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中国企业和外商在本土或海外市场竞争,遵循的是国际社会的规则和惯例。全球贸易,检验把关,质量认证,确保民生将时时撞击中国企业的敏感神经。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CIC浙江公司)在中国入世后过渡期内进一步改革重组,在中国检验认证市场全面开放,在市场环境彼此融合、  相似文献   

2.
境外并购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具有迅速获取资源和进入市场、投资风险和整合难度大、与金融资本结合紧密等特点。随着浙江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伴随着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难得机遇,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走上了境外并购的全球扩张之路。把握好当前企业境外并购发展的趋势特点,着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浙江企业境外并购健康发展,对于浙江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国际化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江企业境外并购呈加速态势"十一五"期间,浙江经核准的境外并购项目共84项,项目投资总额24.31  相似文献   

3.
俞锋  陈柠  沈宏斌 《浙江经济》2013,(22):52-52
浙江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驱动,缘自国内市场饱和、生产要素成本飙升所催生的“天花板”突破理念。据调查所得,浙江参与海外并购中有42.5%的企业成立年限在11年到20年,国内市场被挤占,企业发展出现瓶颈。浙江企业的跨国并购与第五次海外并购“强强联合”的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4.
2009年,当海外企业仍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苦苦挣扎时,资金相对充裕的中国企业已经迅速在全球范围展开一系列大规模收购活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冷清的全球并购市场增添一丝暖意。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共完成38起海外并购交易,同比增长26.7%;其中披露价格的30起并购事件总金额达到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中国企业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已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独步全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浙江区域经济需要加快融入全球产业布局关键环节、浙江企业需要尽快提升全球资源配置整合能力、浙江企业家需要培养全球视野与国际接轨能力。  相似文献   

6.
夏芳 《浙江工商》2009,(7):29-29
近些年来,中国本土企业并购大戏频频,各行业的并购活跃度都大大增加,海外并购市场中也常现中国企业身影。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并购整合更是成为政府和企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跨国并购是进行全球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必须要迈出的重要一步。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并购,并日益成为其中活跃的角色。近两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作连连。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PC分部,这一举动震惊了国内外经济界。  相似文献   

8.
观点     
《浙江经济》2008,(10):9
国家应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确立机制;浙江企业应该学会丢车保帅;目前不能管制物价;小企业是未来中国国力发展基础;严防境外利益集团介入中国经济决策;中国企业面临海外并购良好机遇;劳力过剩将困扰未来中国;  相似文献   

9.
储昭根 《浙江经济》2009,(21):32-33
在世界经济群雄并起之际,也是浙江企业突出重围、走向全球的好时机,是浙商"走出去"进行战略性投资和海外扩张、进行品牌收购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的壮大,在"走出去"的大环境下,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而且买的都是国际名牌企业.<全球并购报告>数据显示,中国2005年上半年共完成454宗跨境和境内交易,交易总额达到1 79亿美元,与2004年同期数字相比,交易额增长27%,交易量增长24%.中国的并购活动(包括境内和跨境交易)较活跃的行业分别是工业制造业40%、电脑电子业14%和电讯业7%.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跨国并购的序幕已经拉开.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企业逐步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由于受矿产资源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倒逼压力的影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和并购金额快速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并且表现出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方案的实施遭遇各种困难和障碍。譬如:跨国并购经验、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了解、外国政府干预、并购后的有效整合、政府有效监管等等都是造成海外并购失败的基本成因,本文就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化之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具备一定资本实力的企业已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利用金融危机环境进行跨国并购,加速产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取得预期绩效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阮刚辉 《浙江经济》2012,(18):26-28
研发国际化是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也是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方向。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获取国际先进技术,有利于贴近市场、稳定出口,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9000美元,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加速发展阶段,鼓励和支持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更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突破发达国家对先进技术的封锁和控  相似文献   

14.
李敏 《中国经贸》2012,(17):88-89
研发国际化是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方向。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获取国际先进技术,有利于贴近市场、稳定出口,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吴可人 《浙江经济》2017,(24):53-53
企业家是浙江经济崛起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浙江过去诞生了全国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座中国农民城,现在又创造了全球瞩目的阿里帝国,等等。大量企业家的创业创新,始终是浙江经济大省的支柱力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浙江经济已先于全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中日企业海外发展初期进行比较研究是可比性较大、也是较有价值的。二战后,日本企业在海外发展初期的动力非常强,其所面对的国际市场空隙很大,因此有足够时间以渐进和低风险方式从容发展,并取得较高的成功率。与日本当年相比较,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初期的动力较小,面对的国际市场空隙很小,准备不足但发展速度很快。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影响甚大,迫使它们迅速向海外发展,并很快向跨国并购方式升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发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就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遏。许多企业都借此机会通过对海外企业的并购实现了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第一步。但是。海外并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许多中国企业在没有国际并购的经验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不了解国家政策就轻举妄动.缺乏对于市场的评估就采取行动,这无疑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也导致了许多并购并不能实现当初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敏 《中国经贸》2012,(9):88-89
研发国际化是继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趋势,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方向。浙江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获取国际先进技术,有利于贴近市场、稳定出口,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外向型的浙江经济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经济格局、经济增长方式、金融体系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并将导致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生。目前,发达经济体的救市计划,带来了新的投资需求。世界各国与我国扩大投融资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显然,后危机时代是浙江民企境外投资的良好时机,给浙江民企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为此,浙江省政府应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服务与支持,不仅要推动浙江民企“走出去”,还要使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走好”、“走稳”,走出成效来。因此,进一步完善创新政府服务体系和机制,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应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浙江海外制造: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雄 《浙江经济》2009,(17):21-23
实现"浙江制造"新突破,一个重要的战略突破口,就是大力发展"浙江海外制造"。这是"浙江制造"走向世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强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