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外宣翻译及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学术界初步形成了外宣翻译以翻译者为主体,结合研究工具、研究视角、研究领域的"一体三维"的研究体系。熟稔"一体三维"的研究体系,有助于改进我国外宣翻译质量,进而推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宣传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英译外宣资料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甚至外国读者不知所云,影响了我们的对外交流,削弱了我们对外宣传的预期效果。应从一些外宣翻译的实例出发,探讨外宣翻译误译的缘由以及可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宣翻译是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手段。它是翻译的一个特殊领域,对翻译的精准性要求也很高。高质量的外宣翻译可以促进对外交流,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地总结外宣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希望这些对今后的外宣翻译工作有所帮助,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魅力。 相似文献
4.
5.
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进入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竞争,首先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不仅与企业自身息息相关,还涉及到国家的对外形象问题。但是企业在对外宣传中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外国顾客往往被不确切的宣传翻译所误导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中式英语的普遍存在就是其中一个。然而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不合格宣传翻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陈述企业对外宣传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婺源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推动旅游文化传播和市场国际化发展,旅游文本的英译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要让读者可读,而且要做好文化传播的作用。然而关于该地的英译文本却十分缺乏,本文以《经典山上,美哉上饶》一书中“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旅游”这一章节为语料,在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分析典型案例,笔者灵活采取了增译、加注、异化、合译、意译等策略,既保留了婺源地方文化特色又兼顾目的语受众的语言接受性和体验感。 相似文献
8.
9.
旅游外宣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关注译文读者的能动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方之间语言、文化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以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以期最大程度上实现交际目的,从而使译语文化背景下的受众者产生与原文在源语文化背景中同样积极的心理回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20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特色四字格词汇为研究对象,使用AntConc3.5.8自建语料库,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揭示白皮书中出现的四字格词汇英译的翻译策略,以及这些表征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外宣翻译特色四字格词汇英译进行解读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国际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企业外宣资料翻译的重要性显得愈发突出。然而,目前多数企业对企业外宣资料翻译工作缺乏足够重视,采取的外宣资料翻译方法也不够科学,严重影响了企业市场营销实效。为此,在外宣资料翻译实践中,企业既应力求言简意赅,方便客户记忆;也应尽量选择符合消费心理的吉祥词语;还应基于市场定位和产品特性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2.
宣传作为一个国家对外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窗口,对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意义重大,而外宣翻译则在对外宣传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外宣翻译理论上不成体系,外宣翻译质量仍待进一步提高,无法取得理想的对外宣传效果,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需要,笔者认为外宣翻译仍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结合具体诗词例子分析,在翻译选择适应论的指导下,对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的服饰词汇的英译从"多维度适应与选择"的原则中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次进行译文的比较分析。本研究从该理论的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等多维度转换对我古代诗词中服饰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整合适应度较好的英译,"选择适应论"为诗词中的服饰词汇提供了准确的译法。 相似文献
15.
16.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为黑龙江旅游、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黑龙江作为中国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的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美轮美奂的冰雪风光、独具匠心的冰雪艺术、酷炫精彩的冰雪赛事和极富特色的冰雪民俗。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为底蕴,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阐述外宣翻译的必要性和原则,探索外宣翻译策略,讲好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故事,传播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声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宣传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在对外宣传领域的传播优势日渐彰显。在外宣活动愈发频繁、传播媒介多样化的今天,研究新媒体外宣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从传播学视域研究城市新媒体外宣翻译,探讨外宣翻译原则,以达到更优质的外宣效果。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外宣翻译时如何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是实现宣传目的、取得宣传效果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中西方企业文化外宣文本的特点和差异,探讨了如何从语言、文化层面有效发挥译者主体性,从而为企业文化英译的策略选择和技巧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进入5G时代,外宣文本早已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与声音、图像等超语言符号相结合,以多模态文本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广而告之,达成准确、生动、立体、快速地传播文化的目的,《何以西安》便是其中之一,该视频时长短,内容丰,以双语形式辅佑中国-中亚峰会召开地点——西安的文化输出,是陕西文化走出去的一项有效举措。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选材、多模态互动方式和目的语观众反响等环节出发,细粒化解析《何以西安》的多模态翻译路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讲好西安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西安形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外宣英语翻译纳入传播学视野观照下,通过对二者异同的比较,将外宣翻译的本质界定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并从文化异质性角度探索出归化和异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