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钻石》周刊1月3日]尽管受国际经济减速的影响,中国的出口陷入停滞,但在经济刺激政策拉动内需的效果支撑下,2009年经济增长率将有望超过8%。  相似文献   

2.
经济减速最大的风险是衰退——减速过度而导致经济负增长。目前就实体经济数据分析,并非没有这种可能中国经济在减速,这一次减速意味着什么?是像以往那样将是两次高增长之间的一次低增长间歇?还是在告别以往30年的高速增长时代,而转入一个低速增长的阶段?面对经济减速,各种说法都有,其中最流行也最为决策者"入耳"的说法,是所谓"软着陆"说。弦外之音是经济减速在按照决策层的预期发生,完全处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之下,缓缓慢下来,而后再随着政策放松而加速。然而,这多半是一种虚构,与现实情形相去甚远。现实情形是,导致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经济恰恰如此,两年来一直保持"临界速度",油门小一点就会"失速",但谁都不愿意再次踩下足够大的油门。所以,每一次"微刺激"只是把中国经济这架飞机从"失速"状态拉回到"临界速度",然后滑行,而很快又进入"失速"状态;然后又是新一轮"微刺激"。如此循环往复,结果是边际效应递减,越刺激越需要更大强度的刺激。近日公布的汇丰中国8月  相似文献   

4.
马跃成 《新财经》2011,(3):54-55
"新国八条"是2011年房地产调控的一个开端,也是对原有政策的进一步细化是一次多方面政策的组合式地调控去年4月的房地产"国十条"和9月的"二次调控",力度都不小,但是,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楼市的反应出乎意料地平静。进入岁末年初,房地产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27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9.8%。经历了连续5年高增长、低通胀之后,2007年中期以来,经济过热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三大挑战:通货膨胀恶化,经济增长减速和资产泡沫崩溃。为了同时应对这三大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双防"政策。货币政策进一步从紧、人民币升值加速、稳定资本市场的措施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6.
封面故事     
《广西经济》2014,(12):8-8
正2015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2014年的世界经济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在这一年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次向下调整了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2015年,中国经济政策会走向何方?企业环境"新常态":破而后立实践走在争议前从企业角度,解读2014年面对的困境及思路,中国要加快改革,就必须解除对个体、对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品质暗战凭借最灵敏的嗅觉和犀利的投资眼光,与品质关联最为密切的,无论大消费,还是大健康,已成为VC/PE"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7.
何流 《中国报道》2009,(12):72-75
明年我们稳增长就行了,既防止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因继续“保增长”的政策力度过大过急,导致投资过快增长,引发通货膨胀;又要防止因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和政策效应减弱,经济出现第二轮下滑。  相似文献   

8.
李扬 《南方经济》2014,(1):109-113
200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已进入了新的运行平台,出现结构性减速,需要做结构性调整。2009年针对经济危机采取的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是积极的,但是超常规政策的副作用已逐渐显现。经济运行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宏观调控政策也有了一些新的安排。第一是潜在增长率,上限要防通胀;第二是就业,下限要保就业。理论上,好的宏观调控是让实体企业感受不到的宏观调控,专心做技术和市场。而中国的货币政策20年来是被外汇绑架的,发达经济体还在主宰着世界经济。由美欧日主导的跨太平洋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定,多边服务业协议以及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还有韩国和加拿大,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发达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区,而中国和“金砖国家”通通不在内。这个新体系具有排他性,尤其排斥中国。面对这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经济体神圣同盟,我们要有应对的政策,建立上海自贸区,就是一个大的应对国际贸易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赵伟 《浙江经济》2014,(11):15-15
面对GDP增速下滑,刺激投资的呼声又起,这一次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属于一种变相说法。其中投资“高估说”就是一例。近期有学者在浙发议论,猛批只顾转型不顾增速下滑的政策,示意中国投资被高估,消费则被低估,上下约在10个百分点。进一步看下去,该议论还有个隐含的逻辑,就是把时下沿海地区民企、民资观望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减速,把经济减速归结为投资下降,把投资下降归结为投资率高估。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投资率“实际上”不是过高,而是被高估了,因而还应继续增加投资,而非去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恰恰如此,两年来一直保持"临界速度",油门小一点就会"失速",但谁都不愿意再次踩下足够大的油门。 所以,每一次"微刺激"只是把中国经济这架飞机从"失速"状态拉回到"临界速度",然后滑行,而很快又进入"失速"状态;然后又是新一轮"微刺激"。如此循环往复,结果是边际效应递减,越刺激越需要更大强度的刺激。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面临大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持续减速的中长周期.经济减速虽有周期性因素,但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结构问题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从供给视角看,原先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必然是创新;从需求角度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日渐疲软,亟待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经济粗放的增长方式,才能使经济得以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这一次调整的宏观政策目标,主要是控制通货膨胀,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现在看来,调控目标基本达到,物价涨幅比预期值的10%左右要低,最近连续4个月的零售物价上涨率在8%以下。前期过度投资需求诱发的通货膨胀的翘尾巴因素基本消除,地方、部门加价攀比势头短期内基本缓解,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今年的物价上涨率有可能维持在8%左右,同时,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可能会低于8%。面对目前的形势,政府政策指导上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继续紧缩,只是紧缩力度减弱;二是停止紧缩,维持现有格局;三是放松控制,刺激经济回升。最近,理论界和政府决策界主张第一、二种选择的人并不多,而主张放松的人有点羞羞答答,观点不明快,大家怕出现新一轮经济过热。我主张用向上微调的办法,适度放松,刺激经济回升,回升的目标还是我1994年夏季在《经济学消息报》和《学术动态》上提出的“双+目标”,即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率均保持在1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实现了7%的增长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表明经济增长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实现了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中的可持续因素增强,也说明这个速度不是简单地靠宏观经济政策刺激出来的,而是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初步成效的体现。他指出,改革与增长不是此消彼长、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4.
吴建军 《魅力中国》2009,(22):324-325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步地在全球蔓延,美国、日本、欧盟等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陷入衰退,给我国贸易出口带来了直接的冲击。出口退税政策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今再次被作为"保出口"的重要财政政策工具使用。2008年8月-2009年6月,短短的十个月时间里,我国连续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如此频繁地上调出口退税率历史上极其少见。因此,有必要对政策实施的背景与政策效应做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前沿政策     
《天津经济》2012,(8):82-83
中国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力度将加大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专家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的这一信号,意味着中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就更有必要实施更加有力的减税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9,(47):12-15
【瑞士瑞银集团2009年9月】概览 自从中国在10个月前宣布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来,财政资金迅速下达,而固定资产投资和整体国内经济活动已经开始强劲复苏。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再来考察一下关于中国经济刺激的一些问题和担忧了。政府经济刺激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有多少已经下达?刺激政策资金下发的速度放缓会导致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吗?经济刺激政策能持续多久、其效果何时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17.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1月5日】亚洲各国和地区政府相继推出了大规模的刺激内需政策。中国、韩国、印度、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将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用于保障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援助中小企业、刺激个人消费等方面。在世界经济急剧减速的背景下,人们期待着亚洲新兴国家扩大内需能够给世界经济注入强心剂。  相似文献   

18.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1月7日】亚洲各国和地区政府相继推出了大规模的刺激内需政策。中国、韩国、印度、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将投入巨额财政资金,用于保障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援助中小企业、刺激个人消费等方面。在世界经济急剧减速的背景下,人们期待着亚洲新兴国家扩大内需能够给世界经济注入强心剂。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27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9.8%。经历了连续5年高增长、低通胀之后,2007年中期以来,经济过热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三大挑战:通货膨胀恶化,经济增长减速和资产泡沫崩溃。为了同时应对这三大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双防政策。货币政策进一步从紧、人民币升值加速、稳定资本市场的措施相继出台。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对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中的一些重要争议问题予以梳理,并给出合乎实际和逻辑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王泽敏  赵娜 《天津经济》2008,(12):25-27
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带来影响,经济运行向下拐点出现,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采取了力度空前的调控政策,其效如何,我们做一初步分析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