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条件匹配度不高,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特色化发展态势尚不明显。"十三五"期间,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条件,突出区域主体功能,紧抓区域发展着力点,加快推进区域特色化发展,才能实现安徽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2.
姜军 《杭州研究》2008,(1):102-109
在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认真分析余杭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研究提出余杭区发展战略,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本文在详细剖析了余杭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发展启示,研究了国家对地方发展的新要求、杭州在长三角经济圈中的新定位以及余杭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新机遇。在上述分析的指引下,提出了余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定位,并明确了余杭区未来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3.
《宁波经济》2007,(3):37-38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宁波实现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地位的要求 加快构筑长三角南翼都市经济圈,形成较之其它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联系和分工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这是长三角南翼诸城市更好融入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逐步确立和不断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南翼都市经济圈中核心城市的地位,是宁波服务服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实现宁波的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定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边疆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民族分布广泛,高校图书馆应立足地方、立足民族,立足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探索一条从馆藏资源到服务手段都适宜的、科学的、不断完善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当中,城市商业银行在其中占据着一定的分量。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经营环境也在不断的日益加剧,城市银行现如今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城市银行的发展,需要针对当地的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市场定位,从而实施具有特色的经营模式,创造出市民银行的品牌,不断的提升城市银行的竞争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2005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合作与发展方面的重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发现:(1)与以往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圈、大都市区、城市带等各种概念混杂局面有所不同,学界倾向于一致认同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的核心强调的是分工与协作,强调资源的整合。它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形式。(2)城市群的崛起带动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群的演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因素。随着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的区域战略正在经历由非均衡增长到互动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3)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区域合作与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球化加剧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使区域间的合作多于竞争。最后,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现有文献指出,区域发展寻求“大市场、大整合、大突破”的强烈发展趋势将可能使产业链-城市链-城市群和区域发展的研究、区域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有关城市群中中心城市发展的研究等问题将成为近期中国城市群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动态演变及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各城市之间也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距。文章结合经济重心的研究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从1982-2013年经济重心的位置、移动方向、移动距离进行计算,结合相对经济发展速度、偏态系数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对区域均衡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定位、利用核心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构建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城市现代服务业特色化发展的必要性,从识别特色、保护特色、培育特色、创新特色等方面论述了城市现代服务业的特色化发展的竞争战略和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现代服务业的特色化发展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9.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在我市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余慈地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省委、省政府构筑宁波都市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作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的战略决策。这既是我市促进余慈地区融合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现代化大都市的客观需要,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建华 《浙江经济》2007,(18):32-36
嘉兴至绍兴跨江通道(文中简称“跨江大桥”)项目起自嘉兴秀洲,接嘉苏高速,经海宁,于黄湾跨越钱塘江,经绍兴上虞,止于沽渚,接杭甬高速及上三高速,全长约69公里,投资估算约128亿元。跨江大桥的建设,将为绍兴加速崛起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大桥经济”更随着嘉绍跨江通道的建设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深刻分析了跨江大桥建设给区域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并提出利用“大桥经济”借势快速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崛起于杭州湾金南翼的发展战略,富有实践意义,特刊发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和谐发展:指标、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战略区域,这一区域经济和谐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视角,设计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和谐发展指数进行测定、分类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山东区域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都应当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区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确立"一体两翼"总体布局,形成半岛城市群。半岛城市群要"强化内联"和"联紧两翼";推动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群特色发展。同时在制度创新中推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益群 《发展》2010,(2):10-11
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是中共甘肃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实践证明,这种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以城市等级体系为依托、以紧密的经济联系为特征的经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阿拉善右旗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之一,面积7.397平方公里,人口2.5万。境内多沙漠戈壁,可利用草场面积4288万亩,无地表径流,干旱少雨,降雨量年均100毫米,蒸发量高达4100毫米,每年大风和沙尘天气约占气候总量的三分之二强。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就是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的分离。目前,在国内像四川东方希望、江苏春兰、浙江杉杉、山西经纬纺机、湖南远大空调等大型的企业集团,已先后选择将总部迁到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这说明,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像长三角这样的区域,大型企业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已初露端倪。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将是国内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区域。尤其是长三角,近几年区域经济的高度发展,为总部经济在该区域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国内港口正从单一的竞争转向竞合发展,实施竞合发展战略对于港口群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长三角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长三角港口群竞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合理规划、科学定位,走集群式发展道路;资源共享,构建区域集疏运网络;协同治理,完善区域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以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核心,以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日益提高为导向,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其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文章从城市群概念入手,总结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对我国的影响与作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从一体化空间体系建设、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及区域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翻开中国的辽阔疆域,顺着时代的轴线回溯发展历程,占国土面积约35.8万平方公里的长三角洲城市群,宛如一张名片,向世界展现着与时俱进的中国力量,是国内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这里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区域的美好期盼,也标定长三角当之无愧的热土“基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圈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历了20多年,而正在进行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协调不同功能区发展利益的机制,相信会对都市圈、城市群的内部协作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3年的8月30日,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出炉,绘就了省会济南和聊城等6个地级市抱团发展的蓝图。经过3个月的酝酿和筹划,11月29日,济南和聊城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济聊一体化发展迈出实质性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