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一、上海市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包括可支配收入、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以及未能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等等。那么具体到上海市的居民储蓄,哪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呢?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是否有所变化?本文拟通过对1980-200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到一些结论。先将相关统计数据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燕华  白燕 《发展》2008,(6):144-145
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从来都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储蓄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储蓄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安 《发展》2011,(6):79-79
本文对甘肃省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作了定性分析,从居民储蓄周期性增长趋势与居民储蓄影响因素方面,运用"趋势百分比法""环比法""逐步回归法",对影响我省居民储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大力组织居民储蓄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其理由是组织居民储蓄是回笼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将居民的货币收入转化为储蓄存款能推迟购买力的实现,缓和市场供求的矛盾,减轻对市场的压力,从而能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储蓄虽经过7次降息,仍持续较快增长.以我国现实情况为基础,运用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储蓄的相关因素,最后为抑制储蓄过快增长找到对策:净化股市环境,加快储蓄分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失业、医保等复盖面;放宽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的审批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华欣 《天津经济》2005,(1):44-45
根据凯恩斯的“三动机学说”,我国居民持有货币进行储蓄的动机无外乎以下三点:第一,消费动机。近几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上升,但由于消费结构、商品供给结构的不匹配,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降低了广大居民的消费倾向,使得广大居民用于消费和交易动机的储蓄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9.
袁满 《发展》2003,(4):75-75
2003年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月度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月末,我国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0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89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定期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3877亿元,活期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2017亿元。“10.03万亿元的储蓄存款规模,相当于2002年我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这意味着,如果这些存款变成真正的购买力,可以在一年内将国内企业生产出来的服务、产品等价值,全部买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教授如是说。巨额储蓄存款反映…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3,(5):63-63
精明理财对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都是极其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都市居民会如何选择呢?根据零点指标网与零点调查合作在2002年12月进行的都市人家庭理财观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对理财方式的选择上仍然以储蓄为主,在谨慎储蓄的同时也透露出对新兴理财方式的兴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3.
吴敏 《发展》2003,(6):78-79
自2001年年初以来,居民储蓄存款持续保持18%左右的增速,到今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快速增长的居民储蓄支持了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但带来的风险也同时向银行集中。由此,居民储蓄便有了“笼中虎”之喻。居民收入稳增5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统计显示,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今年一季度增加7642亿元,同比多增2397亿元。其中,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增加7582亿元,同比多增2531亿元。改革以来,中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3,(1):12-12
浙江省一项典型调查表明,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教育基本投入约12.6万元,子女教育费用成为居民储蓄第一支出.  相似文献   

15.
一、利率连续下调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从1996年5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七次降低利率,力度之大,频率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以一年期存款为例,利率从10.98%降至2.25%,降幅近80%。有关资料显示,居民储蓄的增长势头在每次降息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但储蓄总额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白青 《发展》2003,(4):75-75
《经济日报》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居民储蓄的增速略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表明储蓄增量不仅来自于居民和企业的增收,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居民的“超储蓄”。如何看待中国居民的“超储蓄”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任兴洲认为,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是社会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她分析说,首先是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去年由于公务员增加工资、财政发放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同比有所增长等因素,使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由于中国股市“行情”不尽如人意,部分投资股市的资金也转为银行储蓄。据央行调查显…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却始终不振,相应的,我国居民的储蓄不断攀升,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运用2002~2014年的有关居民储蓄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并针对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建议来降低我国的高储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