供良好机会,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国家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 一、WTO对会计准则的影响,要求审计监督更具前瞻性 依WTO协定第16条4项规定,所有会员国的法规应与WTO的国际规范一致,它要求加入国接受国际通用的贸易标准、技术标准、法律标准和其他国际惯例。这表明我国会计改革已步入了国际化的发展轨道,国际会计准则将统驭国际经沂活动,指导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会…  相似文献   

2.
入世对我国会计标准是个严峻的挑战,我国要逐步地,有计划地实行会计标准国际化。 国际会计统驭着国际经济活动,指导着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会计准则,还深深地影晌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及趋势。离开国际会计准则,任何国家都会失去国际会计比较利益。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具体条款上与国际惯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WTO要求各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计国家的内在要求。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还要走一段漫长的路程。如何恰当地借鉴会计国际惯例来加强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做好本上化研究工作,这是会计准则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为讨论的核心,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C)改组后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入手,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其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跨国投资和并购变得越发激烈,不断推动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尽管中国新准则已基本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但是仍存在着部分差异,要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本文阐述了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的作用,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准则体系和具体准则差异等方面对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差异比较分析,并从学习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外会计准则趋同和等效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等效带来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使财务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在一个国家内进行传播,已开始面向世界各国投资者,同时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要求一套适应各国跨国公司运行的公认会计准则。制定一套具有广泛可比性的国际会计准则,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使会计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要解决各国存在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方面的会计环境差别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会计准则国际比较和协调来实现。一、会计准则国际比较的概念研究会计准则国际比较,我们首先应该对什么是会计准则有所认识。所谓会计准则,是指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活动所应遵循…  相似文献   

6.
潘立新 《广西会计》2000,(11):13-15
一、IASC准则制定机构之争到 1998年底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的核心会计准则业已完成 ,正等着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 (IOSCO)及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认可。国际会计准则代不代表国际公认会计原则 ,虽然还存在着争论 ,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从长远来看 ,IASC的国际会计准则已被作为演变成国际公认会计原则的途径。制定和执行相对统一的国际会计标准 ,可以有效的减少各国财务实践的分化 ,促进国际资本流动和世界经济发展。然而 ,相对统一的国际会计标准一旦制定出来 ,并得到主流资本市场的认可 ,就完成了全球大范围的利…  相似文献   

7.
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各国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我国财政部已于2010年4月2日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会计准则已实现国际趋同的前提下,应密切跟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重大修改和制定工作,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坚持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改革方向和渐进式的改革策略,以此来推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  相似文献   

8.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发展的趋势,如何利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机遇,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分析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化形势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而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许家林 《财会通讯》2007,(3):83-83,1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当今国际会计发展的主流趋势。自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以来,IASB所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迅速成为各国或地区会计准则争相与之趋同的标准。欧盟、加拿大、澳大  相似文献   

10.
张佳  解元元 《企业导报》2014,(7):68-68,14
国际会计趋同形势下会计准则的策略选择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趋同大环境,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历史演变,并比较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策略选择,指出了我国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发展,国际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日益频繁,加上97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后,各国对加强会计监管、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更为迫切,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步伐不断加快。本文试从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异同阐述国际会计准则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原动力的经济浪潮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无形资产的相关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会计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和规范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快.1997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商誉和无形资产>;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于2001年1月18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也在加紧研究和制定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笔者试对上述国外准则与我国的规定作些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美英各国的关联方披露准则与我国新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各国关联方披露规定的差异及成因,进而提出对我国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对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对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本流动更加国际化,筹资和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企业运作方式更加复杂化。加入WTO,要求按照国际法则办事,预示着我国会计要与国际会计对接。加入WTO,对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表现为五个意识、两种能力。 一、五个意识 (一)跨国意识 经济的国际化,势必会计信息也随之国际化。加入WTO,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循环,全球性贸易往来和跨国交易将更加频繁。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仅要熟悉和运用国际会计准则,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美英各国的关联方披露准则与我国新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各国关联方披露规定的差异及成因,进而提出对我国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债务重组准则为切入点,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债务重组准则为切入点,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上采用的会计准则中,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FAS)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会计准则(IAS/IFRS)最具影响力,但二者在基础、原则等方面有诸多不同,同时国际资本市场与跨国企业的发展以及投资人对高度透明化财务报表的需求等因素,都促使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的产生。各国的会计准则朝向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形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国的会计准则存在着差异,所以影响国际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在国际投、融资及国际贸易中经常性地调整各国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既增加交易成本,又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还会延滞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秦雪军 《活力》2011,(6):132-132,143
会计国际趋同(intemational accountingconvergence)概念是随着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后其目标的转变正式提出的。并明确规定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具有强制性的全球性会计准则,并促使这些准则得到严格运用,促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达到高质量解决方法的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