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感觉:孩子今儿个向自己要钱,明儿个也向自己要钱,买这买那,每月一个孩子的生活花销比父母两个人的还多。孩子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知父母挣钱的艰辛,因此,家庭理财,不妨让孩子也来参与。 向孩子讲明钱来之不易   作为家长,不要把挣回的钱往家里一锁了之,要告诉孩子这些钱来之不易,使孩子知道珍惜钱。笔者熟悉一位女士,她领回工资后,都要向 8岁的儿子讲自己一个月如何风里来雨里去地跑,如何在车间从早站到晚,腰酸腿疼才挣来 300多元钱。她的儿子从不随便向母亲要钱,每次必须花钱时,买了东西都要向母亲…  相似文献   

2.
陪聊     
我母亲喜欢和我聊天,她从乡下老家来,家乡的新鲜事稀奇事,她都说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给她聊聊城里的怪事趣事,她也很喜欢听。但我没有多少时间陪母亲聊天,因为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吃饭穿衣要钱,孩子上学要钱,母亲身体不好,看病吃药要钱……我的工资不够  相似文献   

3.
常听人说某某爱上某某是看中了他(她)的钱,看中了他(她)的相貌……结局自是鱼死网破,一番拚杀,因为,有所图的一方总不会按兵不动吧!女人总是免不了虚荣,谁也不能脱俗,都羡慕腰缠万贯,住别墅,坐豪的,穿金缕玉衣……几多潇洒,几多风流。但这些富人们的生存状态却丝毫也不让人羡慕:因为富有,便处心积虑,殚精竭虑地防着别人"是否看中了我的钱袋子?"真够累的!像我等一文不名的小卒也好,省却了那许多烦恼:因为我没有钱,就不会上演图财害命的悲剧;由于家境一般,就不会在失去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顾问》2021,(3):31-31
“家人们好,欢迎来到‘香菇西施’的直播间,我们的香菇酱所用的香菇就是在这里生长出来的,需要的话现在就可以下单了。”在位于河南省汝阳县刘店镇红里村的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温暖如春的菌菇大棚内,网名为“香菇西施”的张娜正举着手机进行网络直播,她不时与粉丝互动,向粉丝展示身后现代化智能菌菇大棚和长势喜人的香菇,手机屏幕显示粉丝的评论、点赞和下单,刷屏不断。  相似文献   

5.
正香菇,又名"香蕈",素有"山珍之冠"的美誉。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我国的古书典藏就有关于香菇的专门记载。800多年前,浙江庆元开创了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辉煌历史。多年来,菇民在传承香菇种植技术的同时,还延绵了独具特色的香菇文化,书写出一部可歌可泣的香菇发展史。2014年,庆元香菇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香菇开始的地方天下香菇源,开史在庆元。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全年最热平均气温26度,最冷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有耕地1.8万亩,人口4.1万,18万亩山林,是典型的人多田少的山区乡镇。近年来,他们继承历史传统,发挥自身优势,选准香菇为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1997年8月被国家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乡镇。追溯"杨村香菇"的历史,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朝时期就小有名气。以后当地产的"太平香菇",以色鲜、肉厚、柄短、味美名扬海内外。改革开放后,杨村香菇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没有形成自己的市场。为此,杨村镇一方面积极扩大生产规模,从1987年开始,镇里除了几千人在本地从事香菇生产之外,每年还有3000多人外出到十几个省、地区租赁山场从事香菇生产,从而形成了"太平香菇"的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大胆地以市扬名,以市促销,逐渐形成了杨村香菇自己的市场。为了使杨村香菇流通更顺畅,杨村镇政府采取了  相似文献   

7.
<正>问:香菇畸形如何防治?有什么病害特点?如何防治?答:香菇的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蜡烛菇(有柄无盖)、松果菇、荔枝菇(菌盖结团无菌柄或不开伞)等畸形变异情况,这属于香菇生理性病害。预防办法:一、正确引种:栽培前必须先弄清菌种特性,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品种,合理安排接种季节,推算好预定的接种时间。二、熟悉特性:脱袋过早,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变异菇就多。菌丝生理成熟应掌握"一个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能够人工栽培香菇的国家。据传,发明这一栽培技术的是南宋时期祖居在浙江庆元县百山祖乡龙岩村的一名叫吴三公的农民,他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如何选择场地、选用菇木、砍坎种菇、惊蕈催菇的香菇人工栽培技术,成了历史上香菇生产的发明家。  相似文献   

9.
正四十岁出头,个子不高,一吃辣椒,那光亮的头皮上就布满了汗珠。超哥的发型一直很惹眼,因为他总是把头刮得光亮光亮。他常常自嘲形象不佳。朋友都说他这是聪明"绝顶",这几年把精力都用在了生意上,钱越来越多,而头发却越来越少。超哥说他以前是个穷人,没什么文化,这其实也是实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大部分人应该还都是穷人吧。但我们反观之,越是因为当年这样的出身  相似文献   

10.
正香菇采收后,应力争在当天加工、干燥,以免其发黑变质和腐烂。干制后的香菇香味更加浓郁,既可内销,也可出口。加工干燥的方法一般有日晒干燥和烘烤干燥两种。日晒干燥法香菇干燥以日晒最为方便易行,且晒干的香菇维生素D的含量较高。方法是:将采收的香菇及时摊放在向阳的晒谷场或水泥地面上。晒时先将菇盖向上,菇柄朝下,一个个摆开,晒至  相似文献   

11.
商品价值好的脱水香菇,其菌褶鲜黄、菇形丰满、大小一致、香味浓郁。要加工出好的香菇,把好“脱水关”至关重要。1、适时采摘:这是保证成品菇色泽鲜艳的基础。香菇烘烤变杂色的主要原因,就是烘烤前菇体受伤。为克服这一缺点,增强菇体对外界压力的抵抗能力,适时采摘很重要。当菌膜已充分开裂、菌盖成铜锣状卷边时即应采  相似文献   

12.
张红艳今年30岁,1995年嫁到天津武清区豆张庄。平常在地里干活,爱说爱笑,是人见人夸的能干媳妇。可自从逛了一趟北京城回来后,人整个儿就变了,看什么都不顺眼,家里人看她也不顺眼。村里人都纷纷猜测她可能是去了一趟城里就再也不想在家务农了。其实张红艳不是想出去打工,也不是不爱干农活,而是北京之行有一个新发现把她搅得心神不宁。在北京她看到有人按每平米20多元钱的价格买草皮来搞绿化。  相似文献   

13.
价值     
有一天,弟子去请教师父:"师父啊,什么是人生真正的价值?"师父没有回答,于是弟子就天天追问,终于有一天,师父从房间拿出一块石头,对他说:"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市场去卖,但不要真的卖掉,只要有人出价就好了,看看市场的人,出多少钱买这块石头?" 弟子就带着石头到市场,有的人说这块石头很大,很好看,就出价两块钱;有人说这块石头,可以做秤砣,出价10块钱.结果大家七嘴八舌,最高也只出到10块钱.弟子很开心的回去,告诉师父:"这块没用的石头,还可以卖到10块钱,真该把它卖了."师父说:"先不要卖,你再把它拿到黄金市场卖卖看,也不要真的卖掉."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香菇栽培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早的国家,最早用砍花法靠自然接种栽培。后人用代料开始栽培,最初压块栽培,后以箱式栽培。在70年代福建古田人用袋栽香菇开创了我国香菇栽培的新纪元,以成本低、产量高、周期短得于在全国推广,全国香菇产量大幅度提高,现已打破日本香菇统治国际市场的局面。我国南方省份香菇栽培突出特点:空气湿度大、秋冬春产菇期长、产量高。结合南方香菇栽培技术介绍北方香菇栽培技术:一、季节安排北方香菇栽培区域大,季节温度相差较大。以河北省唐山、承德地区香菇栽培季节安排:每年春季开始制做母种安排生产,3月份制做原种,4~6月份制出菇袋,出菇期6  相似文献   

15.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温、湿度均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此时菇蕾盛发,菇潮集中,是香菇长菇高峰期。但  相似文献   

16.
师晓丽 《山西农经》2014,(3):110-112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南菇北移"的发展,香菇栽培得到迅猛发展,已初具规模,在农村经济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近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的一套适合北方推广的架式香菇无公害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香菇产业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浙江是我国香菇的发祥地,其中龙泉、庆元、景宁、云和等县就有数百年段木香菇史,从事香菇生产的菇民遍布全国各地。20世纪80年代开始,袋料香菇的成功开发,给香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香菇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以浙江的云和县为例,不足12万人口的小县,近些年袋料香菇生产都在6000万袋以上,2000年达到7000万袋,使香菇生产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回报,单项人均收入近1000元。香菇作为云和农业支柱产业,为云和县的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期间,龙、庆、景、云一带的许多菇民为了扩大再生产,纷纷到资源丰富的周边省、市发展香菇业,把香菇生产推向全国,使香菇业方兴未艾。但是,香菇业毕竟是一个以消耗资源当代价的高耗产业,如果继续停留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不但保持不了香菇生产大国的地位,而且将推动现有的国外市场、甚至于本国的广阔市场。为了改变目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使香菇业在入世后仍具有强径的竞争力,我们认为应切实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香菇加工过程中,通常有大量的残碎菇柄被剔除出来。这些菇柄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D、C的含量与菇盖、菇褶持平,弃之十分可惜。现介绍用这些丢弃原料制作多味香菇丝的方法,不失为一条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9.
范学凤 《农家之友》2003,(15):44-44
香菇加工过程中,因出口或档次的需要,常有大量的残碎菇柄被剔除出来。这些菇柄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B、D、C 的含量与菇盖、菇褶持平,弃之十分可惜。为此,现介绍一种以其为原料制作多味香菇丝的方法。1.浸泡:去除残碎菇柄中的杂质及染  相似文献   

20.
谢刚  王英 《农家之友》2003,(23):23-23
常有菇农反映,每年种植的香菇总有一部分袋料不出菇、出菇很少或出菇迟。据笔者凋查与实践,香菇难出菇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如下:品种选择不当难出菇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只有科学的选择品种,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香菇按出菇温度分为高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