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及报告 ,我国在 1999年 6月 2 8日公布了一个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在国际上 ,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颁布了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鉴于我国经济业务的现实情况 ,设立一个专门的会计准则是必要的。这个准则的颁布 ,有助于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将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加拿大相应的准则进行比较 :一、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含义。《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手册 :会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财政部出台了第九项具体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于非货币性交易,在国际上,只有少数国家颁布过专门的规定,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也没有关于非货币性交易的单独准则。考虑到我国企业经济业务的现实情况,单独设立并发布有关非货币性交易的准则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该准则对规范有关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在仔细研读该准则及其指南的基础上,对准则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归纳,概括出非货币性交易业务会计处理的流程图如下:图1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流程图图2 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准则》)自实施一年来,已对规范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防止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操纵会计利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笔认为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尉 《黑龙江财会》2000,(10):16-17
1999年 6月 28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用以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并规定准则自 2000年 1月 1日起施行。众所周知,我国所发布的会计准则较大受到美国、英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本文试就该准则与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在几个重要方面异同的比较 (英国不存在相关的会计准则 ),借以透视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并且提出两点粗浅意见。   一、关于准则范围的比较   我国准则规定不涉及以下事项: (1)放弃非现金资产 (不包括股权 )取得股权; (2)企业合并中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于2000年1月1号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明确规定了非货币性交易的性质,类型,计价基础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等问题,有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随意混乱状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笔者在学习准则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准则尚未清楚解释规范的会计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一、不同用途的非待售资产交换的性质赢利过程是否完成是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如果赢利过程已经完成,该资产交换为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于1999年颁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旧准则”)。实施不到一年,财政部就对旧准则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因此新旧准则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对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计价及相关损益确认的规定有所修改。 一、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新旧对比 (一)非货币性交易中未发生补价① 新准则一律以换出…  相似文献   

7.
中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6月 28日,财政部颁布了具体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它对规范我国企业之间进行的相关资产重组业务,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重组业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为了加深对该准则的理解,本文拟对中美两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进行比较研究。 美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于非货币性交易的规范主要集中于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第 29号(APB opinion No.29) “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解释第30号“非货币性资产强行转化为货币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本文也主要以此为根据进行比较。 一、准则的适用范围 我国的非…  相似文献   

8.
李捷 《四川会计》2000,(6):31-33
1999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企业非货币交易行为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本文拟对中美两国的非货币交易准则的部分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就一些问题发表看法。 一、关于收益过程终止的概念 美国关于非货币交易的会计规范主要是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第29号(APB29),还有一些规范文件对特殊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之相似程度最大的莫过于收益过程是否终止决定非货币交易的基本会计处理思想。中美的非货币交易准则都强调收益过程的终止(完成…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部于1999年6月28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企业执行.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在准则执行了一年的基础上,对原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执行.2001年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实施以来,对防止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会计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其中某些内容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协调,不利于会计的国际协调工作.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财政部于2006年2月对该准则再次进行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本文就我国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在计量模式和损益的确认方面作了比较分析,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按照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要求,对于该准则施行日前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其会计处理方法与该准则规定的方法是不同的,应予追溯调整。但应如何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整,却是许多会计人员感到困难的事情。笔者试以我市某企业2000年发生的二笔资产置换业务为例,谈些看法。(一)业务1:A企业为了盘活存量资产,决定于2000年1月2日以一处闲置厂房和土地使用权置换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换日,A企业的厂房账面原值为4000000元,已提折旧500000元,公允价38…  相似文献   

11.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是我国会计法规中第一次涉及非货币性交易业务的规章,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和地区很少有这方面的专门规定。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非货币性交易会计作了比较成熟和较为明确的规定。本文主要针对中关两国关于非货币交易准则规定的涵盖范围及判断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能为完善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1999年6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本文拟对中美两国的非货币性交易的部分内容进行比较,借以透视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并就一些问题发表看法。一、关于准则范围的比较我国准则将非货币性交易定义为: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而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布的第29号意见书《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中,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不涉及或只涉及很少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交换和非互惠转让。由此与美…  相似文献   

13.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执行中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 (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对于规范我国企业间非货币性交易行为,限制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规范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填补我国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一项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准则执行的具体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一、“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分类标准问题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将货币性资产定义为:“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认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干1999年6月28日发布了自2000年1月1日起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称旧准则),其后又在2001年1月22日修订、印发了于2001年1月1日起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称新准则),该准则的发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填补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有助于规范企业对非货币性交易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具有很高的针对性,现就新旧两个准则中的差异进行比较,以达到更好地理解新准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发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不但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也有助于规范企业对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将对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进行操纵利润的行为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笔者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总结出一些会计处理技巧,供大家在实际操作中参考。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只涉及单项资产时,即企业以一项非货币性资产与另一企业的一项非货币性资产相交换,在交换过程中可能涉及补价,对此应进一步区分支付补价与收到补价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一)支付补价第一步:判断…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准则》)对企业间的非货币性交易范围的界定有其会计处理除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对规范企业间的非纲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防止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操纵会计利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试谈自己在学习《准则》过程中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冯艳 《四川会计》2002,(2):52-52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一次颁布了八个企业会计准则,这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有关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更能真实、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能根据财务报表更好地进行判断和决策。现结合上市公司情况对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谈谈感想。一、“新准则”内容的主要变化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一)简化了非货币性交易的分类,统一了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原则。旧准则在划分“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基础上,将非…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现印发给你们,请布置所属企业从2000年1月1日起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附件:1、《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2、《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指南(略)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八日附件: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C制度与法规AIKUAI引言1、本准则规范企业非货…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6月28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准则》),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企业执行。本文拟对非货币性交易有关理论与实务问题作些探讨。一、非货币性交易存在的原因从重要性、业务频繁性角度看,非货币性交易不及存货、无形资产,似乎没有必要急于制定该项准则,而应先制定存货、无形资产等比之更急的一些具体准则。实则不然。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货易货、以旧换新、物物交换、股权互换、资产置换等业务大量涌现,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比较差,对非货币性交易…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规定了非货币性交易的核算原则,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时,要区分是否涉及补价进行会计处理。如果非货币性交易没有涉及补价,则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认非货币性交易损益。如果非货币性交易涉及补价,则不区分支付补价与收到补价分别进行会计处理。按照税法规定.非货币性交易都应该视同销售处理。在新准则中,规定非货币性交易在资产置换中产生的差额收益不能计入企业利润,只能算做是资本公积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